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掺杂离子发光机制的汞离子探针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488351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4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锰掺杂硒化锌量子点作为汞离子探针在水相中特异性识别Hg2+的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掺杂离子发光机制,通过缩短反应时间和降低反应的pH来获得一种低荧光强度的锰掺杂硒化锌量子点,该量子点粒径为2.0 nm,其本身在600 nm处没有荧光,加入Hg2+后锰掺杂硒化锌量子点中的Mn2+与Hg2+发生阳离子交换反应,在600 nm处的荧光显著增强,其它离子的加入则不会出现荧光增强现象。该方法操作简单,选择性强,检出限可达到7 nM,可应用于环境中水体、土壤和食品中汞离子的快速、低成本、高灵敏检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掺杂离子发光机制的锰掺杂硒化锌量子点汞离子探针及其合成方法以及用其特异性检测水相中Hg2+的方法,属于纳米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含有重金属离子(镉、铅、砷、汞)废水的排放量激增,重金属废水的污染已经对人体健康及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大多数重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易于被水中悬浮颗粒所吸附而沉淀于水底的沉积层中,长期污染水体。与此同时,重金属离子在环境中难以被降解,这无疑会加大其对于环境的污染。某些重金属及其化合物能在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体内以及农作物组织内富集、累积并参与生物圈循环。因此,在水体系中特异性地检测重金属离子尤为重要。对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目前已有的检测手段主要包括原子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荧光光谱法以其选择性好、高效、样品前处理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来,使用荧光量子点特异性检测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用于Zn2+、Cd2+、Hg2+、Cu2+、Pb2+、Ag+等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常见的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1)加入重金属离子后,重金属离子会破坏量子点的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8/201610965341.html" title="基于掺杂离子发光机制的汞离子探针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原文来自X技术">基于掺杂离子发光机制的汞离子探针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锰掺杂硒化锌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锰盐和巯基丙酸一同溶于水中,调节体系pH至7;然后通入惰性气体除氧,随后加入新制备的NaHSe溶液,将体系升温至50‑100℃后加入锌盐反应0.5‑4h,即成;其中,锰盐和锌盐中Mn2+和Zn2+的摩尔比为1:50,Zn2+和NaHSe的用量摩尔比为1:0.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锰掺杂硒化锌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锰盐和巯基丙酸一同溶于水中,调节体系pH至7;然后通入惰性气体除氧,随后加入新制备的NaHSe溶液,将体系升温至50-100℃后加入锌盐反应0.5-4h,即成;其中,锰盐和锌盐中Mn2+和Zn2+的摩尔比为1:50,Zn2+和NaHSe的用量摩尔比为1:0.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锰掺杂硒化锌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锰盐为Mn(OAc)2,所述的锌盐为Zn(OAc)2;Zn2+和NaHSe的用量摩尔比为1: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锰掺杂硒化锌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制备的NaHSe溶液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将摩尔比为2:5的Se粉和NaBH4固体混合均匀,注入超纯水,室温下搅拌反应,即成。4.一种锰掺杂硒化锌量子点,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锰掺杂硒化锌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锰掺杂硒化锌量子点的粒径为2.0nm。5.权利要求4所述的锰掺杂硒化锌量子点在荧光领域的应用。6.权利要求4所述的锰掺杂硒化锌量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义周志强杨立云颜稔陈纪磊蒋风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