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切断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电流切断装置的蓄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14161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04:29
电流切断装置具备第1通电部件、第2通电部件、第1变形部件以及第2变形部件。第1通电部件被固定于壳体。第2通电部件被配置于与第1通电部件对置的位置。第1变形部件在壳体内的压力为规定值以下时与第2通电部件接触,而在壳体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变为与第2通电部件非接触。在第2变形部件设有朝向第2通电部件的中央部突出的形状的突起。在壳体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突起与第2通电部件接触。在第1通电部件设有限制第1变形部件的移动的限制构造。在第2通电部件设有限制第2变形部件的移动的限制构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申请主张基于在2013年10月16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215804号的优先权。在本说明书中以参照的方式援引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本说明书公开了与电流切断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电流切断装置的蓄电装置有关的技术。
技术介绍
对于当蓄电装置被过度充电时、或当蓄电装置在内部发生了短路时,切断在电极端子间(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流动的电流切断的电流装置的开发正在进展。电流切断装置被配置于电极端子与电极之间(正极端子与正极之间或负极端子与负极之间)。在日本特开2012-38529号公报中,公开了将第1通电部件(铆接部件)固定于壳体并将第2通电部件(集电端子)配置于与第1通电部件对置的位置的电流切断装置。以下,将日本特开2012-38529号公报称为专利文献1。在第1通电部件固定有变形部件的端部。变形部件的中央部与第2通电部件接触。变形部件的端部经由绝缘体(内部下垫片)与第2通电部件接触。在变形部件的中央部与第2通电部件接触时第1通电部件与第2通电部件导通,若变形部件的中央部从第2通电部件离开则第1通电部件与第2通电部件变为非导通。专利文献1的电流切断装置中,若蓄电装置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则变形部件的中央部从第2通电部件离开,而使第1通电部件与第2通电部件成为非导通,由此来切断电极端子与电极之间的导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电流切断装置可靠地工作,在蓄电装置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变形部件必须顺利地从第2通电部件离开。若变形部件相对于第1通电部件的位置偏离设计值,则有可能引发变形部件相对于第2通电部件的位置也偏离设计值的情况。其结果,可能引发电流切断装置的动作不稳定的情况。本说明书中,提供实现高信赖性的电流切断装置的技术。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电流切断装置在蓄电装置的壳体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将电极端子与电极之间的导通切断。该电流切断装置具有第1通电部件、第2通电部件、第1变形部件以及第2变形部件。上述第1通电部件被固定于上述壳体。上述第2通电部件被配置于与上述第1通电部件对置的位置。上述第1变形部件被配置于上述第1通电部件与上述第2通电部件之间。在上述壳体内的压力为规定值以下时上述第1变形部件与上述第2通电部件接触,而在上述壳体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变为上述第1变形部件与上述第2通电部件非接触。上述第2变形部件被配置于相对于上述第2通电部件而言与上述第1变形部件相反的一侧。在上述第2变形部件设有朝向上述第2通电部件的中央部突出的形状的突起。在上述壳体内的压力为规定值以下时上述中央部向远离上述第2通电部件的方向突出,而在上述壳体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上述中央部朝向上述第2通电部件移动而使得上述突起与上述第2通电部件接触。本说明书中公开了在上述第1通电部件的上述第2通电部件侧设有对上述第1变形部件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构造的电流切断装置。本说明书还进一步地公开了在上述第2通电部件的与上述第1变形部件侧相反的一侧设有对上述第2变形部件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构造的电流切断装置。由于上述的电流切断装置的变形部件(第1变形部件、第2变形部件)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能够抑制变形部件相对于通电部件(第1通电部件、第2通电部件)的位置从设计值偏离。能够使电流切断装置的动作、即变形部件的动作相对于壳体内的压力变化稳定。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能够实现高信赖性的电流切断装置。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第1实施例的蓄电装置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在第1实施例的蓄电装置中被使用的电流切断装置的放大剖视图。图3示出了在第2实施例的蓄电装置中被使用的电流切断装置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记载了本说明书中公开的蓄电装置的几个技术特征。此外,以下所述事项分别单独地具有技术上的有效性。蓄电装置具有壳体、电极组件、电极端子以及电流切断装置。电极组件可以被收纳于壳体内,具有正极以及负极。