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造石材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人造石材自动搬运翻转装置,包括底架、翻转架、翻板油缸、升降油缸、夹臂组件、过渡台,翻板油缸一端与底架铰接、另一端与翻转架铰接;升降油缸一端与底架前端铰接、另一端与翻转架前端铰接;翻板油缸一端与底架铰接,翻板油缸另一端与翻转架铰接;夹臂组件包括真空泵、均设置在翻转架上的上油缸、下油缸、左油缸、右油缸、吸盘和均与翻转架滑动连接的上夹臂、左夹臂、右夹臂、托板,上夹臂设置在翻转架后端,托板设置在翻转架前端,左夹臂、右夹臂均位于翻转架后部两侧;过渡台上并排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托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过程自动化,无安全隐患,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造石材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人造石材自动搬运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石材板一般倾斜放置在基座上,当需要进行下一步的加工或搬运时,因石材板体积较大、重量大,费时费力,还存在着安全隐患,且增加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造石材自动搬运翻转装置,省时省力,且可提高安全性,减少劳动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人造石材自动搬运翻转装置,包括可行走的底架、翻转架、翻板油缸、升降油缸、夹臂组件、过渡台,翻板油缸一端与底架铰接,翻板油缸另一端与翻转架铰接;升降油缸一端与底架前端铰接,升降油缸另一端与翻转架前端铰接;翻板油缸一端与底架铰接,翻板油缸另一端与翻转架铰接;夹臂组件包括均设置在翻转架上的上油缸、下油缸、左油缸、右油缸、吸盘和均与翻转架滑动连接的上夹臂、左夹臂、右夹臂、托板以及设置在底架上的真空泵,真空泵与吸盘连通,上夹臂设置在翻转架后端,托板设置在翻转架前端,左夹臂、右夹臂均位于翻转架后部两侧;过渡台上并排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用于传送石材板的托辊;底架上设有用于支撑翻转架的支撑杆。作为优选,翻转架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复数个长条形的凹槽,安装架与安装架之间具有间隙,凹槽和安装架配合,间隙和翻转架配合。作为优选,上夹臂一端设有滚轮,翻转架上设有与滚轮配合的导槽,上夹臂通过滚轮、导槽可沿着翻转架的前后方向滑动;托板一端设有滚轮,翻转架上设有与滚轮配合的导槽,托板通过滚轮、导槽可沿着翻转架的前后方向滑动;左夹臂一端设有滚轮,翻转架上设有与滚轮配合的导槽,左夹臂通过滚轮、导槽可沿着翻转架的左右方向滑动;右夹臂一端设有滚轮,翻转架上设有与滚轮配合的导槽,右夹臂通过滚轮、导槽可沿着翻转架的左右方向滑动。作为优选,上夹臂、左夹臂、右夹臂均包括夹板和挡板,挡板与夹板垂直。作为优选,上油缸一端与翻转架铰接,上油缸另一端与上夹臂铰接,用于推动上夹臂移动;上下油缸一端与翻转架铰接,下油缸另一端与托板铰接,用于推动托板移动;左油缸一端与翻转架铰接,左油缸另一端与左夹臂铰接,用于推动左夹臂移动;右油缸一端与翻转架铰接,右油缸另一端与右夹臂铰接,用于推动右夹臂移动。作为优选,还包括驱动底架行走的行走装置,行走装置包括固定在底架上的电机、与电机通过减速机连接的连接轴、与连接轴连接的两行走轮、设置在底架后部的从动行走轮。作为优选,每个安装架均设有一转轴,复数个托辊并排套在转轴上且通过键与转轴一起转动,转轴一端设有链轮,过渡台上设有传输电机,传输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链轮,传输电机通过链条、链轮的配合带动转轴转动。