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据解析监控技术,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海洋物探拖缆的数据解析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海洋物探拖缆系统采集的高密度地震数据一方面需要送入存储节点进行存储,另一方面需要进行数据抽取进而实时监测数据质量,并通过提取拖缆状态数据实现拖缆系统工作状态监控。现有数据抽取主要利用AD转换器自带的硬件抽取模块实现,其抽取参数是固定的,不能随上位机指令动态变换地震数据的抽取率;同时,硬件抽取难以有效提取拖缆的状态数据,对拖缆的工作状态监控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海洋物探拖缆的数据解析监控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海洋物探拖缆的数据解析监控系统,包括振子数据抽取模块、数据核心处理模块、命令解析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其中命令解析模块,接收配置参数后进行解析,将解析得到的配置参数中的抽取率送至数据核心处理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海洋物探水下拖缆发送回的地震采集数据、拖缆状态数据后进行解串、解码后送至数据核心处理模块;所述的拖缆状态数据包括海洋物探水下拖缆使用时长、工作电压监测值;数据核心处理模块,接收外部发送的配置参数后将配置参数送至命令解析模块、命令解析模块发送的配置参数中的抽取率送至振子数据抽取模块(2);将接收到的地震采集数据、拖缆状态数据存储于外部缓存,同时对地震采集数据、拖缆状态数据进行解析,将解析后的地震采集数据、拖缆状态数据送至外部缓存;所述的配置命令包括海洋物探水下拖缆的采集参数、工作模式、自检信息;所述的配置参数包括抽取率;振子数据抽取模块,按照抽取率对数据核心处理模块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海洋物探拖缆的数据解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子数据抽取模块(2)、数据核心处理模块(3)、命令解析模块(4)、数据接收模块(6),其中命令解析模块(4),接收配置参数后进行解析,将解析得到的配置参数中的抽取率送至数据核心处理模块(3);数据接收模块(6),接收海洋物探水下拖缆发送回的地震采集数据、拖缆状态数据后进行解串、解码后送至数据核心处理模块(3);所述的拖缆状态数据包括海洋物探水下拖缆使用时长、工作电压监测值;数据核心处理模块(3),接收外部发送的配置参数后将配置参数送至命令解析模块(4)、命令解析模块(4)发送的配置参数中的抽取率送至振子数据抽取模块(2);将接收到的地震采集数据、拖缆状态数据存储于外部缓存,同时对地震采集数据、拖缆状态数据进行解析,将解析后的地震采集数据、拖缆状态数据送至外部缓存;所述的配置命令包括海洋物探水下拖缆的采集参数、工作模式、自检信息;所述的配置参数包括抽取率;振子数据抽取模块(2),按照抽取率对数据核心处理模块(3)接收到的地震采集数据、拖缆状态数据进行抽取,将抽取到的地震数据、拖缆状态数据发送至外部控制控制终端站并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海洋物探拖缆的数据解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子数据抽取模块(2)、数据核心处理模块(3)、命令解析模块(4)、数据接收模块(6),其中命令解析模块(4),接收配置参数后进行解析,将解析得到的配置参数中的抽取率送至数据核心处理模块(3);数据接收模块(6),接收海洋物探水下拖缆发送回的地震采集数据、拖缆状态数据后进行解串、解码后送至数据核心处理模块(3);所述的拖缆状态数据包括海洋物探水下拖缆使用时长、工作电压监测值;数据核心处理模块(3),接收外部发送的配置参数后将配置参数送至命令解析模块(4)、命令解析模块(4)发送的配置参数中的抽取率送至振子数据抽取模块(2);将接收到的地震采集数据、拖缆状态数据存储于外部缓存,同时对地震采集数据、拖缆状态数据进行解析,将解析后的地震采集数据、拖缆状态数据送至外部缓存;所述的配置命令包括海洋物探水下拖缆的采集参数、工作模式、自检信息;所述的配置参数包括抽取率;振子数据抽取模块(2),按照抽取率对数据核心处理模块(3)接收到的地震采集数据、拖缆状态数据进行抽取,将抽取到的地震数据、拖缆状态数据发送至外部控制控制终端站并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洋物探拖缆的数据解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子数据抽取模块(2)包括数据抽取单元(21)、网络数据交换单元(22),其中数据抽取单元(21),接收抽取率,然后按照抽取率对数据核心处理模块(3)接收到的地震采集数据、拖缆状态数据进行抽取,将抽取得到的地震采集数据、拖缆状态数据进行打包,并将得到的数据包发送给网络数据交换单元(22);网络数据交换单元(22),将得到的数据包送至外部控制控制终端站并显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洋物探拖缆的数据解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核心处理模块(3)包括核心处理单元(31)、数据地址缓冲单元(32)、第一数据缓冲单元(33)、高速缓存乒乓控制单元(34)、第一高速缓存读写控制单元(35)、第二高速缓存读写控制单元(36),第一高速缓存读写控制单元(35)、第二高速缓存读写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才,高菲,颜晗,华波,李遥,韦佳利,宋明玉,陈曦,汪潇,张可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北京优科海青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