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驱动锁止分离式液压对中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0762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8 23:19
一种电磁驱动锁止分离式液压对中缸,主要包括对中缸左缸体、对中缸右缸体、中间缸体、活塞杆、活塞、左浮动活塞、右浮动活塞、左连接法兰、右连接法兰、自保持电磁铁、锁死活塞;对中缸左缸体左端与左连接法兰通过焊接连接成一体,对中缸右缸体左端与左连接法兰通过焊接连接成一体;中间缸体分别通过螺栓与左连接法兰、右连接法兰连接,实现对中缸左缸体、对中缸右缸体与中间缸体的连接;左、右浮动活塞分别位于活塞的两侧,活塞中间处设有环楔形凹槽;中间缸体上端开有方形孔,其下方开有排出环楔形凹槽内气体的排气塞。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加工,可实现节能目的,对提高汽车的操作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多轴汽车中后轮转向系统中的辅助装置,尤其是一种汽车中后轮转向电磁驱动锁止的液压对中缸。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物流运输及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民用卡车、大型物流车、专用车等大型重载商用车由于运输成本低、效率高,逐渐成为公路运输的首选。这种重型车辆质量大、惯性力矩大,且质心高、轴距大,整车在三轴以上,且有多个非转向轴,其拥有高机动灵活、快速响应、高通过性的要求非常迫切,后轮转向技术应运而生。传统的机械式后轮转向存在布置困难、灵活性差等缺陷,液压式后轮转向系统存在液压油泄露问题,电控电动式后轮转向系统提供的转向推力较小,因此,电控液压式后轮转向系统成为研究的热点。电控液压式转向系统的执行机构多采用阀控缸型电控液压位置伺服闭环控制系统,一般仅限于低速行驶工况,这主要是后轮转向机构中缺乏简单有效的锁死装置。当车辆高速行驶时,轻打方向盘后轮会发生摆振现象,从而影响车辆高速行驶的操纵稳定性。专利CN200520099774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后轮转向机构的液压对中缸。该对中缸活塞杆通过机械连接与后轮转向机构建立联系,活塞杆在对中缸限位凸台的作用下,可以使后轮保持在中间位置,实现后轮的液压锁死。该装置能够实现精确的后轮对中功能,但是缺少机械锁死装置,汽车在遇到大冲击时,活塞杆有可能发生轻微移动,造成后轮发生摆振现象,不能完全锁死;另外该装置完全依赖液压锁死,需要对中缸两侧油腔一直保持高压状态,当液压系统压力降低或失效时,直接丧失后轮锁死功能,严重影响重型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驱动锁止分离式液压对中缸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只能实现对中缸的液压锁死的问题,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磁驱动锁止分离式液压对中缸,包括对中缸左缸体、对中缸右缸体、中间缸体、活塞杆、活塞、左浮动活塞、右浮动活塞、左连接法兰、右连接法兰、自保持电磁铁、锁死活塞。在活塞杆的右侧通过螺纹与活塞左侧连接,并形成活塞杆左侧外环形凸台,对中缸左右缸体分别与左右连接法兰焊接连接,形成左右油腔内环形凸台,左浮动活塞、右浮动活塞分别位于左右油腔内环形凸台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在中间缸体上端开有方孔,在活塞表面上设有环楔形凹槽;还包括自保持电磁铁,自保持电磁铁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于中间缸体表面中间位置一侧处,自保持电磁铁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中间缸体表面中间位置一侧处,自保持电磁铁的下端芯管与锁死活塞连接,锁死活塞的下端通过电磁作用伸入至中间缸体内与活塞上的环楔形凹槽锁止配合,当自保持电磁铁通电时,实现电磁铁驱动锁止,断电后能保持轴芯在通电位移后的位置,不再需要电力输入维持,再通电时又能实现锁死活塞复位的功能。自保持电磁铁驱动方式简单,常态为自由状态,线圈通电为工作状态,断电能实现自锁保持功能。在自保持电磁铁对称面的中间缸体表面一侧处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与中间缸体内的腔室相通,排气孔内设有排气塞。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间缸体中间位置上端面通过螺栓与自保持电磁铁连接,自保持电磁铁的下端芯管与锁死活塞螺纹连接。优点:1.结构简单,连接方便。2.提高了两者的连接强度及工作稳定性。3.提高了设备拆卸方便性和可维护性。