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性涂敷型保温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目前大量使用的保温材料,如矿渣棉、岩棉、玻璃棉、膨胀珍珠岩、微孔硅和硅酸铝棉(又称陶瓷棉或耐火纤维),都不具有塑性,使用这些材料制成的构件保温,在连接处的密闭性差,因而形成热桥,致使不能达到按照材料导热系数所预期的保温效果。为了克服这种缺点,发展了一种涂抹型浆体保温材料,如复合硅酸盐保温涂料,将这种涂料涂敷到需要保温的设备或管道上,其保温结构的整体性好,消除了定型制品在连接处的热桥或裸露散热问题。这类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的生产工艺,已公开的有中国专利CN87102864A,CN87101962A,CN1058975A,CN1057659A,CN1058419A,CN1067874A等。这种申请了专利的保温涂料(或材料),都存在以下两个共同的缺点一是制造出来的浆体材料,要经过24小时的静置消泡,才能包装出厂,生产周期长;二是在干固过程中收缩率很大,其收缩率均在30%以上。此外,这类浆体型复合硅酸盐保温涂料导热系数普遍偏高。据(原)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对上述浆体型复合硅酸盐保温涂料的使用情况调查(见《新型建筑材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性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是以下组份(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物质的充分搅拌混合物:0. 3-1%的CMC,7-13%的纤蛇纹石,2-6%的海泡石,2-7%的粒状保温材料,0. 2-7%的表面活性剂TX,3-6%的硅酸钠,余量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新,周美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