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膜及使用其的复合片材以及树脂成型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1963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树脂膜,其能与日本纸、无纺布、织物和草席面等由天然纤维和/或化学·合成纤维构成的布帛坯料牢固地粘接,同时透湿性、透氧性极低,能对该布帛坯料赋予优异的作为汽车内饰材料、铁道车辆内装材料、住宅构件和家电构件的资质。即,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树脂膜(10),其特征在于,由熔融粘接填充层(12)和功能层(14)构成,该熔融粘接填充层(12)包含熔体流动速率(MFR:试验条件为170℃、2.16Kg载荷)大于0.5g/10分钟且小于54.0g/10分钟的烯烃系树脂,该烯烃系树脂含有改性聚烯烃树脂,该功能层(14)包含热塑性树脂,层叠于所述熔融粘接填充层(12)的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于日本纸、无纺布、织物和草席面等由天然纤维和/或化学·合成纤维构成的布帛坯料的树脂膜及使用它们的复合片材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它们的汽车内饰构件、铁道车辆内装构件、住宅构件、家电构件这样的树脂成型构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着眼于作为传统工艺品的日本纸、织物(绢织物、毛织物、棉织物等)、或草席面这样的布帛坯料所具有的优异的外观设计性,在汽车的内饰部件、家具、或家电制品等中,需求使用这些坯料而在表面施以漂亮的设计图案的树脂成型品。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2中,作为呈现日本纸状的外观的装饰合成树脂片材,公开了在日本纸状片材的单面或两面将透明或透光性的合成树脂片材层叠加工而成的产品。但是,在上述的这些技术中,由于粘接剂尚未充分地浸透到中间的日本纸状片材中,因此如果加湿或使其浸渍于水中,则合成树脂片材与日本纸状片材简单地发生层间剥离或界面剥离。此外,表面的合成树脂片材不能耐受作为汽车、铁道车辆的内饰用途、或建筑原材料用途等所需的耐候性、耐磨性、耐湿性、耐热性等严酷的环境试验,无法在这些制品中使用。因此,作为在日本纸、无纺布、织物和草席面等由天然纤维和/或化学·合成纤维构成的布帛坯料上热压接的树脂膜,如专利文献3中所示,如果使用热塑性树脂中透湿性、透氧性极低的聚烯烃树脂,则能够解决由上述的环境试验评价的劣化问题、褪色问题。另外,聚烯烃树脂也具有作为汽车内饰用途所需的100℃以上的耐热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55807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02551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2555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上述聚烯烃树脂几乎全部为由碳和氢组成的极性低的化学稳定的塑料,与其他树脂相比透湿性、透氧性极低,但由于表面的润湿性差,因此与其他材料或其他塑料的粘接极其困难,认为一般无法粘接。即,如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如果只是单纯地将日本纸、无纺布、织物和草席面等由天然纤维和/或化学·合成纤维构成的布帛坯料与聚烯烃树脂膜热压接,存在不能制造将这些布帛坯料与树脂膜牢固地粘接的耐久性高的复合片材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与日本纸、无纺布、织物和草席面等由天然纤维和/或化学·合成纤维构成的布帛坯料牢固地粘接、同时透湿性、透氧性极低、能对该布帛坯料赋予优异的作为汽车内饰材料、铁道车辆内装材料、住宅构件和家电构件的资质的树脂膜。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课题在于,提供将这样的树脂膜与日本纸、无纺布、织物和草席面等由天然纤维和/或化学·合成纤维构成的布帛坯料复合层叠化而适合作为汽车内饰材料、铁道车辆内装材料、住宅构件和家电构件的复合片材和树脂成型构件。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中的第1专利技术为树脂膜10,其为在由天然纤维和/或化学·合成纤维构成的布帛坯料18的至少一面设置的树脂膜10,其特征在于,由熔融粘接填充层12和功能层14构成,该熔融粘接填充层12包含熔体流动速率(MFR:试验条件为170℃,2.16Kg载荷)大于0.5g/10分钟且小于54.0g/10分钟的烯烃系树脂,该烯烃系树脂含有改性聚烯烃树脂,该功能层14包含热塑性树脂,层叠于所述熔融粘接填充层12的表面。本专利技术中,由于用熔体流动速率(MFR:试验条件为170℃、2.16Kg载荷)大于0.5g/10分钟且小于54.0g/10分钟并且含有改性聚烯烃树脂的烯烃系树脂来形成树脂膜10的熔融粘接填充层12,因此,当使树脂膜10与布帛坯料18热压接时,熔融粘接填充层12侵入到该布帛坯料18的深部,主要通过锚定效应将树脂膜10与布帛坯料18牢固地粘接。