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鸿仓专利>正文

复合坯陶玉砖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406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坯陶玉砖,该砖由复合坯烧制而成。所说的复合坯即表面层为带花纹的陶瓷泥料,基底层为单色陶瓷泥料,所说的表面层厚度等于或小于基底层,烧成后其表面层具有陶玉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制造该产品的方法。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特别适合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的刮坯机。(*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CN85102535和CN88105233的后续申请。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本专利技术人曾在1985年4月1日申请的CN85102535题为“一种陶玉砖(板)及其制造方法”中,以及1988年3月22日申请的CN88105233题为“陶瓷彩纹产品及其制造方法中”介绍了一种具有通体彩色流变花纹的陶瓷制品-陶玉制品及其制造方法。然而,在使用上述专利生产尺寸较大或较厚、较薄的建筑装饰板(砖)时,难于达到理想效果,经常发生烧成后变形。据统计,由于烧成变形而报废的废坯达30%以上,大大降低了成品率,并且浪费大量原料。本专利技术人经长期研究发现,陶玉砖发生烧成变形的原因是由于各种色质的泥料中加有不同的呈色物质,通常是一些金属氧化物或尖晶石结构的色剂,它们在干燥和烧成中产生不同的物理化学变化,使坯体收缩不均匀。如果坯体较厚或较大,这种收缩差异程度就越大,从而产生坯体变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生产一种复合坯陶玉砖,该砖采用复合结构,表面层为花纹,基底层为单色坯,从而减小了花纹坯层的厚度,使产品避免发生变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将复合坯陶玉砖的形状制成非平面的,从而进一步减小变形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复合坯陶玉砖的方法,采用对辊压制机压制花纹泥带并将该泥带压在单色泥带上形成复合坯带。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新的刮坯方法和设备,它们特别适合于本专利技术产品的制造。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一种非平面形状的复合坯陶玉砖。在该图1中表示一种砖上有球壳状突起的方形砖;2表示一圆形突起棱,它环绕砖上突起的球壳;3表示突起球壳上的花纹;图2所示为图1复合坯陶玉砖的侧剖图。其中4表示复合坯的表面层即花纹层;5表示基底层,为单色坯;6表示釉层,该砖的釉层只覆盖砖的突起部分;7为背槽;图3所示为另一种非平面形状的复合坯陶玉砖,该砖上有矩形突起。图4为图3所示的复合坯陶玉砖的侧剖图。图5为对辊压制复合坯示意图。其中1表示花纹泥带、2表示单色泥带、3表示复合坯带、4和5表示对辊、6为托辊。图6为另一个方向对辊压制复合坯示意图。图7为刮坯机工作示意图。其中1代表复合砖坯,2表示圆盘、3表示刀口。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坯陶玉砖由复合坯烧制而成,所说的复合坯即表面层为带花纹的陶瓷泥料,基底层为单色陶瓷泥料,所说的表面层的厚度等于或小于基底层厚度,烧成后表面层具有陶玉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坯陶玉砖可以是平面形状的或非平面形状的。非平面形状的选择是任意的,只要所选择的形状能够降低或抵消坯体的烧成变形。图1和图2介绍了一种砖上有球壳状突起的方形砖,图3和图4介绍了一种砖上有矩形突起的方形砖等,当然还包括其它非平面建筑制品,如瓦、屋顶或墙头的装饰物等。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坯陶玉砖的表面可以具有完整的釉彩装饰(如透明釉),也可以仅在砖表面的某部分具有釉彩装饰。(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复合坯陶玉砖的制造方法包括(1)采用对辊压制方式将各色陶瓷泥料压制成带有通体花纹的泥带;(2)用对辊压制或挤压方式将单色陶瓷泥料制成单色泥带;(3)通过对辊压制或挤压方式将(1)的花纹泥带压在(2)的单色泥带上使之粘结形成复合坯带,在该复合坯带中由花纹泥料形成的花纹表面层的厚度等于或小于由单色泥料形成的基底层厚度;(4)用(3)制成的复合坯带成形复合坯陶玉砖坯;(5)对成型后的坯体进行干燥;(6)在进行干燥后对花纹表面层进行刮坯处理;(7)烧成。