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挤压式过滤设备的密封组件,包括旋转机构、内盖和C形隔板,所述内盖连接所述C形隔板,所述C形隔板和内盖间固定连有环形密封件,所述旋转机构设于所述内盖腔体内部,其包括过滤流道,所述过滤流道匹配所述C形隔板,所述环形密封件适配所述旋转机构的端面,且配合面为迷宫密封结构。运用该密封组件,所述环形密封件固定连接所述C形隔板和内盖,仅相对所述旋转机构转动,能够减小摩擦,提高使用效率和增加使用寿命,同时所述环形密封件和旋转机构接触配合面为迷宫密封结构,相对现有直接接触式配合面,密封效果更好,有效防止所述过滤流道内固体物质挤出的问题,该密封组件结构简单,运用方便,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固液分离
,特别是一种旋转挤压式过滤设备的密封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旋转挤压式过滤设备主要由外盖、滤盘、C形隔板、内盖、主轴、圆形隔板、出口挡板、进出口间隔块等组成。内盖和外盖之间用C形隔板构成设备与外部的间隔,滤盘与外盖、内盖之间通常有密封件来保证过滤流道中的固体不会跑渣,现在主要的密封方式为气压调节密封件来密封设备盖体与滤盘之间的缝隙;在工程使用中发现这种密封形式并不能有效的防止跑渣现象的发生,过滤流道中的固体常常跑到过滤流道之外,导致固液分离效果不佳,而且密封件不得不与盖体和滤盘产生紧密的摩擦,影响旋转挤压式过滤设备的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气压调节密封件不能有效的防止跑渣现象的发生,导致固液分离效果不佳,并且密封件不得不与盖体和滤盘产生紧密的摩擦,影响旋转挤压式过滤设备的过滤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旋转挤压式过滤设备的密封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转挤压式过滤设备的密封组件,包括旋转机构、内盖和C形隔板,所述内盖连接所述C形隔板,所述C形隔板和内盖间固定连有环形密封件,所述旋转机构设于所述内盖腔体内部,其包括过滤流道,所述过滤流道匹配所述C形隔板,所述环形密封件适配所述旋转机构的端面,且配合面为迷宫密封结构。采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旋转挤压式过滤设备的密封组件,所述环形密封件固定连接所述C形隔板和内盖,仅相对所述旋转机构转动,能够减小摩擦,提高使用效率和增加使用寿命,同时所述环形密封件和旋转机构接触配合面为迷宫密封结构,相对现有直接接触式配合面,密封效果更好,有效防止所述过滤流道内固体物质挤出的问题,该密封组件结构简单,运用方便,成本低廉。优选地,该密封组件还包括外盖,所述外盖连接所述内盖和C形隔板。采用这种结构设置,方便C形隔板的拆装、检修和更换。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滤盘、圆形隔板和主轴,所述滤盘设于所述圆形隔板上,所述圆形隔板连接所述主轴,所述滤盘为中空结构,其中空结构内腔形成所述过滤流道,所述过滤流道匹配所述圆形隔板,所述环形密封件适配所述滤盘的端面。优选地,所述环形密封件和滤盘的迷宫密封结构配合面设有缝隙。采用这种结构设置,能够进一步降低转动摩擦,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优选地,所述缝隙的间距为0.02-0.8mm。优选地,所述C形隔板端口设有隔块,其将所述C形隔板端口分隔成进料口和出料口,出料口一端所述C形隔板连接出口挡板。优选地,所述C形隔板连接所述内盖的两侧面设有密封槽。优选地,所述C形隔板和环形密封件的材质为高分子复合材料。优选地,所述C形隔板和环形密封件的材质为铜、镍或锡等软金属材料。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运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旋转挤压式过滤设备的密封组件,所述环形密封件固定连接所述C形隔板和内盖,仅相对所述旋转机构转动,能够减小摩擦,提高使用效率和增加使用寿命,同时所述环形密封件和旋转机构接触配合面为迷宫密封结构,相对现有直接接触式配合面,密封效果更好,有效防止所述过滤流道内固体物质挤出的问题,该密封组件结构简单,运用方便,成本低廉;2、运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旋转挤压式过滤设备的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还包括外盖,所述外盖连接所述内盖和C形隔板,