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机车车辆,特别涉及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的端部通道。
技术介绍
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由动力车和拖车组成,动力车提供动力、拖车为乘客车厢。动力车前端为司机室,后端与乘坐乘客的拖车联挂,司机室与联挂端之间为机械间,机械间内安装有大量的设备,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较大。另外,由于动力车和拖车的结构和功能都不一样,其地板面距轨面的高度也不同,一般动力车的地板面距轨面的高度远大于拖车地板距轨面的高度,因而在动力车与拖车连接处之间就存在了高度差;而在司机室工作的动车组司乘人员往往需要经动力车的机械间、拖车进入动车组另一端的控制车或动力车,因此,在动力车与拖车之间需要有方便人员通行的舒适安全通道。除此之外,随着用户要求的提高,动车组在碰撞时的被动安全防护中,如何利用端部无人区的吸能对有人区进行防护也是动车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课题。而目前在运用的动车组都是动力分散动车组,不存在车辆连接处高度差的问题和需要隔断车辆内部噪声源的问题;前期研制的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在端部通道仅仅是提供一个通道,在通过时的安全性方面还不完善,在隔断动力车噪声沿通道向拖车传播方面和发生碰撞时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的端部通道,安装在动力车机械间(1)与拖车客室(5)之间,且包括顺序连接的动力车机械间走廊地板(11)、后端墙过渡通道(3)、风挡(4)的风挡渡板(41)、拖车客室通道地板(5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车机械间(1)的车体前部设置为主承载区(AB),车体后部整体设置为吸能区(BC),主承载区采用厚板材料制成,吸能区采用薄板材料制成,且吸能区的薄板材料上开设减压孔,所述吸能区的承载能力不大于主承载区承载能力的90%;所述后端墙过渡通道包括顺序连接的用于安装后端门(2)的后端门门框(31)、变形通道(36)及风挡安装座(34),所述后端门门框(31)安装在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的端部通道,安装在动力车机械间(1)与拖车客室(5)之间,且包括顺序连接的动力车机械间走廊地板(11)、后端墙过渡通道(3)、风挡(4)的风挡渡板(41)、拖车客室通道地板(5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车机械间(1)的车体前部设置为主承载区(AB),车体后部整体设置为吸能区(BC),主承载区采用厚板材料制成,吸能区采用薄板材料制成,且吸能区的薄板材料上开设减压孔,所述吸能区的承载能力不大于主承载区承载能力的90%;所述后端墙过渡通道包括顺序连接的用于安装后端门(2)的后端门门框(31)、变形通道(36)及风挡安装座(34),所述后端门门框(31)安装在动力车机械间的主承载区末端,所述风挡安装座(34)安装在动力车机械间的吸能区末端,所述后端门门框与所述风挡安装座之间的吸能区形成变形通道(36),所述变形通道(36)的底部设有过渡台阶(3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的端部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台阶(37)的级数由动力车机械间走廊地板与拖车客室通道地板的高度差决定,且每级台阶高度不大于300mm,纵向深度不小于3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的端部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通道(3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着过渡台阶(37)坡度方向倾斜的扶手杆(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的端部通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希红,闵阳春,何鑫龙,曹媛,任伍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