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河北杨修复干旱区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3459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0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河北杨修复干旱区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是指首先在干旱区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上按照2×2 m的株行距栽种一年生河北杨幼苗,构建河北杨人工林体系;然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日常管理,并对凋落物进行收集与管理;最后,当所述河北杨生长到10年后进行采伐,期间同时进行根蘖林的定向培育;所述干旱区重金属镉污染土壤是指黄土是其成土母质,海拔介于900~1300 m,盐分含量不高于0.1%。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兼具防止水土流水和生物固碳的生态环境功能,十分有利于干旱区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尤其涉及利用河北杨修复干旱区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方法
技术介绍
据最新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污染以无机型为主,镉(Cd)是首要污染物,其点位超标率为7.0%。然而,Cd目前仍以每年0.004mg/kg的速率向农田土壤中输入,加之Cd在土壤中的流动性要远高于其他重金属,因而即使在极低的含量下也会带来严重的人体及动物健康风险。对于重金属污染农田,继续种植会威胁到农产品的安全。若简单地弃耕,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随风蚀、水蚀作用带来二次污染,同时还会威胁到我国18亿亩的耕地红线。若全面地进行修复,由于我国农田土壤修复技术的研发目前仍停留在实验室里,仅在个别地区有“示范工程”,还无法大面积的推广。重金属污染业已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研发适合不同区域重金属污染农田防控与修复的技术是当前农业环境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旱地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1%,却供养着占全球38%的人口。由于干旱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颗粒物的沉积、工业废弃物与尾矿的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利用河北杨修复干旱区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指首先在干旱区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上按照2×2 m的株行距栽种一年生河北杨幼苗,构建河北杨人工林体系;然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日常管理,并对凋落物进行收集与管理;最后,当所述河北杨生长到10年后进行采伐,期间同时进行根蘖林的定向培育;所述干旱区重金属镉污染土壤是指黄土是其成土母质,海拔介于900~1300 m,盐分含量不高于0.1%。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河北杨修复干旱区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指首先在干旱区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上按照2×2m的株行距栽种一年生河北杨幼苗,构建河北杨人工林体系;然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日常管理,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亚虎苏洁琼高卓李舒琦南忠仁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