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科全专利>正文

液压全翻转双向牵引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2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犁架、左右翻犁体、犁柱、主轴、机架、尾轮、地轮、油缸组成的液压全翻转双向牵引犁,其特征在于:犁架的圆管主梁(2)活动地套在圆管主轴(27)上,它通过销轴(28)将主轴(27)和主轴上前端的套(29)连接在机架上;翻转油缸(5)尾部挂接在油缸挂架(34)上,活塞杆和主梁(2)的提升吊耳(26)挂接,中部带耳轴的提升油缸(17)固定在机架的油缸支座(37)上,尾轮的提升油缸(17)尾部耳轴连接在油缸挂臂(16)上,活塞杆则与提升臂(18)连接;地轮弯臂轴(11)装置在机架上平面后横梁(33)的前面,地轮弯臂轴(11)的两外侧对称配置两个地轮(10),其上的深浅调节机构支架(42)上固定着深浅调节机构(6),尾轮(19)装置在尾轮支承架(20)上,尾轮支承架与油缸挂臂(16)通过圆柱销(22)铰链连接,尾轮轴套(15)上有限深调节螺杆及支架(21);左右翻犁体(1)、(12)和犁柱等距离地装置在犁架斜梁(3)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全翻转双向牵引犁
本技术属农机耕作机械中的液压翻转双向犁。现有技术众所周知,现有的犁,种类繁多,有牵引犁、悬挂犁、半悬挂犁、双向犁等,它们大多为铧式犁,由犁架、犁体、犁桩、牵引架或悬挂架、地轮(或限深轮)机构、尾轮装置及犁架的水平调整机构等组成。就现有的液压翻转犁而言,它虽然具有其它犁所不具备的优点,但多为悬挂或半悬挂,对于大型拖拉机悬挂机构,在运输或作业时,负荷是极为繁重的,它对机器的寿命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较简单、犁架升降平稳、尤其适用于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液压全翻转双向牵引犁。本技术由犁架、左右翻犁体、犁柱、主轴、机架、尾轮总成、地轮总成、油缸组成。首先应该说明的是,以下所说的前与后是指靠近拖拉机的一面为前,反之为后。三角形犁架由圆管主梁、矩形管横梁和斜梁及其间的加强梁构成,主梁的末端有法兰盘,前端有与横梁平行的油缸提升吊耳,横梁前上与侧面有圆环型轨道板;圆管主轴的末端有连为一体的法兰盘和尾轮轴套,其前端镶入带有轴承滚轮的轴头,轴套法兰盘上有油管进入孔,主轴的末端和其上的套上有油管伸出孔;矩形机架的后横梁为立侧放的槽钢,其上后侧面中间是长形孔,孔的两侧是对称配置的滚轮支架,滚轮支架上有滚轮,其上平面中间靠后有油缸挂架,挂架前面是上下贯通的销轴孔,机架后横梁的前面为与其平行且对称配置的两限位板,再其前有与机架下平面平齐的弧形轨道板,在前横梁的上平面右侧有油缸支座,侧梁下平面的前部有与拖拉机牵引架相联结的联结板。犁架的主梁活动地套在主轴上,它通过销轴将主轴和主轴前端的套连接在机架上;翻转油缸尾部挂接在油缸挂架上,油缸活塞杆和主梁上的提升耳挂接;中部带耳轴的提升油缸活塞杆端部与地轮弯臂上的拉臂连接;尾轮上的提升油缸,尾部耳轴连接在油缸挂臂上,活塞杆则连接在提升臂上。地轮弯臂轴两外侧对称配置两个地轮,其上的深浅调节机构支架固定着深浅调节机构,地轮弯臂轴则装置在机架上平面前横梁的前面;尾轮装置在尾轮支承架上,尾轮支承架与油缸挂臂通过圆柱销铰接,尾轮轴套上有限深调节螺杆;左右犁体及-->犁柱等距装置在斜梁上。应用本技术工作之前,首先将运输状态时的犁的地轮深浅调节机构和尾轮限深调节螺杆调整到预定的耕深,在进入实地作业时,操作油压分配器手柄使尾轮提升油缸活塞杆缩入,地轮提升油缸的活塞杆伸出,利用犁本身的重量入土,整台犁即进入了犁地状态,此时的操作手柄放在浮动位置;在地头转弯时,操作分配器手柄,使上两个油缸产生与前相反的动作将犁提起,并同时操作翻转油缸的操作手柄,使油缸活塞杆缩入,先使左右翻体处於水平状态,随即操作手柄,使油缸活塞杆伸出,将犁体再翻转至垂直状态,随即进入下一行程的作业,如此周而复始地工作。由于犁的升降和翻转采用液压系统,使整个机组运行平稳,由于机组穿梭式作业,土垡始终朝同一方向翻转,耕作地面平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轴与犁架主梁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机架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地轮弯臂轴的示意图。