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电机正反转带动底架在基座和过渡台之间往返;翻板油缸伸缩带动翻转架翻转,使翻转架上的吸盘面与与倾斜靠着的石材板面齐平,真空泵抽真空使吸盘牢牢吸附住石材板,托板前部插入空隙,升降油缸和翻板油缸配合使翻转架平行上移,上移一定程度后,下油缸工作使托板再带动石材板上移至左夹臂和右夹臂能够单独夹住石材板,上油缸、左油缸、右油缸、下油缸配合夹紧石材板,电机反转带动底架,移动的过程中,翻板油缸工作,使翻转架翻回水平位置(即实现石材板的翻转目的)后,再移送到过渡台上,翻转架嵌入过渡台内后,真空泵放气,吸盘松松的托着石材板,翻板油缸和升降油缸配合使翻转架下移,托辊托着石材板后,即可移走底架,无需等待石材板移送走,节省时间,且实现一块一块的对石材板进行翻转搬运的目的;整个过程自动化,无安全隐患,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成本;可运用到翻转搬运大规格的石材板,也可翻转搬运小规格的石材板,实用性较好;另外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方便生产,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在翻转架翻转了一定角度时的部分剖面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在翻转架翻转到与是石材板齐平时的部分剖面结构图。图3是翻转架的俯视图结构图。图4是行走装置的部分结构。图5是基座和石材板的结构图。图6是图5的A部放大图。图7是一块石材板上移了一定距离时的结构图。图8是过渡台的俯视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底架、2—翻转架、3—翻板油缸、4—升降油缸、5—下油缸、6—过渡台、7—基座、8—电机、9—减速机、10—连接轴、11—行走轮、12—从动行走轮、13—石材板、14—行走轨道、15—油泵、16—托板、17—上油缸、18—左油缸、19—上夹臂、20—左夹臂、21—右夹臂、22—滚轮、23—导槽、24—空隙、25—夹板、26—挡板、27—活塞杆、28—凹槽、29—支撑杆、30—安装架、31—托辊、32—间隙、33—转轴、34—链轮、35—吸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人造石材自动搬运翻转装置,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可行走的底架1、翻转架2、翻板油缸3、夹臂组件、驱动底架1行走的行走装置、过渡台6。底架1前端设有升降油缸4,升降油缸4一端与底架1前端铰接,升降油缸4另一端与翻转架2前端铰接。升降油缸4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底架1的左右两端。底架1前部和后部均固定设有用于支撑翻转架2的支撑杆29。支撑杆29上设有弹性挡块,使翻转架支撑更为平稳。初始状态,翻板油缸3的活塞杆27完全缩回来后,翻转架2架设在支撑杆29上,用于保护翻板油缸3和升降油缸4。在托板16插入空隙24内后,升降油缸4和翻板油缸3再同时工作,使得翻转架2能够平行向上移动一端距离,避免翻转架2前部在脱出基座7时会碰到基座7或放置在基座7上的石材板13。行走装置包括固定在底架1上的电机8、与电机8连接的减速机9、与减速机9通过键连接的连接轴10、与连接轴10连接的两行走轮11、设置在底架1后部的从动行走轮12,电机8工作驱动连接轴10转动,从而带动行走轮11转动,实现底架1的行走。地面上设有与行走轮11、从动行走轮12相配合的行走轨道14,确保底架1能够沿着一定的方向来往于基座7和过渡台6。翻板油缸3一端与底架1铰接,翻板油缸3另一端与翻转架2铰接。底架1上设有油泵15,油泵15为翻板油缸3、升降油缸4、上油缸17、下油缸5、左油缸18、右油缸供能。翻板油缸3工作带动翻转架2绕着与连接板的铰接点翻转。翻板油缸3的活塞杆27伸出带动翻转架2翻转至与放置在基座7上的石材板13齐平的角度。