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超敏性血管炎的中药制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超敏性血管炎又称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是由体内外多种致敏原引起的一组过敏性血管炎疾病。主要是累及细小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后静脉,以管壁及其周围组织内纤维蛋白沉积或纤维蛋白样变性甚至坏死,以及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与核破碎成核尘为特征。发病多较急,常是多系统损害,而皮疹往往是其显著的临床表现之一。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本病的形成多邪毒外侵,内伏血分,致使络脉受损导致疾病发生。目前,超敏性血管炎尚无特效疗法。吲哚美辛和秋水仙碱等有一定疗效。但长期或短时间使用这些药物进行治疗,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高血压、水肿、恶心、呕吐、头晕、便秘等等一系列副作用症状,并对激素产生了的依赖性,停药后原发病变反跳加重与继发的副作用,可使患者产生很大的痛苦,治疗过程反反复复,效果不明显,费用高等,给患者的造成较大的心里压力和病痛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超敏性血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超敏性血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银柴胡13‑17份、地骨皮18‑22份、生地黄18‑22份、防风7‑11份、五味子10‑14份、乌梅16‑20份、蝉蜕4‑8份、紫草13‑17份、大青叶16‑20份、板蓝根16‑20份、连翘13‑17份、丹参28‑32份、仙鹤草18‑22份、白茅根18‑22份、黄芩10‑14份、水牛角7‑11份、野菊花10‑14份、土茯苓28‑32份、山慈菇18‑22份、三叶青8‑12份、赤芍10‑14份、蚤休10‑14份、鸦胆子7‑11份、山豆根8‑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超敏性血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银柴胡13-17份、地骨皮18-22份、生地黄18-22份、防风7-11份、五味子10-14份、乌梅16-20份、蝉蜕4-8份、紫草13-17份、大青叶16-20份、板蓝根16-20份、连翘13-17份、丹参28-32份、仙鹤草18-22份、白茅根18-22份、黄芩10-14份、水牛角7-11份、野菊花10-14份、土茯苓28-32份、山慈菇18-22份、三叶青8-12份、赤芍10-14份、蚤休10-14份、鸦胆子7-11份、山豆根8-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超敏性血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银柴胡15份、地骨皮20份、生地黄20份、防风9份、五味子12份、乌梅18份、蝉蜕6份、紫草15份、大青叶18份、板蓝根18份、连翘15份、丹参30份、仙鹤草20份、白茅根20份、黄芩12份、水牛角9份、野菊花12份、土茯苓30份、山慈菇20份、三叶青10份、赤芍12份、蚤休12份、鸦胆子9份、山豆根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