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5406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20: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间隔柱和第二间隔柱,第一间隔柱的高度大于第二间隔柱的高度;第一基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第一间隔柱包括远离第二基板的第一端,第一间隔柱的第一端向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触控电极向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这样,通过将各第一间隔柱与第一基板接触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触控电极对应区域内,使得由多个第一间隔柱构成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整体厚度相同,从而改善了由于与第一间隔柱接触的第一基板表面高度差异而造成显示图像水波纹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一般涉及显示技术,具体涉及触控显示技术,尤其涉及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通常包括阵列基板、与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以及形成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为了对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进行支撑和保护,通常可以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设置多个间隔柱。间隔柱包括主间隔柱和辅间隔柱,主间隔柱的高度大于辅间隔柱的高度。主间隔柱和辅间隔柱的一端形成于彩膜基板靠近阵列基板的一侧。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主间隔柱和阵列基板相接触。主间隔柱与阵列基板接触的位置可以为阵列基板显示区中的非透光区的任意位置。随着在液晶显示面板集成触控功能,往往将设置在阵列基板上的公共电极划分成多个子公共电极,以便于对触控位置进行定位计算。由于在阵列基板上,子公共电极对应的阵列基板表面和相邻两个子公共电极之间的区域对应的阵列基板表面的高度不同,如果有的主间隔柱设置在子公共电极对应的阵列基板表面上,有的间隔柱设置在相邻两个子公共电极之间的区域对应的阵列基板表面上,会造成液晶层厚度不均匀,引起液晶透光率不同,从而造成显示图像产生水波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包含其的显示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至少部分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间隔柱和第二间隔柱,第一间隔柱的高度大于第二间隔柱的高度;第一基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第一间隔柱包括远离第二基板的第一端,第一间隔柱的第一端向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触控电极向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本申请的方案,通过将各第一间隔柱与阵列基板接触的一端均设置在第一触控电极对应的区域内,使得由多个第一间隔柱构成的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的厚度整体相同,从而避免了由于与第一间隔柱接触的阵列基板的表面高度差异而造成的显示图像水波纹现象。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A示出了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B示出了本申请显示面板中,第一间隔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第一基板中,扫描线、数据线、像素、过孔及第一间隔柱和第二间隔柱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示出了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触控电极的形状及其与第一间隔柱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示出了采用图3所示第一基板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所示第二基板中,第二触控电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触控电极的形状及其与第一间隔柱的相对位置关系;图7示出了采用图5所示第一基板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6所示显示面板中,第二触控电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触控电极的形状及其与第一间隔柱的相对位置关系;图10示出了本申请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参见图1A所示,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如1A所示,显示面板100通常包括第一基板11,与第一基板11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12。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例如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当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第一基板例如可以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例如可以为彩膜基板。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之间的液晶层13,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之间的第一间隔柱141和第二间隔柱142。第一间隔柱141的高度大于第二间隔柱142的高度。其中,第一间隔柱141的高度决定了液晶层13的厚度。请参考图1B,其示出了本申请显示面板中,第一间隔柱14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B所示,第一间隔柱141的形状为圆台状。第一间隔柱141包括第一端P1和第二端P2。第一端P1和第二端P2均为一个圆形,且第一端P1的面积小于第二端P2的面积。其中,间隔柱P的第二端P2形成于第二基板12靠近第一基板11的一侧;第一间隔柱141远离第二基板的第一端P1与第一基板11相接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间隔柱142的形状可以与第一间隔柱的形状相似,第二间隔柱的一端形成于第二基板12靠近第一基板11的一侧。结合图2和图3,图2示出了第一基板中,扫描线、数据线、像素、过孔及第一间隔柱和第二间隔柱的相对位置关系。图3示出了第一基板中,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触控电极的形状及其与第一间隔柱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第一基板11上形成有多条扫描线111和多条数据线112。其中扫描线111与数据线112交叉设置。第一基板11上还包括由多条扫描线111和多条数据线112交叉设置而限定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一个像素电极S、一个薄膜晶体管(图中未示出)以及一个过孔113。像素电极S通过过孔113与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第一间隔柱的第一端在第一基板1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141’在沿扫描线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过孔113之间,也就是说第一间隔柱的第一端设置在沿扫描线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过孔113之间。第二间隔柱远离第二基板的一端设置在沿扫描线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过孔113之间。第一基板11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5,其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5之间相互绝缘。第一间隔柱的第一端向第一基板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141’位于第一触控电极15向第一基板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也就是说各第一间隔柱均与第一触控电极15所对应的第一基板11表面接触。具体地,在制作显示面板时,可以先在第一基板11上设计第一触控电极15;然后再在第二基板12靠近第一基板11的一侧涂覆一层第一间隔柱材料层,再使用具有预定图形的掩膜版对上述第一间隔柱材料层进行光刻,使得光刻后的第一间隔柱材料层形成有多个第一间隔柱,且第一间隔柱的第一端向第一基板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141’位于第一触控电极15向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这样设置第一间隔柱的好处是,可以使得与每一个第一间隔柱的第一端接触的第一基板表面的高度相等,从而使得由多个第一间隔柱形成的液晶层厚度整体相同,从而避免了由于与第一间隔柱的第一端相接触的第一基板的表面高度差异造成液晶厚度差异而引起的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的水波纹现象。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第二间隔柱142远离第二基板12的一端假设为第一端,第二间隔柱的第一端向第一基板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142’可以与任意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15之间的间隙向第一基板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部分地重叠。也就是说,第二间隔柱的第一端可以与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15之间的间隙相对应。应该理解的是,第二间隔柱的第一端不限于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15之间的间隙处。也就是说,第二间隔柱的设置位置没有严格的限制。由于第一间隔柱主要起着形成液晶层盒厚以及保护液晶层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间隔柱和第二间隔柱,所述第一间隔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间隔柱的高度;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间隔柱包括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间隔柱的第一端向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向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间隔柱和第二间隔柱,所述第一间隔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间隔柱的高度;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间隔柱包括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间隔柱的第一端向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向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延伸方向平行于扫描线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形状为条状;多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数据线延伸方向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数据线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条状多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所述扫描线延伸方向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隔柱包括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间隔柱的第一端向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的间隙向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部分地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隔柱包括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间隔柱的第一端向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向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形成有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向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向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部分地重叠。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形状为条状;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扫描线延伸方向;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沿数据线延伸方向排布。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形状为条状;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数据线延伸方向;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沿扫描线延伸方向排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