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开闭式搪玻璃半开式反应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5267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2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开闭式搪玻璃半开式反应罐,包括进料机构、反应机构,反应机构为带夹套的半开式反应罐,反应罐内设有绕釜体轴线转动的第一搅拌装置以及釜体中心主轴上设置的绕自身轴线自转的第二搅拌装置,第一搅拌装置上朝向釜体中心主轴方向设有绕自身轴线自转的第三搅拌装置,该进料机构为一通过液压顶升升降机构,釜盖通过进料机构设置的红外传感器以及气缸、液压伸缩杆、PLC控制器,实现自动开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控制进料机构与釜盖开闭的时间,智能化程度高,工作效率提升,并且设置的多个不同形式的搅拌装置,使得物料乳化效果更为理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容器,具体地说是自动开闭式搪玻璃半开式反应罐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化工、制药、染料、食品、减水剂等行业广泛大量使用的反应容器。为适应生产工艺的需要分:开式、闭式两种结构,一般直径较大,容积较大的为闭式结构,直径较小、容积较小的为开式结构,对于大直径大容积闭式反应釜来讲,采用闭式结构存在以下缺陷:其一,由于构成反应釜的封头上设置有多个极易腐蚀损坏的连接管口,而这些连接管口一旦出现腐蚀损坏,则致使整个反应釜报废,对于具有防腐功能的搪瓷反应釜来讲,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其二,在封闭式的搪瓷反应釜内另行添加物料反应所需的搅拌机构,则难于实现;但如果设计成开式结构,由于其直径较大,则难于满足封头与罐体间的密封要求。则设计一种既能够实现大直径的反应釜的低成本运行、又能够根据需要在罐体内实现改进的半开式反应罐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开闭式搪玻璃半开式反应罐,提供一种半开式反应罐,控制进料机构与釜盖开闭的时间,智能化程度提高,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高,并设置多级搅拌装置使得物料乳化效果更为理想。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开闭式搪玻璃半开式反应罐,包括进料机构、反应机构,所述反应机构为带夹套的半开式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包括基座、釜盖、釜体、传动系统及电气控制系统,所述反应罐内设有绕釜体轴线转动的第一搅拌装置以及釜体中心主轴上设置的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二搅拌装置绕自身轴线高速自转,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上朝向釜体中心主轴方向设有第三搅拌装置,所述第三搅拌装置绕自身轴线高速自转,所述釜盖上通过支座固定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支杆固定在釜体上,所述液压伸缩杆连接气缸,所述进料机构设有红外感应器,所述气缸、红外感应器通过数据线连接PLC控制器,所述反应罐的基座固定连接进料机构底部的固定座。为实现更高、更精准的智能化控制,该PLC控制器同样控制反应罐的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釜体为不锈钢制作,夹套内可通蒸汽和冷却水,操作时,可进行釜内温度控制。该反应罐内设置的多个不同形式的搅拌装置,第一搅拌装置(低速浆)在绕釜体轴线低速转动,第二搅拌装置和第三搅拌装置,这两个搅拌装置(高速乳化浆)以不同的转速绕自身轴线高速自转,工作时,共同使物料在釜内作复杂的运动,使物料受到强烈的剪切和均质乳化。并且,这几个搅拌装置均可根据工艺需要,调节自身的转速,进行乳化工艺的控制。另外,考虑到传统均为人工抬包、投放物料,需要人力量多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搬运过程中不可控的人为因素多,未避免造成物料浪费配套一进料机构,提高工作效率,物料运送安全。由于传统人为抬包、投料时间长,且釜盖开启状态的时间长,容易导致灰尘等落入釜体内,影响物料的质量。因而及时控制釜盖的开启、关闭可防止杂质混入物料,提高产品品质。具体地,当进料机构的平台顶升至釜盖高度,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该信号,该信号传送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气缸作用于液压伸缩杆,将釜盖打开,进行进料,当平台下降到预设高度,则釜盖关闭进行物料反应。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座上的支撑结构以及液压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底座、平台以及底座与平台之间的剪叉杆组,所述剪叉杆组包括若干首尾铰接的第一支撑杆和若干首尾铰接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在各自的中间位置进行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末端的外侧设置滑块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末端与底座镙接固定,所述平台上还设置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平台上的若干挡板以及若干滚筒,所述滚筒的一端与挡板镙接,镙接在同一挡板上的若干滚筒均匀排列。滚筒的转动方向按照可使物料顺利滑入釜盖开口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在第一支撑杆滑行侧的侧壁设置出油机构,所述滑块上与之匹配设有触发所述出油机构的突起。当然底座在第一支撑杆有效滑行范围内设置出油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出油机构包括一空腔、置于空腔中的弹性件、钢球以及出油孔,所述弹性件置于空腔内且一端固定于空腔内壁,另一端固定于钢球上,所述钢球通过弹性件的作用顶住出油孔。