夹臂组件包括均设置在翻转架2上的上油缸17、下油缸5、左油缸18、右油缸、吸盘35和均与翻转架2滑动连接的上夹臂19、左夹臂20、右夹臂21、托板16以及设置在底架1上的真空泵,真空泵与吸盘35连通,在吸盘35面贴着石材板13后,真空泵对吸盘35进行抽真空,使得吸盘35牢牢吸附住石材板13,上夹臂19一端设有滚轮22,翻转架2上设有与滚轮22配合的导槽23,上夹臂19通过滚轮22、导槽23可沿着翻转架2的前后方向滑动;托板16一端设有滚轮22,翻转架2上设有与滚轮22配合的导槽23,托板16通过滚轮22、导槽23可沿着翻转架2的前后方向滑动;左夹臂20一端设有滚轮22,翻转架2上设有与滚轮22配合的导槽23,左夹臂20通过滚轮22、导槽23可沿着翻转架2的左右方向滑动;右夹臂21一端设有滚轮22,翻转架2上设有与滚轮22配合的导槽23,右夹臂21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造石材自动搬运翻转装置,包括可行走的底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架(2)、翻板油缸(3)、升降油缸(4)、夹臂组件、过渡台(6),翻板油缸(3)一端与底架(1)铰接,翻板油缸(3)另一端与翻转架(2)铰接;升降油缸(4)一端与底架(1)前端铰接,升降油缸(4)另一端与翻转架(2)前端铰接;翻板油缸(3)一端与底架(1)铰接,翻板油缸(3)另一端与翻转架(2)铰接;夹臂组件包括均设置在翻转架(2)上的上油缸(17)、下油缸(5)、左油缸(18)、右油缸、吸盘(35)和均与翻转架(2)滑动连接的上夹臂(19)、左夹臂(20)、右夹臂(21)、托板(16)以及设置在底架(1)上的真空泵,真空泵与吸盘(35)连通,上夹臂(19)设置在翻转架(2)后端,托板(16)设置在翻转架(2)前端,左夹臂(20)、右夹臂(21)均位于翻转架(2)后部两侧;过渡台(6)上并排设有安装架(30),安装架(30)上设有用于传送石材板(13)的托辊(31);底架(1)上设有用于支撑翻转架(2)的支撑杆(2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石材自动搬运翻转装置,包括可行走的底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架(2)、翻板油缸(3)、升降油缸(4)、夹臂组件、过渡台(6),翻板油缸(3)一端与底架(1)铰接,翻板油缸(3)另一端与翻转架(2)铰接;升降油缸(4)一端与底架(1)前端铰接,升降油缸(4)另一端与翻转架(2)前端铰接;翻板油缸(3)一端与底架(1)铰接,翻板油缸(3)另一端与翻转架(2)铰接;夹臂组件包括均设置在翻转架(2)上的上油缸(17)、下油缸(5)、左油缸(18)、右油缸、吸盘(35)和均与翻转架(2)滑动连接的上夹臂(19)、左夹臂(20)、右夹臂(21)、托板(16)以及设置在底架(1)上的真空泵,真空泵与吸盘(35)连通,上夹臂(19)设置在翻转架(2)后端,托板(16)设置在翻转架(2)前端,左夹臂(20)、右夹臂(21)均位于翻转架(2)后部两侧;过渡台(6)上并排设有安装架(30),安装架(30)上设有用于传送石材板(13)的托辊(31);底架(1)上设有用于支撑翻转架(2)的支撑杆(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石材自动搬运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翻转架(2)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复数个长条形的凹槽(28),安装架(30)与安装架(30)之间具有间隙(32),凹槽(28)和安装架(30)配合,间隙(32)和翻转架(2)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石材自动搬运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夹臂(19)一端设有滚轮(22),翻转架(2)上设有与滚轮(22)配合的导槽(23),上夹臂(19)通过滚轮(22)、导槽(23)可沿着翻转架(2)的前后方向滑动;托板(16)一端设有滚轮(22),翻转架(2)上设有与滚轮(22)配合的导槽(23),托板(16)通过滚轮(22)、导槽(23)可沿着翻转架(2)的前后方向滑动;左夹臂(20)一端设有滚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联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奥力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