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干化污泥与建筑垃圾混合烧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7130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生物干化污泥与建筑垃圾混合烧砖方法,以建筑垃圾和含水率为35~40%的生物干化污泥为原料,分别研磨成1~4mm的粗颗料、0.5~1mm的中颗料和0.1~0.5mm的细颗料,加水混均,压制成形,干燥后于920~1000℃焙烧;建筑垃圾、生物干化污泥与水的重量百分比为:建筑垃圾:35~45%;生物干化后污泥:45~55%;水分:5~10%;粗颗粒、中颗粒和细颗粒的重量比为:6~8∶0.5~1.5∶1.5~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和经过生物干化污泥再利用的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特别在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正与日俱增。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一定程度的污染。 市政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于其含有大量有机质及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有超标重金属、病原微生物等,所以如处理不善将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我国目前已建成运转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有400余座,日处理能力2534万m3,污泥的产量在1.14万m3/d和1.90万m3/d(以含水率80%计)之间,其中仍有13.79%的污泥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比较成熟的工艺一般采用干化、填埋、焚烧及农用。现在大部分剩余污泥采用填埋处理,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的量和污水厂产生的污泥都在不断增加,以填埋城市生活垃圾为主的卫生填埋场的填埋空间日益紧张,已经无法承受填埋城市污泥的负担,同时填埋污泥也会加重卫生填埋场地下水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干化污泥与建筑垃圾混合烧砖方法,以建筑垃圾和含水率为35~40%的生物干化污泥为原料,分别研磨成1~4mm的粗颗料、0.5~1mm的中颗料和0.1~0.5mm的细颗料,加水混均,压制成形,干燥后于920~1000℃焙烧;其中:建筑垃圾、生物干化污泥与水的重量百分比为: 建筑垃圾:35~45%; 生物干化后污泥:45~55%; 水分:5~10%; 粗颗粒、中颗粒和细颗粒的重量比为:6~8∶0.5~1.5∶1.5~2.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英军席北斗姜永海苏婧张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