采用这种结构设置,方便C形隔板的拆装、检修和更换;3、运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旋转挤压式过滤设备的密封组件,所述环形密封件和滤盘的迷宫密封结构配合面设有缝隙,采用这种结构设置,能够进一步降低转动摩擦,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密封结构的位置、结构以及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所述C形隔板及圆形隔板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外盖,2-滤盘,3-过滤流道,4-圆形隔板,5-主轴,6-C形隔板,7-环形密封件,8-内盖,9-密封槽,10-出口挡板,11-隔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旋转挤压式过滤设备的密封组件,包括旋转机构、内盖8和C形隔板6。所述内盖8连接所述C形隔板6,所述C形隔板6和内盖8间固定连有环形密封件7,所述旋转机构设于所述内盖8腔体内部,其包括过滤流道3,所述过滤流道3匹配所述C形隔板6,所述环形密封件7适配所述旋转机构的端面,且配合面为迷宫密封结构;该密封组件还包括外盖1,所述外盖1连接所述内盖8和C形隔板6,采用这种结构设置,方便所述C形隔板6的拆装、检修和更换。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滤盘2、圆形隔板4和主轴5,所述滤盘2设于所述圆形隔板4上,所述圆形隔板4连接所述主轴5,所述滤盘2为中空结构,其中空结构内腔形成所述过滤流道3,所述过滤流道3匹配所述圆形隔板4,所述环形密封件7适配所述滤盘2的端面;所述环形密封件7和滤盘2的迷宫密封结构配合面设有缝隙,所述缝隙的间距为0.1mm,采用这种结构设置,能够进一步降低转动摩擦,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所述C形隔板6端口设有隔块11,其将所述C形隔板6端口分隔成进料口和出料口,出料口一端所述C形隔板6连接出口挡板10;所述C形隔板6连接所述内盖8的两侧面设有密封槽9;所述C形隔板6和环形密封件7的材质为高分子复合材料。运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旋转挤压式过滤设备的密封组件,所述环形密封件7固定连接所述C形隔板6和内盖8,仅相对所述旋转机构转动,能够减小摩擦,提高使用效率和增加使用寿命,同时所述环形密封件7和旋转机构接触配合面为迷宫密封结构,相对现有直接接触式配合面,密封效果更好,有效防止所述过滤流道3内固体物质挤出的问题,该密封组件结构简单,运用方便,成本低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挤压式过滤设备的密封组件,包括旋转机构、内盖(8)和C形隔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8)连接所述C形隔板(6),所述C形隔板(6)和内盖(8)间固定连有环形密封件(7),所述旋转机构设于所述内盖(8)腔体内部,其包括过滤流道(3),所述过滤流道(3)匹配所述C形隔板(6),所述环形密封件(7)适配所述旋转机构的端面,且配合面为迷宫密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挤压式过滤设备的密封组件,包括旋转机构、内盖(8)和C形隔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8)连接所述C形隔板(6),所述C形隔板(6)和内盖(8)间固定连有环形密封件(7),所述旋转机构设于所述内盖(8)腔体内部,其包括过滤流道(3),所述过滤流道(3)匹配所述C形隔板(6),所述环形密封件(7)适配所述旋转机构的端面,且配合面为迷宫密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盖(1),所述外盖(1)连接所述内盖(8)和C形隔板(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滤盘(2)、圆形隔板(4)和主轴(5),所述滤盘(2)设于所述圆形隔板(4)上,所述圆形隔板(4)连接所述主轴(5),所述滤盘(2)为中空结构,其中空结构内腔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沛洋,陈立,张强,王吉白,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环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