所说的对辊压制在对辊机上进行,对辊压制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两个平行的辊子的转动(一个顺时针,另一个逆时针)轧制或压制泥料形成泥带。该机器的具体结构可参见有关陶瓷机械的专业书籍,另外在附图5和6中也有介绍。结合现有技术陶玉的制作方法,在对辊轧片机上很容易将各色陶瓷泥料压制成带有通体花纹的泥带。需要指出的是,该压制过程可以反复进行或分多级进行以使花纹更加细致和富于变化。制造复合坯带的方式是将花纹泥带和单色坯带同时送入对辊轧片机压片,使两带粘结形成复合结构(如图5和6所示)。如果需要,这种辊压可以是多级的或者反复进行。当然采用传统的挤压方式制造单色泥带和复合坯带也是可以的。如果需要也可分级或反复进行。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可以进行釉彩装饰。具体方法为,在完成刮坯处理后,在复合坯表面上施釉,然后进行烧成;或者对刮坯处理后的复合坯先进行烧成,烧成后再施釉进行釉烧。施釉可以在复合坯的整个表面上进行,也可以只在局部进行,例如只在非平面砖的突起部分施釉,从而达到突出这一部分陶玉花纹的效果(见附图1和2)。如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刮坯机特别适合于刮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当然非本专利技术产品也是可行的。该机包括一个圆盘2,沿圆盘边缘一周装有若干的竖立的刀口3。砖坯水平移动,圆盘旋转带动刀口从下面刮制砖坯(如图7所示),当然从上面进行刮制也是可行的。这种刮坯方法快速、方便、刮削厚度易于控制,是较理想的刮坯方法。本专利技术复合坯陶玉砖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许多优点1、由于采用复合结构基本上解决了烧成变形问题。2、为进一步降低或抵消烧成变形提供了一种非平面形状的复合坯陶玉砖,该砖采用了突起结构,富于美感,从而丰富了陶玉砖的品种。3、由于复合坯的基底层为单色坯,所以节省了大量颜料。权利要求1.复合坯陶玉砖,其特征在于该砖由复合坯烧制而成,所说的复合坯即表面层为带花纹的陶瓷泥料,基底层为单色陶瓷料,所说的表面层的厚度等于或小于基底层厚度,烧成后表面层具有陶玉结构。2.按照权利要求1的复合坯陶玉砖,其特征在于该砖为平面形状的或非平面形状的。3.按照权利要求1和2的复合坯陶玉砖,其特征在于该砖表面可以具有完整的釉彩装饰,或者仅在砖表面的某部分具有釉彩装饰。4.按照权利要求2的复合坯陶玉砖,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砖的非平面形状包括突形砖、瓦、屋顶或墙头的装饰物。5.复合坯陶玉砖的制造方法包括(1)采用对辊压制方式将各色陶瓷泥料压制成带有通体花纹的泥带;(2)用对辊压制或挤压方式将单色陶瓷泥料制成单色泥带;(3)通过对辊压制方式将(1)的泥带压在(2)的泥带上使之粘结形成复合坯带,其中由(1)的泥带所形成的表面层厚度等于或小于(2)的泥带所形成的基底层厚度;(4)用(3)制成的复合坯带成形;(5)将成型后的坯体干燥;(6)在进行干燥后对花纹表面层进行刮坯处理;(7)烧成;6.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3)所说的对辊压制可以是多级的,或者反复进行。7.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在完成刮坯处理后,在复合坯表面上施釉,然后进行烧成;也可以对刮坯处理后的复合坯先进行烧成,烧成后再施釉进行釉烧。8.按照权利要求7的方法,所说的施釉可以在复合坯的整个表面上进行,也可以只在局部进行。9.一种特别适合于权利要求5的方法的刮坯机,其特征在于由电机驱动圆盘高速旋转,圆盘上装有竖立的刀口,刀口沿圆周设置,圆盘旋转带动刀口刮削经过的坯体。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坯陶玉砖,该砖由复合坯烧制而成。所说的复合坯即表面层为带花纹的陶瓷泥料,基底层为单色陶瓷泥料,所说的表面层厚度等于或小于基底层,烧成后其表面层具有陶玉结构。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制造该产品的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特别适合于本专利技术产品的刮坯机。文档编号C04B33/14GK1071656SQ91109529公开日1993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复合坯陶玉砖,其特征在于该砖由复合坯烧制而成,所说的复合坯即表面层为带花纹的陶瓷泥料,基底层为单色陶瓷料,所说的表面层的厚度等于或小于基底层厚度,烧成后表面层具有陶玉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仓
申请(专利权)人:李鸿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