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加工筛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30986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8 13:51
大米加工筛糠装置,包括外壳体、过滤筛和出糠通道,外壳体呈直筒状结构,外壳体上端设有进料口,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过滤筛设在外壳体的内部,过滤筛上端封闭,下端与出糠通道连通,过滤筛上设有若干个伞状凸起,过滤筛上还设有筛孔;外壳体内部设有多个向内下方倾斜的挡板,挡板与伞状凸起相间设置。该大米加工筛糠装置在过滤筛上设有若干个伞状凸起,大米下落时由于伞状凸起增大了过滤筛的有效过滤面积,从而提高了大米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及一种大米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大米加工筛糠装置
技术介绍
在稻谷加工形成大米时,稻谷在碾压成大米时,米糠将混在大米中,为不影响食用,需用筛糠装置将大米中的米糠除去。现有技术中,大米筛糠装置主要是单一的筛糠筛子,这种筛糠筛子存在筛糠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米加工筛糠装置,该筛糠装置能提高了大米加工的筛糠效率。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大米加工筛糠装置,包括外壳体、过滤筛和出糠通道,所述外壳体呈直筒状结构,外壳体上端设有进料口,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过滤筛设在外壳体的内部,过滤筛上端封闭,下端与出糠通道连通,过滤筛上设有若干个伞状凸起,过滤筛上还设有筛孔;所述外壳体内部设有多个向内下方倾斜的挡板,所述挡板与伞状凸起相间设置。优选的是,为了方便排出米糠,出糠通道的出口处设有抽风机。工作原理:工作时,携带有米糠的大米从进料口处进入到外壳体内,大米落在过滤筛上,由于过滤筛上设有多个伞状凸起,当大米从第一个伞状凸起上滑下时,米糠经过过滤筛上的筛孔进入到过滤筛内,然后大米再由外壳体内部的挡板引导到下一个伞状凸起进行下一次米糠过滤,最后大米从出料口漏出,而米糠则从出糠通道处漏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过滤筛上设有若干个伞状凸起,大米下落时由于伞状凸起增大了过滤筛的有效过滤面积,从而提高了大米过滤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大米加工筛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如图1,大米加工筛糠装置,包括外壳体500、过滤筛400和出糠通道700,外壳体500呈直筒状结构,外壳体500上端设有进料口600,下端设有出料口100;该过滤筛400设在外壳体500的内部,过滤筛400上端封闭,下端与出糠通道700连通,过滤筛400上设有若干个伞状凸起800,过滤筛400上还设有筛孔;该外壳体500内部设有多个向内下方倾斜的挡板300,挡板300与伞状凸起800相间设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排出米糠,出糠通道700的出口处设有抽风机200。工作时,携带有米糠的大米从进料口600处进入到外壳体500内,大米落在过滤筛400上,由于过滤筛400上设有多个伞状凸起800,当大米从第一个伞状凸起上滑下时,米糠经过过滤筛400上的筛孔进入到过滤筛400内,然后大米再由外壳体500内部的挡板300引导到下一个伞状凸起进行下一次米糠过滤,最后大米从出料口100漏出,而米糠则从出糠通道700处漏出。本技术在过滤筛400上设有若干个伞状凸起800,大米下落时由于伞状凸起800增大了过滤筛的有效过滤面积,从而提高了大米过滤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大米加工筛糠装置

【技术保护点】
大米加工筛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过滤筛和出糠通道,所述外壳体呈直筒状结构,外壳体上端设有进料口,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过滤筛设在外壳体的内部,过滤筛上端封闭,下端与出糠通道连通,过滤筛上设有若干个伞状凸起,过滤筛上还设有筛孔;所述外壳体内部设有多个向内下方倾斜的挡板,所述挡板与伞状凸起相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大米加工筛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过滤筛和出糠通道,所述外壳体呈直筒状结构,外壳体上端设有进料口,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过滤筛设在外壳体的内部,过滤筛上端封闭,下端与出糠通道连通,过滤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星辉李广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天竹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