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
,尤其属于带靠背的电动自行车坐垫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交通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在出行时离不开电动自行车,尤其是在短途使用中,电动自行车的便捷性大大高于其他各类交通工具。但目前大部分的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没有靠背,人们在骑行的时候只能将重量全部集中在前半部,由于身体不能后靠,骑行时间长了会比较疲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靠背的电动自行车坐垫,骑行的时候可以将身体重量分解至靠背,骑行舒适,减轻疲劳。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带靠背的电动自行车坐垫,包括坐垫本体和靠背,所述坐垫本体设置在电动自行车车架上,所述靠背设置在坐垫本体上;撑起靠背,使所述靠背与坐垫本体夹角设置,平放靠背,使所述靠背与坐垫本体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进一步的,所述靠背与坐垫本体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调节靠背与坐垫本体之间夹角并保持相对固定。进一步的,所述靠背与坐垫本体之间夹角的调节范围为90°-180°。进一步的,所述靠背为兼坐垫用靠背,所述兼坐垫用靠背的前端与坐垫本体的后端铰接设置;旋转撑起兼坐垫用靠背,调节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之间夹角并保持相对固定,旋转平放兼坐垫用靠背,使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保持相对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可相对滑移设置;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滑移合并时,所述兼坐垫用靠背的前端覆设在所述坐垫本体的上面。进一步的,所述坐垫本体为半圆形或等腰梯形,长度为20-40cm,宽度为15-45cm;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为半圆形或矩 ...
【技术保护点】
带靠背的电动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本体(1)和靠背(2),所述坐垫本体(1)设置在电动自行车车架上,所述靠背(2)设置在坐垫本体(1)上;撑起靠背(2),使所述靠背(2)与坐垫本体(1)夹角设置,平放靠背(2),使所述靠背(2)与坐垫本体(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靠背(2)与坐垫本体(1)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3),调节靠背(2)与坐垫本体(1)之间夹角并保持相对固定;所述靠背(2)为兼坐垫用靠背,所述兼坐垫用靠背的前端与坐垫本体(1)的后端铰接设置;旋转撑起兼坐垫用靠背,调节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之间夹角并保持相对固定,旋转平放兼坐垫用靠背,使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保持相对固定;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可相对滑移设置;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滑移合并时,所述兼坐垫用靠背的前端覆设在所述坐垫本体(1)的上面。
【技术特征摘要】
1.带靠背的电动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本体(1)和靠背(2),所述坐垫本体(1)设置在电动自行车车架上,所述靠背(2)设置在坐垫本体(1)上;撑起靠背(2),使所述靠背(2)与坐垫本体(1)夹角设置,平放靠背(2),使所述靠背(2)与坐垫本体(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靠背(2)与坐垫本体(1)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3),调节靠背(2)与坐垫本体(1)之间夹角并保持相对固定;所述靠背(2)为兼坐垫用靠背,所述兼坐垫用靠背的前端与坐垫本体(1)的后端铰接设置;旋转撑起兼坐垫用靠背,调节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之间夹角并保持相对固定,旋转平放兼坐垫用靠背,使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保持相对固定;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可相对滑移设置;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滑移合并时,所述兼坐垫用靠背的前端覆设在所述坐垫本体(1)的上面。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靠背的电动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本体(1)为半圆形或等腰梯形,长度为20-4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