电极端子可以贯通壳体的内外。即,可以是电极端子的一部分位于壳体的外部,而电极端子的另一部分位于壳体的内部。电流切断装置也可以与负极端子以及负极相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电流切断装置被配置于负极端子与负极的通电路径上,在壳体的内压超过规定值时将负极端子与负极从导通状态切换到非导通状态。电流切断装置也可以与正极端子以及正极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电流切断装置被配置于正极端子与正极的通电路径上,从而当壳体的内压超过规定值时将正极端子与正极从导通状态切换到非导通状态。电流切断装置可以具有第1通电部件、第2通电部件、第1变形部件以及第2变形部件。第1通电部件可以被固定于蓄电装置的壳体。第1导电部件可以是正极端子的一部分,或者也可以是负极端子的一部分。第2通电部件可以被配置于以与第1通电部件有间隔的方式与第1通电部件对置的位置。即,第1通电部件与第2通电部件可以不直接接触。第2通电部件的中央部的厚度可以比端部的厚度更薄。此外,也可以在第2通电部件的中央部设置有当壳体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成为断裂的起点的断裂槽。断裂槽也可以在第2通电部件的中央部处呈连续的或间断的一圈。在第1通电部件是电极端子(正极端子或负极端子)的一部分的情况下,第2通电部件可以与电极端子对置。在第1通电部件不是电极端子的一部分的情况下,第2通电部件也可以不与电极端子对置。绝缘部件可以被配置于第1通电部件与第2通电部件之间。此外,也可以利用上述绝缘部件维持第1通电部件与第2通电部件的间隔。即,可以在设有绝缘部件的范围外且在第1通电部件与第2通电部件之间设置有空隙。绝缘性的密封部件可以被配置于第1通电部件与第2通电部件之间。密封部件将由密封部件、第1通电部件以及第2通电部件围住的空间从电流切断装置的外部空间隔离出来。密封部件可以在上述绝缘部件的外侧将第1通电部件与第2通电部件密封。密封部件可以以与绝缘部件非接触的状态被配置于第1通电部件与第2通电部件之间。可以在第1通电部件的第2通电部件侧、以及/或者第2通电部件的第1通电部件侧设置有槽,并且上述的绝缘部件可以位于上述槽内。能够防止绝缘部件的位置偏离。能够防止绝缘部件与第1变形部件接触,并且能够防止绝缘部件与密封部件接触。第1变形部件可以被配置于第1通电部件与第2通电部件之间。第1变形部件可以在绝缘部件的内侧被固定于第1通电部件。第1变形部件可以以与绝缘部件非接触的状态被固定于第1通电部件。第1变形部...
电流切断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电流切断装置的蓄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流切断装置,其是在蓄电装置的壳体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将电极端子与电极之间的导通切断的电流切断装置,具有:被固定于上述壳体的第1通电部件;被配置于与上述第1通电部件对置的位置的第2通电部件;第1变形部件,其被配置于上述第1通电部件与上述第2通电部件之间,在上述壳体内的压力为规定值以下时与上述第2通电部件接触,而在上述壳体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变为与上述第2通电部件非接触;以及第2变形部件,其被配置于相对于上述第2通电部件而言与上述第1变形部件相反的一侧,并且设有朝向上述第2通电部件的中央部突出的形状的突起,在上述壳体内的压力为规定值以下时上述中央部向远离上述第2通电部件的方向突出,而在上述壳体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上述中央部朝向上述第2通电部件移动而使得上述突起与上述第2通电部件接触,在上述第1通电部件的上述第2通电部件侧,设有对上述第1变形部件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构造,并且上述第1变形部件的端部的移动被上述限制构造限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0.16 JP 2013-2158041.一种电流切断装置,其是在蓄电装置的壳体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
将电极端子与电极之间的导通切断的电流切断装置,具有:
被固定于上述壳体的第1通电部件;
被配置于与上述第1通电部件对置的位置的第2通电部件;
第1变形部件,其被配置于上述第1通电部件与上述第2通电部件之
间,在上述壳体内的压力为规定值以下时与上述第2通电部件接触,而在
上述壳体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变为与上述第2通电部件非接触;以及
第2变形部件,其被配置于相对于上述第2通电部件而言与上述第1
变形部件相反的一侧,并且设有朝向上述第2通电部件的中央部突出的形
状的突起,在上述壳体内的压力为规定值以下时上述中央部向远离上述第
2通电部件的方向突出,而在上述壳体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时上述中央部
朝向上述第2通电部件移动而使得上述突起与上述第2通电部件接触,
在上述第1通电部件的上述第2通电部件侧,设有对上述第1变形部
件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构造,并且
上述第1变形部件的端部的移动被上述限制构造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切断装置,其中,
上述限制构造是向与上述第2通电部件侧相反的一侧凹下的凹陷,
上述第1变形部件的端部位于上述凹陷的内部,且
上述第1变形部件的外周缘与凹陷的侧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切断装置,其中,
上述第1变形部件的端部被焊接于上述第1通电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切断装置,其中,
在上述第2通电部件的与上述第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弘濑贵之奥田元章西原宽恭岩俊昭小川义博光安淳秋吉骑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