在此,构成熔融粘接填充层12的烯烃系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如上所述,优选为大于0.5g/10分钟且小于54.0g/10分钟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当熔体流动速率为0.5g/10分钟以下时,特别是熔融粘接填充层12对于致密的布帛坯料18的浸渍性和粘接性变差,相反,当熔体流动速率为54.0g/10分钟以上时,膜的制膜性变差,尤其是吹塑成型中的膜的制膜性显著劣化。另外,上述的专利技术中,作为“由天然纤维和/或化学·合成纤维构成的布帛坯料18”,可例示选自日本纸、无纺布、织物和草席面中的至少1种。上述的专利技术中,优选在熔融粘接填充层12与功能层14之间还存在由烯烃系的聚合物合金或聚合物共混物构成的中间层16。通过使这样的中间层16介于其间,即使如后述那样在用烯烃系树脂以外的树脂形成功能层14的情况下,也能够牢固地将熔融粘接填充层12与功能层14接合。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形成上述功能层14的热塑性树脂优选为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MMA)、聚碳酸酯树脂(PC)、聚丙烯树脂(PP)、ABS树脂(ABS)、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T)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作为硬链段的酯弹性体等聚酯系树脂、聚乙烯树脂(PE)、聚苯乙烯树脂(PS)、聚氨酯树脂(PU)中的至少1种。这种情况下,能够对上述的功能层14赋予各树脂各自具有的功能。进而,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上述熔融粘接填充层12或中间层16的至少任一者中配合将波长为380~500nm的电磁波吸收或扩散的有色材料。通常,在配合紫外线吸收剂的一般的塑料的耐光配方中,是将380nm以下的波长的紫外线吸收或扩散,但通过“配合将波长为380~500nm的电磁波吸收或扩散的有色材料”,并与以往的耐光配方并用,从而能够将更宽范围波长区域的紫外线以及与其近似的可见光线吸收或扩散,能够更为有效地防止粘接有树脂膜10的布帛坯料18的变色和劣化。另外,由于在熔融粘接填充层12或中间层16的至少任一者中配合“将波长为380~500nm的电磁波吸收或扩散的有色材料”,因此,将该树脂膜10贴附于布帛坯料18时,成为最表面侧的功能层14成为透明、光泽感优异的状态。因此,只将这样的树脂膜10贴附于布帛坯料18的表面,就能够对布帛坯料18施以耐光性色彩,而且能够将布帛坯料18的表面精加工为镜面状。予以说明,作为“将波长为380~500nm的电磁波吸收或扩散的有色材料”,可例示包括红褐色、栗色、深红色等在内的茶色系或黑色系的染料、颜料、无机系紫外线吸收剂、氧化铁系紫外线吸收剂等。本专利技术中的第2专利技术为复合片材20,其特征在于,在由天然纤维和/或化学·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CN105682922.html" title="树脂膜及使用其的复合片材以及树脂成型构件原文来自X技术">树脂膜及使用其的复合片材以及树脂成型构件</a>

【技术保护点】
树脂膜(10),其为在由天然纤维和/或化学·合成纤维构成的布帛坯料(18)的至少一面设置的树脂膜(10),其特征在于,由熔融粘接填充层(12)和功能层(14)构成,该熔融粘接填充层(12)包含熔体流动速率(MFR:试验条件为170℃、2.16Kg载荷)大于0.5g/10分钟且小于54.0g/10分钟的烯烃系树脂,该烯烃系树脂含有改性聚烯烃树脂,该功能层(14)包含热塑性树脂,层叠于所述熔融粘接填充层(12)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2.19 JP 2013-2630641.树脂膜(10),其为在由天然纤维和/或化学·合成纤维构成的布
帛坯料(18)的至少一面设置的树脂膜(10),其特征在于,由熔融粘接
填充层(12)和功能层(14)构成,该熔融粘接填充层(12)包含熔体流
动速率(MFR:试验条件为170℃、2.16Kg载荷)大于0.5g/10分钟且小
于54.0g/10分钟的烯烃系树脂,该烯烃系树脂含有改性聚烯烃树脂,该
功能层(14)包含热塑性树脂,层叠于所述熔融粘接填充层(12)的表面。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膜(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熔融粘接
填充层(12)与所述功能层(14)之间还存在包含烯烃系的聚合物合金或
聚合物共混物的中间层(16)。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膜(10),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功
能层(14)的热塑性树脂为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
聚丙烯树脂、ABS树脂、聚酯系树脂、聚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氨
酯树脂中的至少1种。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树脂膜(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熔融粘接填充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野胜志藤田贵菅佑太郎美藤望筱原速都山下实鹤田望
申请(专利权)人:日泉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