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输变电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GIS室的穿屋面建筑构造。
技术介绍
变电站GIS室一般采用常规钢结构厂房,为优化变电站布置,节省占地,可将进出线挂线构架置于GIS室之上,即GIS室设计要考虑电气挂线对结构布置、构件受力及建筑构造的新要求。对于钢结构厂房,若考虑附带挂线功能,一般将厂房主结构纵向柱列钢架柱向上延伸,以悬臂立柱来承载高出屋檐的挂线梁,以原房屋钢结构作为上部构架的支撑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立柱要穿透屋面,必然破坏屋面构造的整体性,尤其是防水构造的完整性。传统的单层工业厂房采用单坡或双坡屋面,屋面坡面平整,排水条件顺畅,按相应防水级别的要求进行屋面构造处理不存在问题。对于穿屋面钢结构构件,由于破坏了屋面的整体性,构件与屋面压型钢板结合处必然产生薄弱环节,因此对防水的要求很高。此外,由于钢结构一般刚度较小,考虑挂线的钢结构变形变位更加复杂多样,受力构件间的相对变形更易对防水构造,尤其对硬连接部位防水构造的整体性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变电站GIS室的穿屋面建筑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屋面压型钢板与穿屋面立柱(1)的结合部设有间隙,在与间隙对应的较低位置设置有汇水导流槽(5),汇水导流槽(5)位于屋面压型钢板正下方,围绕穿屋面立柱(1)周边设置,并与穿屋面立柱侧壁固定连接,在邻近穿屋面立柱(1)的来流方向设置倒V型分流板(3),结合部设有间隙作为少量雨水的泄水通道,由下部的汇水导流槽(5)收纳并直接排至天沟(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变电站GIS室的穿屋面建筑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屋面压型钢
板与穿屋面立柱(1)的结合部设有间隙,在与间隙对应的较低位置设置有汇水
导流槽(5),汇水导流槽(5)位于屋面压型钢板正下方,围绕穿屋面立柱(1)
周边设置,并与穿屋面立柱侧壁固定连接,在邻近穿屋面立柱(1)的来流方向
设置倒V型分流板(3),结合部设有间隙作为少量雨水的泄水通道,由下部的汇
水导流槽(5)收纳并直接排至天沟(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电站GIS室的穿屋面建筑构造,其特征在
于:所述汇水导流槽(5)正上方设置有断面呈倒L形的钢质挡水板(4),钢质
挡水板沿屋面压型钢板与穿屋面立柱(1)的结合部间隙、绕穿屋面立柱(1)四
周设置,且钢质挡水板(4)与屋面压型钢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变电站GIS室的穿屋面建筑构造,其特征在
于:所述钢质挡水板(4)与屋面压型钢板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并采用密封胶(12)
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电站GIS室的穿屋面建筑构造,其特征在
于:所述汇水导流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牛冲宣,应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