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增强与减水剂领域。目前国外大量使用泵送混凝土,国内的一些大城市也逐步发展起予拌混凝土与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一般要求坍落度都比较大(18~22cm),过去都以加大用水量与用灰量以满足大流动性的要求,但这种大流动性的泵送混凝土凝结硬化后一般都产生收缩裂缝,质量差。1970年西德专利技术了流态混凝土。流态混凝土是在用水量与用灰量都较低的普通混凝土中,加入高效减水剂,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大,可以自行流动,很适合于泵送要求,这样就使混凝土施工速度加快,节省能源,降低劳动消耗以及消除振动成型噪音等。采用流态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是现代混凝土材料与工艺的新成就。但是,流态混凝土从搅拌站运至施工现场时,由于交通堵塞或现场等候,坍落度损失过大而不能施工,或者在泵送过程中造成堵管等工程事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添加剂,改进上述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太快之不足,同时还有提高混凝土强度之功能。将这种添加剂放在混凝土的搅拌运输车中,使其缓慢地溶解于混凝土中,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在施工中可以根据需要放入本专利技术的添加剂,达到在不同时间间隔内控制坍落度损失,以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混凝土坍落度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以天然沸石岩和天然硅砂或天然沸石岩和矿渣,按比例制成混凝土的无机增强剂与混凝土外加剂,按一定配合比搅拌制成料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乃谦,王华扬,杨晓明,祖黎虹,阎巧生,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