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式发动机散热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72599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9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流式发动机散热器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上方设置有类似于喇叭口结构的进风导流罩,进风导流罩的截面积从进风口开始逐渐增大,进风导流罩的出风口覆盖住散热器的上表面,进风导流罩的进风口设置有风扇,风扇由驱动电机控制,风扇上覆盖有进风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进风导流罩和出风导流罩将散热器的散热通道隔离成独立的空间,避免了无人机机舱内产生明显的高压负压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散热器冷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无人机的轴流式发动机散热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散热器的冷却设备一般会采用一个大的风扇,直接对着散热器吹帮助散热,但是在无人机中,这种直接采用风扇的方式会造成机舱内存在明显的高压和低压区域,这种情况会影响无人机机舱内散热器附近的电子元件的使用状态。同时这种情况也会多多少少把一部分热量排放到无人机的机舱内,对机舱内的电子元器件造成热辐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轴流式发动机散热器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机舱内会产生明显高压负压区域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轴流式发动机散热器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上方设置有类似于喇叭口结构的进风导流罩,进风导流罩的截面积从进风口开始逐渐增大,进风导流罩的出风口覆盖住散热器的上表面,进风导流罩的进风口设置有风扇,风扇由驱动电机控制,风扇上覆盖有进风滤网,设置进风导流罩把进风区域和机舱隔离开,避免机舱内直接产生明显的高压负压区域。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的下方设置有出风导流罩,出风导流罩的截面积从进风口开始逐渐增大,形成喇叭口结构,出风导流罩的进风口覆盖住散热器的下表面,能最大程度的给散热器进行散热,把出风区域和机舱隔离开,避免机舱内直接产生明显的高压负压区域。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导流罩的出气口设置有防尘滤网,在无人机降落到地面后防止灰尘和杂物进入无人机机舱内。进一步的,所述进风滤网为向上凸起的圆锥形,增加风扇的进风面积。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导流罩的进风口设置在散热器的斜上方,远离发动机,因为发动机附近的气体温度较高,不利于散热。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导流罩的进风口处连接有圆管,风扇设置在圆管内部,圆管的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0~60度,进风效果和散热效果更好。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的主干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温度传感器将散热器内的冷却液的温度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冷却液温度的高低控制驱动电机的功率,从而控制风扇的转速实现冷却装置的自动化。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轴流式发动机散热器冷却装置具有以下优势:用进风导流罩和出风导流罩将散热器的散热通道隔离成独立的空间,避免了无人机机舱内产生明显的高压负压区域;采用温度传感器,实现对本技术的自动控制,使本技术更加的智能化;冷却装置的进风口远离发动机,吸进的气体温度更接近于常温,对散热器的冷却效果更好。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结构右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散热器;2-进风导流罩;3-出风导流罩;4-风扇;5-进风滤网;6-圆管;7-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轴流式发动机散热器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1,散热器1的上方设置有类似于喇叭口结构的进风导流罩2,进风导流罩2的截面积从进风口开始逐渐增大,进风导流罩2的出风口覆盖住散热器1的上表面,进风导流罩2的出风口截面积和散热器1的上表面面积相同。进风导流罩2的进风口处连接有圆管6,风扇4设置在圆管6内部,圆管6的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0~60度,使进风效果和散热效果更好。风扇4由驱动电机控制,风扇4上覆盖有进风滤网5,进风滤网5设置成向上凸起的圆锥形凸台。设置进风导流罩2把进风区域和机舱隔离开,避免机舱内直接产生明显的高压负压区域。如图1至图3所示,散热器1的下方设置有出风导流罩3,出风导流罩3的截面积从进风口开始逐渐增大,形成喇叭口结构。出风导流罩3的进风口覆盖住散热器1的下表面,出风导流罩3的进风口截面积和散热器1的下表面面积相同。出风导流罩3的出气口处设置有防尘滤网31,在无人机停在地面上的时候防止灰尘和杂物的进入。出风导流罩3将出风通道隔离成单独的区域,将散热器1进行冷却后的气体直接排到机舱外部。如图1至图3所示,进风导流罩2的进风口设置在散热器1的斜上方,远离发动机,进风导流罩2的进风口设置在无人机的机舱外部,因为发动机附近的气体温度较高,机舱内的气体温度比机舱外的温度高,所以引入温度较低的机舱外的气体对散热器1散热效果更好。如图3所示,散热器1的主干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7通过螺栓拧入散热器1的主干道内部。温度传感器7实现对冷却装置的自动控制。温度传感器7与控制系统连接,温度传感器7将散热器1内的冷却液的温度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冷却液温度的高低控制驱动电机的功率,从而控制风扇4的转速。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轴流式发动机散热器冷却装置具有以下优势:用进风导流罩2和出风导流罩3将散热器1的散热通道隔离成独立的空间,避免了无人机机舱内产生明显的高压负压区域;采用温度传感器7,实现对本技术的自动控制,使本技术更加的智能化;本技术的进风口远离发动机,吸进的气体温度更接近于常温,对散热器1的冷却效果更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轴流式发动机散热器冷却装置

【技术保护点】
轴流式发动机散热器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1)的上方设置有类似于喇叭口结构的进风导流罩(2),进风导流罩(2)的截面积从进风口开始逐渐增大,进风导流罩(2)的出风口覆盖住散热器(1)的上表面,进风导流罩(2)的进风口设置有风扇(4),风扇(4)由驱动电机控制,风扇(4)上覆盖有进风滤网(5)。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流式发动机散热器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1)的上方设置有类似于喇叭口结构的进风导流罩(2),进风导流罩(2)的截面积从进风口开始逐渐增大,进风导流罩(2)的出风口覆盖住散热器(1)的上表面,进风导流罩(2)的进风口设置有风扇(4),风扇(4)由驱动电机控制,风扇(4)上覆盖有进风滤网(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式发动机散热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1)的下方设置有出风导流罩(3),出风导流罩(3)的截面积从进风口开始逐渐增大,形成喇叭口结构,出风导流罩(3)的进风口覆盖住散热器(1)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流式发动机散热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导流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么世广童庆禧华棣于本水薛永祺张立福吴太夏杨杭张红明岑奕杨磊郝强刘学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三爻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