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的冷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3470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6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的冷凝装置。采用包括冷凝器和冷凝水循环装置,所述冷凝器的冷凝腔内在不同高度上依次交错设置有冷凝板,所述冷凝板一端与夹套连通,另一端封闭;所述冷凝水循环装置进水管、出水管、温度传感器、冷凝水处理箱,所述冷凝水处理箱内设置有水泵,所述冷凝水处理箱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下方设置有制冷装置;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和供水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I、控制阀II和控制阀III,所述控制阀I、控制阀II、控制阀III、温度传感器和制冷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联接;所述冷凝水处理箱上设置有控制开关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的冷凝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化学产品的制备中,冷凝装置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现有的冷凝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蒸汽进入冷凝器后,主要靠与冷凝器的管壁或盘管接触进行冷却,蒸汽与冷却面的接触面积小,冷却时间短,从而造成冷凝效率低;(2)在添加冷凝水的过程中,大多数均是采用手动控制阀门,劳动强度较大;而且冷凝水的使用时间的长短,完全根据个人经验进行替换,其冷凝的效果未能达到最佳,直接影响了处于反应釜内反应的进行以及产品的品质;(3)不具有杂质过滤功能,由于水中的水锈等杂质会在冷凝管内沉积,从而使得连续弯管堵塞,同时连续弯管的外壁和壳体内会由于积累水中的杂质而影响整个冷却效果;(4)从冷凝器回流回来的水大多直接排掉,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效果好、具有过滤功能的、可自动化控制的通用的冷凝装置,尤其用于卤化釜、蒸馏釜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用的冷凝装置,包括冷凝器和冷凝水循环装置,所述冷凝器包括夹套、冷凝腔、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和出液口,所述冷凝器的冷凝腔内在不同高度上依次交错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通用的冷凝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的冷凝装置,包括冷凝器(19)和冷凝水循环装置(20),所述冷凝器(19)包括夹套(23)、冷凝腔(28)、进水口(21)、出水口(22)、进气口(24)和出液口(25),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9)的冷凝腔(28)内在不同高度上依次交错设置有冷凝板(26),所述冷凝板(26)一端与夹套(23)连通,另一端封闭;所述冷凝水循环装置(20)包括与冷凝器(19)的进水口(21)连通的进水管(1)、与冷凝器(19)的出水口(22)连通的出水管(2)、用于检测冷凝器(19)内冷凝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0)、冷凝水处理箱(3),所述冷凝水处理箱(3)顶部设置有冷凝水回流口(4)和供水口(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的冷凝装置,包括冷凝器(19)和冷凝水循环装置(20),所述冷凝器(19)包括夹套(23)、冷凝腔(28)、进水口(21)、出水口(22)、进气口(24)和出液口(25),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9)的冷凝腔(28)内在不同高度上依次交错设置有冷凝板(26),所述冷凝板(26)一端与夹套(23)连通,另一端封闭;所述冷凝水循环装置(20)包括与冷凝器(19)的进水口(21)连通的进水管(1)、与冷凝器(19)的出水口(22)连通的出水管(2)、用于检测冷凝器(19)内冷凝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0)、冷凝水处理箱(3),所述冷凝水处理箱(3)顶部设置有冷凝水回流口(4)和供水口(5),所述冷凝水回流口(4)与出水管(2)连通,所述供水口(5)通过供水管(6)与供水装置(7)连通,所述冷凝水处理箱(3)底部设置有冷凝水流出口(11),所述冷凝水流出口(11)与进水管(1)连通;所述冷凝水处理箱(3)内设置有水泵(16),所述冷凝水处理箱(3)内设置有过滤装置(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利民沈海军王传英孙亭军韩立华
申请(专利权)人:邹平县星宇塑料助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