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混凝土人工鱼礁的低碱度 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人工鱼礁是指人为在水域中设置构造物,以改善、修复和优化水生生物栖息 环境,为鱼类等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等场所,达到保护、增殖资源和 提高渔获量的目的。在有效控制陆源污染,深化污染物治理的同时,近海生态环 境的恢复和改善日显重要。设置人工鱼礁,发展海洋牧场被认为是近海生态修复、 促进渔业增产的有效方法。人工鱼礁海洋生态修复机理是通过人工鱼礁对藻类的 吸附作用、鱼礁附着生物的滤食作用、鱼礁区大量生物摄食对赤潮引发因子的抑 制作用以及礁体阻碍海底有机物的释放等功能机理,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起 到净化水质与减少赤潮发生的效用。人工鱼礁投放后礁体很快就被大型藻类所附着,海藻数量大大增加,如江蓠、 马尾藻、石莼、浒苔、紫菜等。海藻的生长需要大量吸收海水中的氮、磷等营养 物质,同时,由于藻类在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具有吸收C02,释放氧气等的一系列净化水质环境的作用,这对减少赤潮发生是至关重要的。此外,人工鱼礁的 建设可以阻止底拖网作业滥捕。建设海洋牧场形成一个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混凝土人工鱼礁的低碱度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各种原料配料的重量百分比为高炉水淬矿渣40%~80%;粉煤灰或炉渣或自燃过的煤矸石或油页岩渣或它们中的两种或几种的混和物5%~25%;天然二水石膏或硬石膏或半水石膏或脱硫石膏或磷石膏或氟石膏或它们中的两种或几种的混合物10%~30%;硫酸铁或硫酸亚铁或氯化铁或氯化亚铁或硝酸铁或硝酸亚铁或它们中的两种或几种的混合物1%~5%;上述原料单独或一起混磨到比表面积500~800m↑[2]/kg后混均便得到用于制造混凝土人工鱼礁的低碱度胶凝材料,经过磨细混均而制备出适于制造混凝土人工鱼礁的低碱度胶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文,孙恒虎,高艳利,殷小波,张玉燕,郑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