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面板防跑偏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系统,在屋面桁架的沿垂直于檩条的一端上方位置间隔设置两个基准点;在安装平台上设置与两所述基准点间距相同的两个测距点;通过测距装置分别测量基准点与测距点间的距离;根据所测数据对安装平台是否发生跑偏作出判断,若判断安装平台发生跑偏,则通过驱动安装平台移动对其进行校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测距装置分别测量基准点与测距点间的距离,再根据测量数据之间的关系对安装平台是否发生跑偏作出判断和校正,能实时对安装平台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防止由于发生跑偏而影响屋面板的正确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屋面板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屋面板防跑偏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系统。
技术介绍
屋面板在安装前先通过吊装将所需屋面板运至安装位置,由于屋面板安装之前,要对屋面结构中的立柱、檩条、拉条进行组装,并在高空对安装屋面板的各个檩条上进行打孔处理,安装屋面板安装支座,最后将屋面板与各檩条上的屋面板安装支座进行固定连接。由于屋面板安装之前,各个平行设置的檩条之间仅靠拉条进行横向联接,在各檩条上主要依靠工人的经验进行打孔操作,很难做到准确打孔,这样易造成屋面板安装支座打孔位置存在偏差,最终导致屋面板存在偏移或倾斜现象,造成多次返工调整,费事费力;同时,由于檩条距离地面较高,在檩条上进行打孔操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专利技术人在另一专利申请中提供了“一种安装平台”,可以方便对屋面板进行高空运输和安全打孔操作,但是在屋面板安装时,安装平台有时会发生偏移,如何更好的避免安装平台的偏移,实现对屋面板的准确定位安装,是本专利技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难以在各檩条上进行精确制孔的技术问题,避免屋面板安装存在倾斜或偏移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檩条上设置多个安装平台,为了防止安装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跑偏现象,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屋面板防跑偏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系统。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屋面板防跑偏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屋面桁架的沿垂直于檩条的一端上方位置间隔设置两个基准点;步骤二,在安装平台上设置与两所述基准点间距相同的两个测距点;步骤三,通过测距装置分别测量基准点与测距点间的距离;步骤四,根据所测数据对安装平台是否发生跑偏作出判断,若判断安装平台发生跑偏,则通过驱动安装平台移动对其进行校正。所述步骤四中的判断安装平台发生跑偏包括整体倾斜型跑偏和左右偏移型跑偏。若所测得的两基准点与其对应的两测距点间的距离不相等,则判断安装平台发生整体倾斜型跑偏。对发生整体倾斜型跑偏的安装平台进行校正的具体方法是:沿安装平台长度方向按线性比例调节用来驱动安装平台运动的各驱动滚轮的转速,直至将安装平台上的两测距点至对应的两基准点间的距离保持相等为止。进一步地,若所测量的其一基准点分别与两测距点间的距离保持勾股定律关系,则判断安装平台未在檩条上发生左右偏移。所述步骤四中还包括对组成安装平台的多个安装台架是否发生局部跑偏作出判断,其具体方法是:在每个安装台架上设置一对射传感器,直线光束由安装平台的一端水平垂直于檩条方向照射,使直线光束依次贯穿各个对射传感器所形成的对射间隙;若其一对射传感器未感应到直线光束,则判断此位置的安装台架发生跑偏,通过驱动此位置的安装台架移动,直至使直线光束贯穿此位置的对射传感器所形成的对射间隙为止。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屋面板防跑偏施工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和设置于桁架上的沿着檩条长度方向移动的安装平台,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安装平台的移动,所述桁架的一端设有两个基准点,所述安装平台的两端设有两个测距点,两测距点间距与两基准点间距相等;所述系统中还设有用于测量基准点与测距点之间距离的测距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测距装置电性连接,用于对所测得的距离数据进行分析,若判断安装平台发生倾斜,则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安装平台的移动距离,使其校正。所述的测距装置为激光测距装置或雷达测距装置,其位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或优选地,所述测距装置为激光测距装置或雷达测距装置,其位于所述檩条上端的基准板上。