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683764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2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紫外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荧光材料的分子式为Na3C6N9·3H2O。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三聚氰胺、碳酸钠为原料,将两者用乙醇湿法研磨制得前驱体粉末,再经过高温煅烧和自然冷却得到样品后,将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加入无水乙醇,物质析出,离心分离干燥得到产物。按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紫外荧光材料具有较好的紫外荧光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原料无毒易得,价格低廉,工艺重复性好,且产品制备周期短、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紫外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以其工作电压低、能耗小和无放射性等一系列优良特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然而,其存在两个主要的不足,即视角较小和透过率较低,限制了它的亮度和对比度,也一直影响着它的应用与发展。直到1997年英国剑桥的W.A.Crossland等人提出了光致发光液晶显示(PhotoluminescentLiquidCrystalDisplay———PLLCD)的概念,把光致发光荧光粉与液晶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液晶显示模式,为彻底解决这些严重影响液晶显示质量的问题提出了新的途径。光致发光液晶显示有时亦称作液晶调制的光致发光显示(LC-modulatedphotoluminescentdisplays)。在这种显示模式中,液晶单元作为控制背照明光通过与否的光阀,用三基色荧光粉取代液晶单元前的三色滤光片,同时用近紫外光代替白光作为液晶的背照明光源,用以激发液晶单元前的基色荧光粉,这两项变革既克服了液晶显示的上述缺点,也大大地提高了器件的显示质量。对这种荧光粉的主要要求是能被低压汞蒸气放电有效激发,产生近紫外发光。它的发射要尽量靠近可见区,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紫外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外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前驱体的制备:按质量比1:0.3~1:1,将三聚氰胺与碳酸钠混合,加入乙醇湿磨,得到混合固体前驱体A;②热处理:将前驱体A在温度为400~650℃的条件下煅烧,得到产物B;③溶解析出:将产物B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加入无水乙醇,物质析出,再经离心、干燥处理,得到一种分子式为Na3C6N9·3H2O的紫外荧光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外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前驱体的制备:按质量比1:0.3~1:1,将三聚氰胺与碳酸钠混合,加入乙醇湿磨,得到混合固体前驱体A;②热处理:将前驱体A在温度为400~650℃的条件下煅烧,得到产物B;③溶解析出:将产物B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加入无水乙醇,物质析出,再经离心、干燥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敏李伟峰王作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纳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