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纸质文物修复可识别荧光涂料、可识别荧光用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258793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纸质文物修复可识别荧光涂料,包括下述组分:表面加固剂0.2~0.4%,无机紫外荧光粉0.1~0.5%,其余组分均为稀释剂。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荧光纸对纸质文物进行修复,修复的文物日光下难以看出痕迹,在紫外光照射下,却很容易识别,能够达到良好的可识别效果;实现了文物修复可识别又美观的业界难题。并且修复用纸耐久性好,且对文物无损,真正体现了文物修复可识别的“和而不同”的理念,同时该修复用纸安全环保,对文物以及环境没有负面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文物修复
,尤其涉及纸质文物修复可识别荧光涂料、可识别荧光用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专利技术之一,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从汉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各种纸质文物更是品类繁多:历朝历代的书画、手稿、经卷、报纸、书信等纸质文物,都是我们研究时代更迭、人类进步的绝佳资料。但是与青铜等文物相比,纸质文物又显得格外的脆弱敏感,容易老化、虫蛀,因此大多数纸质文物都需要修复保护,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对缺损的纸张进行修补。近些年,西方现代修复理念逐渐渗透我国,西方的修复原则更加注重从理性的角度去看待文物本身,避免更多人为因素对文物的干扰,强调修复过程的客观性、原真性、可识别性。但西方推崇的识别方式并不符合我国传统审美文化,我国传统修复讲究″整旧如旧″原则,因此我国出版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规定经过修复处理的部分应与原物部分既相协调,又可识别。在现阶段,纸质文物的保护研究一直是我们文物人关注的重点,国内纸张修复领域尚未找出良好的办法来处理纸质文物修复部位与原件的″和而不同″,文物修复″可识别″仍是业界难题。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纸质文物修复可识别荧光涂料,其原料组成为:表面加固剂              0.2~0.4 %无机紫外荧光粉          0.1~0.5 %稀释剂                  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纸质文物修复可识别荧光涂料,其原料组成为:表面加固剂 0.2~0.4 %无机紫外荧光粉 0.1~0.5 %稀释剂 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纸质文物修复可识别荧光涂料,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成为:表面加固剂 0.2 %无机紫外荧光粉 0.4 %稀释剂 余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纸质文物修复可识别荧光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加固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德才何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