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芯型免烧结粉煤灰轻骨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5525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夹芯型免烧结粉煤灰轻骨料,为两种材料复合而成的圆球体,其特征在于:为由轻质材料填充芯体1与粉煤灰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壳体2复合而成的圆球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所述结构而具有的特点是: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节约能;可利用大量工业废弃的粉煤灰;产品重量轻、强度高,可达到烧结粉煤灰陶粒的质量标准;成本低,便于大规模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制作各种轻质混凝土制品。(*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轻混凝土及其制品的轻质高强人造免烧结轻骨料。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应用量最大最广的材料。但普通的混凝土存在着自重大、保温隔热性能差的缺点,从而影响它在某些工程中的应用。随着建筑物趋向高层、大跨度、大型化以及建筑节能的要求,减轻建筑物自重、增强建筑物结构的保温性能就非常重要。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采用轻质骨料作为混凝土的填充物。因此,轻骨料已成为建筑业应用广泛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现有技术中的人造建筑轻骨料主要有页岩陶粒、粘土陶粒、粉煤灰陶粒等。用陶粒配置的混凝土、混凝土制品和墙体材料不仅容量轻、强度高,还具有保温、隔热、抗震、耐火、耐久等一系列优越性能。因而,近年来,人造轻骨料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但上述人造轻骨料须经过高温焙烧或烧结才能获得,由于煅烧设备投资大,能耗大,使其生产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轻混凝土及制品、轻质墙材的新型夹芯型免烧结粉煤灰轻骨料。这种轻骨料大量采用工业废料粉煤灰,不用烧结,因而可减少投资、降低能耗、降低成本和售价。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夹芯型免烧结粉煤灰轻骨料,为两种材料复合而成的圆球体,其特征在于为由轻质材料填充芯体与粉煤灰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壳体复合而成的圆球体。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参见附图图中夹芯型免烧结粉煤灰轻骨料,为两种材料复合而成的圆球体,其特征在于为由轻质材料填充芯体1与粉煤灰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壳体2复合而成的圆球体。所述外壳采用粉煤灰为主要材料,同时掺入外加剂、活性激发剂、少量石膏等,经过成球、养护、聚合反应形成坚硬的球壳。所述轻质材料填充芯体可以是发泡聚苯乙烯颗粒、木屑、粉碎后的农作物秸杆等本技术由于所述结构而具有以下特点1.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节约能耗;2.可利用大量工业废弃的粉煤灰和其它废弃物,有利于环保;3.产品重量轻、强度高,可达到烧结粉煤灰陶粒的质量标准;4.成本低,便于大规模应用。本技术可用于制作各种轻质混凝土制品。权利要求1.一种夹芯型免烧结粉煤灰轻骨料,为两种材料复合而成的圆球体,其特征在于为由轻质材料填充芯体(1)与粉煤灰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壳体(2)复合而成的圆球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芯型免烧结粉煤灰轻骨料,其特征在于轻质材料填充芯体(1)可以是发泡聚苯乙烯颗粒、木屑、粉碎后的农作物秸杆。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夹芯型免烧结粉煤灰轻骨料,为两种材料复合而成的圆球体,其特征在于:为由轻质材料填充芯体1与粉煤灰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壳体2复合而成的圆球体。本技术由于所述结构而具有的特点是: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节约能耗;可利用大量工业废弃的粉煤灰;产品重量轻、强度高,可达到烧结粉煤灰陶粒的质量标准;成本低,便于大规模应用。本技术可用于制作各种轻质混凝土制品。文档编号C04B18/04GK2339577SQ9822971公开日1999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0日专利技术者王自强 申请人: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芯型免烧结粉煤灰轻骨料,为两种材料复合而成的圆球体,其特征在于:为由轻质材料填充芯体(1)与粉煤灰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壳体(2)复合而成的圆球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