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内孔测量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3200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6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直径内孔测量工具,包括外径千分尺、调整部分、测量部分和显示部分。调整部分和显示部分都与测量部分相连。调整部分包括调整套、锁紧套、第一调整套接入端和伸缩部分。测量部分包括主筒体部分、测量筒、测量杆、弹簧、平衡块和定位销。显示部分包括表垫杆、夹表筒、百分表和夹箍。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者在测量时不需再凭手感,就可以直观、即时、准确地检测出大孔内径的准确尺寸;同时也减少了因使用者经验不一致产生的测量误差;填补了内径百分表在Ф450mm~Ф5000mm范围内的测量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量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大直径内孔测量工具
技术介绍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内测百分尺的常用测量范围为Ф5mm~Ф75mm,三爪内径千分尺的常用测量范围为Ф6mm~Ф100mm,内径百分表的常用测量范围为Ф10mm~Ф450mm,内径百分尺的常用测量范围为Ф50mm~Ф5000mm,因此在生产加工、质量检验过程中,对于Ф450mm以上的大孔内径尺寸就只能使用内径百分尺进行测量。内径百分尺在大孔测量时存在以下不足:(1)内径百分尺在测量时,是利用外径千分尺调整到所需测量的尺寸后,放入被测内孔的直径方向,将千分尺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并调整微分筒,且须在取出百分尺后才能通过读取微分筒数值计算出测量尺寸。(2)由于内径百分尺上没有测力装置,测量压力的大小完全依靠检测人员的手感和经验,同时由于所处岗位的不同(如生产偏紧、质检偏松),容易出现测量结果偏差的现象。如用力过大,还易加剧测量面过早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内径百分尺测量压力的大小完全依靠检测人员的手感和经验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要凭手感的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大直径内孔测量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直径内孔测量工具,包括外径千分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径内孔测量工具还包括调整部分、测量部分和显示部分,所述调整部分和显示部分都与所述测量部分相连;所述调整部分包括调整套、锁紧套和伸缩部分,所述调整套与所述测量部分的底部螺纹连接并通过所述锁紧套锁紧,所述调整套的底部设有第一调整套接入端,所述伸缩部分与所述第一调整套接入端螺纹连接;所述测量部分包括主筒体部分、测量筒、测量杆、弹性部件、平衡块和定位销,所述弹性部件套设在所述测量杆的上部,所述测量杆的顶部设有第一测量头,所述测量杆设置在所述测量筒内且所述测量杆的顶面高于所述测量筒的顶面,所述测量筒的底部与所述主筒体部分螺纹连接,所述平衡块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内孔测量工具,包括外径千分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径内孔测量工具还包括调整部分、测量部分和显示部分,所述调整部分和显示部分都与所述测量部分相连;所述调整部分包括调整套、锁紧套和伸缩部分,所述调整套与所述测量部分的底部螺纹连接并通过所述锁紧套锁紧,所述调整套的底部设有第一调整套接入端,所述伸缩部分与所述第一调整套接入端螺纹连接;所述测量部分包括主筒体部分、测量筒、测量杆、弹性部件、平衡块和定位销,所述弹性部件套设在所述测量杆的上部,所述测量杆的顶部设有第一测量头,所述测量杆设置在所述测量筒内且所述测量杆的顶面高于所述测量筒的顶面,所述测量筒的底部与所述主筒体部分螺纹连接,所述平衡块通过所述定位销设置在所述主筒体部分内且所述平衡块与所述测量杆和显示部分相连,所述显示部分设置在所述主筒体部分上,所述调整套与主筒体部分的底部螺纹连接并通过锁紧套锁紧;所述显示部分包括表垫杆、夹表筒、百分表和夹箍,所述夹表筒设置在所述主筒体部分的顶部,所述表垫杆设置在所述夹表筒内并与所述平衡块相连,所述百分表设置在所述夹表筒内并通过所述夹箍夹紧,且所述百分表的底部与所述表垫杆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内孔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分包括第二测量头和内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玮计洪侠周岳平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大陆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