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固碳减排功能的富碳硅肥制备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334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富碳硅肥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固碳减排功能的富碳硅肥制备技术,由炉渣和生物碳按质量比为1:9‑9:1的比例混合制备而成,所述炉渣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SiO2:25~27.7%;CaO:33~35.7%;SO3:1.1~1.3%;Fe2O3:6~6.2%;P2O5:0.08~0.1%;MgO:4.1~4.3%;K2O:2.5~2.7%组成,其中各组分的总质量备份比为100%;所述生物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N:1.2~1.4%;P:0.9‑1.0%;K:1.7~1.8%;C:55~56.6%;S:0.6~0.6%;Mg:0.9~1.0%;Ca:0.4~0.5%;Fe:0.2%组成,其中各组分的总质量备份比为10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生物炭与炉渣混合制备富碳硅肥,极大地了提高其单独施加后的固碳减排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富碳硅肥制备
,尤其是一种具有固碳减排功能的富碳硅肥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CO2、CH4和N2O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目前,全球CO2排放量已超过200亿吨,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约占75%,而CH4和N2O因具有较高的单分子增温潜势,使其成为仅次于CO2的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分别为18%和6%。农业活动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农田CO2、CH4和N2O排放量分别达到总排放量的60%、15%和5%,目前生物炭可以增加土壤碳,但其对甲烷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尚不明确,炉渣可以减少甲烷,并一定程度上减少二氧化碳,同时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碳含量。因此如何将二者进行优势互补,解决单一实施存在的不足,实现粮食增产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协调性,增强土壤固碳减排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利用生物炭与炉渣在固碳方面的相似性与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互补性,提供一种将二者混合造粒制备富碳硅肥的技术,以期提高固碳减排效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固碳减排功能的富碳硅肥制备技术,由炉渣和生物碳按质量比为1:9-9:1的比例混合制备而成,所述炉渣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SiO2:25~27.7%;CaO:33~35.7%;SO3:1.1~1.3%;Fe2O3:6~6.2%;P2O5:0.08~0.1%;MgO:4.1~4.3%;K2O:2.5~2.7%组成,其中各组分的总质量备份比为100%;所述生物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N:1.2~1.4%;P:0.9-1.0%;K:1.7~1.8%;C:55~56.6%;S:0.6~0.6%;Mg:0.9~1.0%;Ca:0.4~0.5%;Fe:0.2%组成,其中各组分的总质量备份比为100%。进一步地,所述炉渣和生物炭在使用前先用筛子进行过筛处理。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炭是通过炭化炉和亚高温缺氧干馏技术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生物炭与炉渣混合制备富碳硅肥,极大地了提高其单独施加后的固碳减排功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列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通过实验,在稻田里通过施加量为8吨/公顷的具有固碳减排功能的富碳硅肥,由炉渣和生物碳按质量比为5:5的比例混合制备而成,所述炉渣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SiO2:25~27.7%;CaO:33~35.7%;SO3:1.1~1.3%;Fe2O3:6~6.2%;P2O5:0.08~0.1%;MgO:4.1~4.3%;K2O:2.5~2.7%组成,其中各组分的总质量备份比为100%;所述生物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N:1.2~1.4%;P:0.9-1.0%;K:1.7~1.8%;C:55~56.6%;S:0.6~0.6%;Mg:0.9~1.0%;Ca:0.4~0.5%;Fe:0.2%组成,其中各组分的总质量备份比为100%。生物炭与炉渣混合后,与对照相比,水稻田碳排放量减少了18.71%,水稻田碳含量增加了52.75%,而单独施加生物炭排放量只减少了9.90%,生物炭只增加了30.74%,单独施加炉渣排放量只减少了4.08%,生物炭只增加了10.72%,通过生物炭与炉渣混合制备的富碳硅肥;并在稻田里进行实施后极大地了提高其单独施加后的固碳减排功能。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炉渣和生物碳是按质量比为3:7的比例混合制备而成。生物炭与炉渣按3:7的质量比混合后,与对照相比,水稻田碳排放量减少了17.98%,水稻田碳含量增加了51.24%,而单独施加生物炭排放量只减少了9.90%,生物炭只增加了30.74%,单独施加炉渣排放量只减少了4.08%,生物炭只增加了10.72%,由此可见,按此质量百分比制备的富碳硅肥,在稻田里进行实施后极大地了提高其单独施加后的固碳减排功能。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炉渣和生物碳是按质量比为4:6的比例混合制备而成。生物炭与炉渣按4:6的质量比混合后,与对照相比,水稻田碳排放量减少了18.23%,水稻田碳含量增加了52.17%,而单独施加生物炭排放量只减少了9.90%,生物炭只增加了30.74%,单独施加炉渣排放量只减少了4.08%,生物炭只增加了10.72%,由此可见,按此质量百分比制备的富碳硅肥,在稻田里进行实施后极大地了提高其单独施加后的固碳减排功能。优选地,上述实施例1至3所述的炉渣和生物炭在使用前最好先用筛子进行过筛处理,所述筛子的孔径最好为2.5CM。优选地,上述实施例1至3所述的生物炭最好是通过炭化炉和亚高温缺氧干馏技术制备而成,这样效果更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固碳减排功能的富碳硅肥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由炉渣和生物碳按质量比为1:9‑9:1的比例混合制备而成,所述炉渣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SiO2:25~27.7%;CaO:33~35.7%;SO3:1.1~1.3%;Fe2O3:6~6.2%;P2O5:0.08~0.1%;MgO:4.1~4.3%;K2O:2.5~2.7%组成,其中各组分的总质量备份比为100%;所述生物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N:1.2~1.4%;P:0.9‑1.0%;K:1.7~1.8%;C:55~56.6%;S:0.6~0.6%;Mg:0.9~1.0%;Ca:0.4~0.5%;Fe:0.2%组成,其中各组分的总质量备份比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固碳减排功能的富碳硅肥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由炉渣和生物碳按质量比为1:9-9:1的比例混合制备而成,所述炉渣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SiO2:25~27.7%;CaO:33~35.7%;SO3:1.1~1.3%;Fe2O3:6~6.2%;P2O5:0.08~0.1%;MgO:4.1~4.3%;K2O:2.5~2.7%组成,其中各组分的总质量备份比为100%;所述生物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N: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奇王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