附图1~附图4图上的数字代表的机件名称如下:1-左翻犁体;2-主梁;3-斜梁;4-横梁;5-翻转油缸;6-深浅调节机构;7-油缸;8-联结板;9-主轴套;10-地轮;11-地轮弯臂轴;12-右翻犁体;13-主梁法兰;14-主轴法兰;15-尾轮轴套;16-油缸挂臂;17-油缸;18-提升臂;19-尾轮;20-尾轮支承架;21-限深调节螺杆及支架;22-圆柱销;23-滚轮;24-油管进入孔;25-轨道板;26-提升吊耳;27-主轴;28-销轴;29-油管出油孔;30-滚轮;31-螺母;32轴套;33-机架后横梁;34-油缸挂架;35-限位板;36-弧型轨道板;37-油缸支座;38-销轴孔;39-滚轮支架;40-长形孔;41-拉臂;42-深浅调节机构支架。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以与为国产东方红-802型拖拉机配套的液压全翻转双向四铧犁为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直角三角形犁架由圆管形主梁2和矩形管的横梁4、斜梁3和中间的加强梁经焊接而成;主梁的末端有法兰盘13,前端有与横梁4平行的油缸提升吊耳26,横梁前上与侧面有圆环型轨道板25;矩形机架的后横梁33为立侧放的槽钢,其上-->后侧面中间是长方形孔40,孔的两侧是对称配置的滚轮支架39,支架上有滚轮23,后横梁33的上平面中间靠后有油缸挂架34,挂架的前面是上下贯通的销轴孔38,机架后横梁的前面为与其平行且对称配置的两块限位板35,再其前面与前横梁间有与机架下平面平齐的弧形轨道板36,在前横梁上平面右侧有油缸支座37,侧梁下平面的前部有与拖拉机牵引架相联结的联结板8;主轴27为圆管,末端有法兰盘14和尾轮轴套15,轴套的两侧法兰盘上有两个油管进入孔24,主轴靠近末端管壁上有两个油管伸出孔29,末端装带有轴承滚轮30的轴头32,滚轮端部用螺母31固定,滚轮后部的主轴与其上的套29的销孔共配钻钻削;犁架主梁2套在主轴27上,用销轴28销入机架销轴孔38和主轴的销孔中,将犁架和机架连在一起;翻转油缸5尾部挂接在油缸挂架34上,油缸活塞杆和主梁2上的提升吊耳26挂接;中部带耳轴的提升油缸7固定在油缸支座37上,活塞杆端部与地轮弯臂轴上的拉臂41连接;提升油缸17的尾部连接在油缸挂臂16上,活塞杆则连接到提升臂18上;地轮弯臂轴重11两外侧对称配置两个地轮10,深浅调节机构6固定在支架42上,地轮弯臂轴11通过轴承安装在机上;尾轮19装置在尾轮支承架20上,尾轮支承架与油缸挂臂由圆柱销22销接,尾轮轴套15上有限深调节螺杆及支架21;左右翻犁体(1)、(12)及犁柱等距安装在斜梁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犁架、左右翻犁体、犁柱、主轴、机架、尾轮、地轮、油缸组成的液压全翻转双向牵引犁,其特征在于:犁架的圆管主梁(2)活动地套在圆管主轴(27)上,它通过销轴(28)将主轴(27)和主轴上前端的套(29)连接在机架上;翻转油缸(5)尾部挂接在油缸挂架(34)上,活塞杆和主梁(2)的提升吊耳(26)挂接,中部带耳轴的提升油缸(7)固定在机架的油缸支座(37)上,尾轮的提升油缸(17)尾部耳轴连接在油缸挂臂(16)上,活塞杆则与提升臂(18)连接;地轮弯臂轴(11)装置在机架上平面后横梁(33)的前面,地轮弯臂轴(11)的两外侧对称配置两个地轮(10),其上的深浅调节机构支架(42)上固定着深浅调节机构(6),尾轮(19)装置在尾轮支承架(20)上,尾轮支承架与油缸挂臂(16)通过圆柱销(22)铰链连接,尾轮轴套(15)上有限深调节螺杆及支架(21);左右翻犁体(1)、(12)和犁柱等距离地装置在犁架斜梁(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全翻转双向牵引犁,其特征在于:犁架为直角三角形,它由圆管主梁(2)、矩形管横梁(4)、斜梁(3)和中间的加强梁构成。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科全张庆德
申请(专利权)人:张科全张庆德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