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处理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49946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12:23
软基处理施工工艺,桩机就位须平整、稳固、调整沉管与地面垂直,确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若采用预制钢筋砼桩尖,需埋入地表以下300mm左右;启动马达,开始沉管,沉管过程中注意调整桩机的稳定,严禁倾斜和错位;沉管过程中做好记录;激振电流每沉1m记录一次,对土层变化处应特别说明,直到沉管至设计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针对软基处理CFG桩工程数量及施工工期和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确保涵洞按期开展施工,部分CFG桩采用振动沉管进行施工,缩短了工期,还节约了人工、砼的使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施工工艺,具体地说是软基处理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桥梁、涵洞台后软基处理,直接影响到涵洞的施工及过渡段的填筑。涵洞台后软基处理方式为CFG桩,起初要求采用长螺旋钻机进行施工。采用长螺旋钻机施工CFG桩,施工完毕后旋转出的粘土一般均在1.5-2m的高度,桩头预留长度难以控制,平均达1.3m,不仅影响了标准化建设,造成现场施工面脏乱,还增加了桩间土的外运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基处理施工工艺。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软基处理施工工艺,桩机就位须平整、稳固、调整沉管与地面垂直,确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若采用预制钢筋砼桩尖,需埋入地表以下300mm左右;启动马达,开始沉管,沉管过程中注意调整桩机的稳定,严禁倾斜和错位;沉管过程中做好记录;激振电流每沉1m记录一次,对土层变化处应特别说明,直到沉管至设计标高。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沉管过程中可用料斗进行空中投料;待沉管至设计标高后须尽快投料,直到管内混合料面与钢管投料口平齐;如上料量不够,须在拔管过程中空中投料,以保证成桩桩顶标高满足设计要求;混合料配比应严格执行设计规定,碎石和石屑含杂质不大于5%,并且不含有粒径大于50mm颗粒;按设计配比配置混合料,投入搅拌机加水拌和,加水量由混合料坍落度控制,一般坍落度为30~50mm,成桩后桩顶浮浆厚度一般不超过200mm;混合料的搅拌须均匀,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当混合料加至钢管投料口平齐后,开动马达,沉管原地留振10s左右,然后边振动边拔管;拔管速度按均匀线控制,一般控制在1.2-1.5m/min左右,如遇淤泥土或淤泥质土,拔管速率可适当放慢;桩管拔出地面,确定成桩符合设计要求后用粒状材料或湿粘土封顶,然后移机继续下一根桩施工。CFG桩施工完毕待桩体达到一定强度,方可进行桩头处理。桩顶0.5m左右长度的桩体是松散的,密实度较小,此部分应当挖除,桩头处理完后,为了调整CFG桩和桩间土的共同作用和桩土应力比,在桩顶铺设一定厚度的垫层和土工格室;本工程中碎石垫层厚度为300mm,垫层铺设应分层压实。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中,针对软基处理CFG桩工程数量及施工工期和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确保涵洞按期开展施工,部分CFG桩采用振动沉管进行施工,缩短了工期,还节约了人工、砼的使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软基处理施工工艺,桩机就位须平整、稳固、调整沉管与地面垂直,确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若采用预制钢筋砼桩尖,需埋入地表以下300mm左右;启动马达,开始沉管,沉管过程中注意调整桩机的稳定,严禁倾斜和错位;沉管过程中做好记录;激振电流每沉1m记录一次,对土层变化处应特别说明,直到沉管至设计标高。在沉管过程中可用料斗进行空中投料;待沉管至设计标高后须尽快投料,直到管内混合料面与钢管投料口平齐;如上料量不够,须在拔管过程中空中投料,以保证成桩桩顶标高满足设计要求;混合料配比应严格执行设计规定,碎石和石屑含杂质不大于5%,并且不含有粒径大于50mm颗粒;按设计配比配置混合料,投入搅拌机加水拌和,加水量由混合料坍落度控制,一般坍落度为30~50mm,成桩后桩顶浮浆厚度一般不超过200mm;混合料的搅拌须均匀,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当混合料加至钢管投料口平齐后,开动马达,沉管原地留振10s左右,然后边振动边拔管;拔管速度按均匀线控制,一般控制在1.2-1.5m/min左右,如遇淤泥土或淤泥质土,拔管速率可适当放慢;桩管拔出地面,确定成桩符合设计要求后用粒状材料或湿粘土封顶,然后移机继续下一根桩施工。CFG桩施工完毕待桩体达到一定强度,方可进行桩头处理。桩顶0.5m左右长度的桩体是松散的,密实度较小,此部分应当挖除,桩头处理完后,为了调整CFG桩和桩间土的共同作用和桩土应力比,在桩顶铺设一定厚度的垫层和土工格室;本工程中碎石垫层厚度为300mm,垫层铺设应分层压实。施工现场首先做好“三通一平”。当地表土强度较低时,要先对地基进行夯实或铺设一层砂垫层。桩基编号施工中为了避免漏桩,打桩前用CAD图将桩位布置好,在施工现场按桩位预埋桩尖,并在桩尖上编号。混合料的配比的控制施工时,混合料的配比对桩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采用单管振动沉管法重复压拔管成桩,施工时先进行试验选择最佳配比,每盘料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坍落度控制在3~5cm。成桩试验施工前进行成桩试验,试验数量7-9根,如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调整桩间距、填料量等施工参数,重新试验或修改施工方法。成桩工艺成桩工艺顺序为:桩管垂直就位,闭和桩靴;将桩管沉入地基土中达到设计深度;按设计规定的混合料量向桩管内投入混合料;边振动边拔管,拔管高度由设计确定;边振动边向下压管(沉管),下压的高度由设计和试验确定;停止拔管,继续振动,停拔时间长短按照规定要求;重复拔压,直至桩管拔出地面。CFG桩施工顺序考虑隔排隔桩跳打,施打新桩时与已打桩间距隔时间不应少于七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未详尽描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软基处理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桩机就位须平整、稳固、调整沉管与地面垂直,确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若采用预制钢筋砼桩尖,需埋入地表以下300mm左右;启动马达,开始沉管,沉管过程中注意调整桩机的稳定,严禁倾斜和错位;沉管过程中做好记录;激振电流每沉1m记录一次,对土层变化处应特别说明,直到沉管至设计标高。

【技术特征摘要】
1.软基处理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桩机就位须平整、稳固、调整沉管与地面垂直,确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若采用预制钢筋砼桩尖,需埋入地表以下300mm左右;启动马达,开始沉管,沉管过程中注意调整桩机的稳定,严禁倾斜和错位;沉管过程中做好记录;激振电流每沉1m记录一次,对土层变化处应特别说明,直到沉管至设计标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基处理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沉管过程中可用料斗进行空中投料;待沉管至设计标高后须尽快投料,直到管内混合料面与钢管投料口平齐;如上料量不够,须在拔管过程中空中投料,以保证成桩桩顶标高满足设计要求;混合料配比应严格执行设计规定,碎石和石屑含杂质不大于5%,并且不含有粒径大于50mm颗粒;按设计配比配置混合料,投入搅拌机加水拌和,加水量由混合料坍落度控制,一般坍落度为30~50mm,成桩后桩顶浮浆厚度一般不超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树成祝留琐吴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