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压顶升剪叉杆组时,第一支撑杆末端的滑块向底座中心滑行,剪叉杆组向上顶升平台;当液压收回时,剪叉杆组向下合拢,第一支撑杆末端的滑块朝向底座的一端滑行,当滑块滑行至底座内侧上的出油机构处,滑块上的突起顶住于出油机构的钢球,使得空腔内的润滑油通过出油口流入滑行轨道,起到润滑作用;当液压又开始顶升时,突起远离出油口,使得空腔封闭。本技术采取了上述改进措施,其有益效果显著:本技术控制进料机构与釜盖开闭的时间,智能化程度提高,并可防止灰尘等落入釜体,影响物料的纯度,另外,设置多个不同形式的搅拌装置,使得物料乳化效果更为理想;最后,配套简单的下料机构,节省人力,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出油机构的示意图;图中1是平台,2是第一支撑杆,3是第二支撑杆,4是底座,401是空腔,402是弹性件,403是钢球,5是滑块,501是突起,6是滚筒,7是挡板,8是固定座,9是基座,10是釜盖,11是釜体,12是第一搅拌装置,13是第二搅拌装置,14是第三搅拌装置,15是液压伸缩杆,16是气缸,17是支杆,18是PLC控制器,19是红外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2所示,一种自动开闭式搪玻璃半开式反应罐,包括进料机构、反应机构,反应机构为带夹套的半开式反应罐,反应罐包括基座9、釜盖10、釜体11、传动系统及电气控制系统,釜盖10上通过支座固定液压伸缩杆15,液压伸缩杆15的另一端通过支杆17固定在釜体11上,液压伸缩杆15连接气缸16,气缸16通过数据线连接PLC控制器18,反应罐内设有绕釜体11轴线转动的第一搅拌装置12以及釜体11中心主轴上设置的第二搅拌装置13,第二搅拌装置13绕自身轴线高速自转,第一搅拌装置12上朝向釜体11中心主轴方向设有第三搅拌装置14,第三搅拌装置14绕自身轴线高速自转,反应罐的基座9固定连接进料机构底部的固定座8,其中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座8上的支撑结构以及液压结构,支撑结构包括底座4、平台1以及底座4与平台1之间的剪叉杆组,平台1上设有红外感应器19,红外感应器19通过数据线连接PLC控制器18,剪叉杆组包括若干首尾铰接的第一支撑杆2和若干首尾铰接的第二支撑杆3,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3在各自的中间位置进行铰接,第一支撑杆2的末端的外侧设置滑块5与底座4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杆3的末端与底座4镙接固定,平台1上还设置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平台1上的若干挡板7以及若干滚筒6,滚筒6的一端与挡板7镙接,镙接在同一挡板7上的若干滚筒6均匀排列。该液压升降进料机构将物料运送至釜盖高度,然后物料通过滚筒输送至反应罐进料口。底座4在第一支撑杆2滑行侧的侧壁设置出油机构,滑块5上与之匹配设有触发所述出油机构的突起501,其中出油机构包括一空腔401、置于空腔401中的弹性件402、钢球403以及出油孔,弹性件402置于空腔401内且一端固定于空腔401内壁,另一端固定于钢球403上,钢球403通过弹性件402的作用顶住出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开闭式搪玻璃半开式反应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开闭式搪玻璃半开式反应罐,包括进料机构、反应机构,所述反应机构为带夹套的半开式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包括基座、釜盖、釜体、传动系统及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内设有绕釜体轴线转动的第一搅拌装置以及釜体中心主轴上设置的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二搅拌装置绕自身轴线高速自转,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上朝向釜体中心主轴方向设有第三搅拌装置,所述第三搅拌装置绕自身轴线高速自转,所述釜盖上通过支座固定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支杆固定在釜体上,所述液压伸缩杆连接气缸,所述进料机构设有红外感应器,所述气缸、红外感应器通过数据线连接PLC控制器,所述反应罐的基座固定连接进料机构底部的固定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开闭式搪玻璃半开式反应罐,包括进料机构、反应机构,所述反应机构为带夹套的半开式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包括基座、釜盖、釜体、传动系统及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内设有绕釜体轴线转动的第一搅拌装置以及釜体中心主轴上设置的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二搅拌装置绕自身轴线高速自转,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上朝向釜体中心主轴方向设有第三搅拌装置,所述第三搅拌装置绕自身轴线高速自转,所述釜盖上通过支座固定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支杆固定在釜体上,所述液压伸缩杆连接气缸,所述进料机构设有红外感应器,所述气缸、红外感应器通过数据线连接PLC控制器,所述反应罐的基座固定连接进料机构底部的固定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闭式搪玻璃半开式反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座上的支撑结构以及液压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底座、平台以及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俊杰叶骎伟高海江胡骏涛凌伟平余珊黄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建德市白沙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