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对中缸的左油腔的进油口开在活塞杆导向套位置,且活塞杆导向套与对中缸左缸体之间留有进油空隙,对中缸的右油腔的进油通过右连接头、右压盖进入,保证左右油腔进油口不被左右浮动活塞堵死,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电磁驱动锁止分离式液压对中缸的使用方法:活塞杆上的左连接头与后轮转向机构左转向节臂通过拉杆相连,对中缸的右连接头与对中缸右缸体通过内部螺纹、外端焊接的方式连接,对中缸体右端处的右连接头与车架相连;当后轮需要对中时,对中缸体内的左油腔及右油腔进油,左浮动活塞及右浮动活塞在液压油的作用下带动活塞杆,在对中缸体左右油腔内环形凸台的限位作用下,使活塞杆的外环形凸台端面与左油腔内环形凸台端面保持在同一位置,且左右浮动活塞分别与左右油腔的内环形凸台端面接触,活塞杆静止,对中缸体处于中间位置,此时自保持电磁铁通电,锁死活塞的下端通过电磁作用伸入至中间缸体内与活塞上的环楔形凹槽锁止配合,实现电磁铁驱动锁死,使活塞杆保持在中间位置,从而使车轮锁死在直线行驶位置,且断电后能保持轴芯在通电位移后的位置,不再需要电力输入维持;当后轮需要转向时,保持式电磁铁线圈通电实现锁死活塞复位功能,解除电磁锁止功能,活塞杆在后轮转向机构的作用下做随动运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专利CN2005200997774的基础上增加了重要的机械锁死功能,保证了汽车在高速行驶及受到大冲击时均不会发生活塞杆左右移动而导致的车轮摆振现象,同时也是对中缸活塞杆锁死的一种多重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1—左接头体、2—活塞杆、3—对中缸左端盖、4—活塞杆导向套、5—对中缸左缸体、6—左浮动活塞、7—左连接法兰、8—缸体法兰连接螺栓、9—自保持式电磁铁、10—锁死活塞、11—电磁铁安装螺栓、12—中间缸体、13—右连接法兰、14—活塞、15—右浮动活塞、16—对中缸右缸体、17—右压盖、18—右连接头、19—排气塞;A—左油腔、B—右油腔、C—楔形凹槽、T1—左油液通道、T2—右油液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分体式汽车后轮转向液压对中缸,包括对中缸左缸体2、对中缸右缸体16、中间缸体12、活塞杆2、活塞14、左浮动活塞6、右浮动活塞15、左连接法兰7、右连接法兰20、锁死油缸9;在活塞杆2的右侧通过螺纹与活塞14左侧连接,并形成活塞杆2左侧外环形凸台,对中缸左右缸体(5、16)分别与左右连接法兰(7、13)焊接连接,形成左右油腔内环形凸台,左浮动活塞6、右浮动活塞15分别位于左右油腔(A、B)内环形凸台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在中间缸体12上端开有方孔,在活塞14表面上设有环楔形凹槽;还包括自保持电磁铁9,自保持电磁铁9的下端通过螺栓8固定于中间缸体12表面中间位置一侧处,自保持电磁铁9的下端芯管与锁死活塞10连接,锁死活塞10的下端通过电磁作用伸入至中间缸体12内与活塞14上的环楔形凹槽锁止配合,当自保持电磁铁9通电时,实现电磁铁驱动锁止,断电后能保持轴芯在通电位移后的位置,不再需要电力输入维持,再通电时又能实现锁死活塞复位的功能。自保持电磁铁9驱动方式简单,常态为自由状态,线圈通电为工作状态,断电能实现自锁保持功能。在自保持电磁铁对称面的中间缸体表面一侧处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与中间缸体内的腔室相通,排气孔内设有排气塞19。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间缸体12中间位置上端面通过螺栓11与自保持电磁铁9连接,自保持电磁铁9的下端芯管与锁死活塞10螺纹连接。优点:1.结构简单,连接方便。2.提高了两者的连接强度及工作稳定性。3.提高了设备拆卸方便性和可维护性。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对中缸的左油腔A的进油口T1开在活塞杆2导向套4位置,且活塞杆2导向套4与对中缸左缸体5之间留有进油空隙,对中缸的右油腔16的进油通过右连接头18、右压盖17进入,保证左右油腔(A、B)进油口(T1、T3)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磁驱动锁止分离式液压对中缸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驱动锁止分离式液压对中缸,主要包括对中缸左缸体、对中缸右缸体、中间缸体、活塞杆、活塞、左浮动活塞、右浮动活塞、左连接法兰、右连接法兰、自保持电磁铁、锁死活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驱动锁止分离式液压对中缸,主要包括对中缸左缸体、对中缸右缸体、中间缸体、活塞杆、活塞、左浮动活塞、右浮动活塞、左连接法兰、右连接法兰、自保持电磁铁、锁死活塞。2.对中缸左缸体左端与左连接法兰通过焊接连接成一体,对中缸右缸体左端与左连接法兰通过焊接连接成一体,并分别形成对中缸左右缸体内部的环形凸台;中间缸体分别通过螺栓与左连接法兰、右连接法兰连接,实现对中缸左缸体、对中缸右缸体与中间缸体的连接;左、右浮动活塞分别位于活塞的两侧,活塞中间处设有环楔形凹槽,活塞杆的右端与活塞左端通过螺纹连接,并形成活塞杆外环形凸台;中间缸体上端开有方形孔,中间缸体下表面开有排出环楔形凹槽内气体的排气塞;自保持电磁铁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中间缸体表面中间位置一侧处,自保持电磁铁的下端芯管与锁死活塞连接,锁死活塞的下端通过电磁作用伸入至中间缸体内与活塞上的环楔形凹槽锁止配合,当自保持电磁铁通电时,实现电磁铁驱动锁止,断电后能保持轴芯在通电位移后的位置,不再需要电力输入维持,再通电时又能实现锁死活塞复位的功能。3.自保持电磁铁驱动方式简单,常态为自由状态,线圈通电为工作状态,断电能实现自锁保持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磁驱动锁止分离式液压对中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缸体由对中缸左缸体、中间缸体、对中缸右缸体组成,对中缸左缸体左端与左连接法兰通过焊接连接成一体,对中缸右缸体左端与左连接法兰通过焊接连接成一体,中间缸体分别通过螺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华邓召文喻超赵慧勇陈小兵冯樱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