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于办公室工作人员生理节律调节的照明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信息化的不断加速,以及生产方式的进步,人们在室内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多。办公室,作为人们日常工作的重要场所,其环境品质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形成办公环境的诸多因素中,照明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照明品质不仅直接影响员工对工作任务的理解与认知,也对员工的情感和情绪状态产生作用,更在相当程度上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这是因为光可以通过生理、心理和生物的途径影响人的昼夜节律健康。2002年,美国学者DavidBerson等在人眼视网膜上发现的第三类感光细胞——神经节细胞(ipRGCs),从神经学角度揭示了光对于人体的非视觉生物作用。该神经节细胞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神经(suprachiasmaticnucleus,SCN)相连,调节褪黑激素的分泌,进而控制人体昼夜节律(CircadianRythem)和瞳孔反射等生物效应。日间明亮的光线刺激ipRGCs,使人体内皮质醇浓度增高,并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而黑暗则促使松果体合成并释放褪黑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办公室照明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预设的检测时间段;在所述检测时间段内实时获取每张办公桌旁是否有办公人员;当办公桌旁有办公人员时,开启对应有办公人员的办公桌的个体照明光源;将所述个体照明光源的模式调节到高亮状态;根据所述高亮状态调节所述个体照明光源的照明状态;维持所述照明状态30分钟;结束检测并关闭所述个体照明光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办公室照明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预设的检测时间段;在所述检测时间段内实时获取每张办公桌旁是否有办公人员;当办公桌旁有办公人员时,开启对应有办公人员的办公桌的个体照明光源;将所述个体照明光源的模式调节到高亮状态;根据所述高亮状态调节所述个体照明光源的照明状态;维持所述照明状态30分钟;结束检测并关闭所述个体照明光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个体照明光源的模式调节到高亮状态,具体包括:将办公室内办公人员的眼部平均垂直照度调节至大于1000lx,眼部平均色温调节至大于8000K。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预设的临界时刻;所述临界时刻包括:上午上班时刻、上午下班时刻、下午上班时刻和下午下班时刻;获取当前的时刻;当所述当前的时刻为所述预设的临界时刻时,调节办公室的整体照明模式;根据所述整体照明模式调整办公室整体照明光源的照明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当前的时刻为所述预设的临界时刻时,调节办公室的整体照明模式,具体包括:所述当前时刻为所述上午上班时刻时,调节所述整体照明模式为标准模式,并持续到所述上午下班时刻;所述当前时刻为所述上午下班时刻时,调节所述整体照明模式为低照度模式,并持续到所述下午上班时刻;所述当前时刻为所述下午上班时刻时,调节所述整体照明模式为所述标准模式,并持续到所述下午下班时刻;所述当前时刻为所述下午下班时刻时,调节所述整体照明模式为所述低色温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所述整体照明模式为标准模式,具体包括:在30分钟之内,将办公室内办公室总体照明逐渐调节到300lx~500lx之间,工作面平均色温调节逐渐到4000K~5500K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所述整体照明模式为低照度模式,具体包括:在30分钟之内,将办公室内办公桌的工作面平均水平照度逐渐调节至小于300lx,工作面平均色温维持在4000K~5500K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所述整体照明模式为低色温模式,具体包括:在30分钟之内,将办公室内办公桌的工作面平均色温调节至2800~3000K之间,工作面平均水平照度维持在300lx~500lx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前时刻为所述下午下班时刻时,调节所述整体照明模式为所述低色温模式之后,还包括:实时探测办公室内是否有办公人员;如果有办公人员,则继续保持所述照明模式为所述低色温模式;如果没有办公人员...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