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级团簇结构的硫化铜/镍的制备方法,该硫化铜/镍应用于光催化领域。
技术介绍
:形貌特殊的微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磁学和催化等性能,在微纳米器件上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硫化铜作为一种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其带隙宽度约为2.0ev。该硫化铜因其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光致发光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催化、太阳能电池、超导体、气敏传感器等领域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其合成方法以水热法为主,例如一种硫化铜纳米囊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L-半胱氨酸和Cu(NO3)2·3H2O,分别溶于双蒸馏水中;(2)将Cu(NO3)2溶液逐滴加入L-半胱氨酸溶液中,于常温下搅拌,得到混合溶液;(3)称取Na2S2O3溶于双蒸馏水中,溶解均匀,得到Na2S2O3溶液;将Na2S2O3溶液逐滴加入混合溶液中,得到深棕色的混合溶液;(4)深棕色的混合溶液在80~100℃反应;(5)反应结束后经离心、清洗、干燥后得到黑色沉淀,即为硫化铜纳米囊颗粒。这种方法制作过程可控性不强,制得的硫化铜颗粒形状不是十分规则。另外,目前还有化学沉积法、声化学法和模板法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材料CuS/N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以下原子百分比制备Ti‑Cu‑Ni非晶合金条带:Ti的含量为50%,Cu的含量为39%‑50%,Ni的含量为5‑11%;将得到的厚度为10μm‑30μm、宽度为5‑10mm的Ti‑Cu‑Ni非晶合金条带裁剪成长度为2cm‑3cm的条带;该条带在无水乙醇中超声8~12min后,用去离子水进行清洗,然后置于空气中,合金条带干燥后备用;步骤二、将干燥的Ti‑Cu‑Ni非晶合金条带与硫酸一同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80‑120℃,反应时间为36‑72h,将反应结束后制得的样品用去离子水冲洗,然后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材料CuS/N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以下原子百分比制备Ti-Cu-Ni非晶合金条带:Ti的含量为50%,Cu的含量为39%-50%,Ni的含量为5-11%;将得到的厚度为10μm-30μm、宽度为5-10mm的Ti-Cu-Ni非晶合金条带裁剪成长度为2cm-3cm的条带;该条带在无水乙醇中超声8~12min后,用去离子水进行清洗,然后置于空气中,合金条带干燥后备用;步骤二、将干燥的Ti-Cu-Ni非晶合金条带与硫酸一同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80-120℃,反应时间为36-72h,将反应结束后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雨婷,李强,王兴华,史少凯,许超群,董闯,刘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