所述安装平台由多部沿檩条长度方向独立移动的安装台架并联组成,每部所述安装台架上分别设有一个沿着檩条长度方向设置的对射传感器,各个所述对射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平台的一端设有光束发射器,当各个所述安装台架位于同一直线上时,所述光束发射器所发出的直线光束贯穿各个所述对射传感器所形成的对射间隙。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A.本专利技术在屋面桁架的一端设置了两个基准点,同样在安装平台上也设置了两个测距点,两测距点之间的距离与两基准点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在将安装平台放置在屋面桁架上时,两测距点与两基准点的连线形成正四边形,在安装平台带动屋面板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测距装置分别测量基准点与测距点间的距离,根据测量数据之间的关系对安装平台是否发生跑偏作出判断和校正,比如通过激光测量对安装平台是否发生倾斜型跑偏作出判断和校正,这样能实时对安装平台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防止由于发生跑偏而影响屋面板的正确安装。B.本专利技术为了防止由于安装平台的左右偏移所造成的跑偏,通过测量装置测量其中一个基准点分别与两测距点间的距离,若所获得的数据能保持勾股定律关系,则判断安装平台未在檩条上发生左右偏移,否则,需要控制安装平台移动,使三边数据符合勾股定律关系。C.本专利技术通过激光测距装置或其它测距工具即可实现实时快速测距,通过控制装置对数据的快速处理,完成对安装平台跑偏的判断,简单易行,大大提高屋面板的校正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防止安装平台跑偏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处于跑偏状态的结构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安装平台在檩条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对安装平台中的某个安装台架出现跑偏时的检测图示;图5是对安装平台中的某个安装台架出现跑偏时的校正图示。1-基准点;2-测距点;3-安装平台,31-安装台架;4-激光;5-檩条;6-驱动滚轮;7-屋面板;8-光束发射器;9-对射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屋面板防跑偏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屋面桁架的沿垂直于檩条5的一端上方位置间隔设置两个基准点1,图中屋面桁架未示出,安装平台3位于各檩条5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屋面板防跑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屋面桁架的沿垂直于檩条的一端上方位置间隔设置两个基准点;步骤二,在安装平台上设置与两所述基准点间距相同的两个测距点;步骤三,通过测距装置分别测量基准点与测距点间的距离;步骤四,根据所测数据对安装平台是否发生跑偏作出判断,若判断安装平台发生跑偏,则通过驱动安装平台移动对其进行校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板防跑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屋面桁架的沿垂直于檩条的一端上方位置间隔设置两个基准点;步骤二,在安装平台上设置与两所述基准点间距相同的两个测距点;步骤三,通过测距装置分别测量基准点与测距点间的距离;步骤四,根据所测数据对安装平台是否发生跑偏作出判断,若判断安装平台发生跑偏,则通过驱动安装平台移动对其进行校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判断安装平台发生跑偏包括整体倾斜型跑偏和左右偏移型跑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测得的两基准点与其对应的两测距点间的距离不相等,则判断安装平台发生整体倾斜型跑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发生整体倾斜型跑偏的安装平台进行校正的具体方法是:沿安装平台长度方向按线性比例调节用来驱动安装平台运动的各驱动滚轮的转速,直至将安装平台上的两测距点至对应的两基准点间的距离保持相等为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测量的其一基准点分别与两测距点间的距离保持勾股定律关系,则判断安装平台未在檩条上发生左右偏移。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还包括对组成安装平台的多个安装台架是否发生局部跑偏作出判断,其具体方法是:在每个安装台架上设置一对射传感器,直线光束由安装平台的一端水平垂直于檩条方向照射,使直线光束依次贯穿各个对射传感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蔗园,刘爱森,苗泽献,
申请(专利权)人: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