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睿专利>正文

带靠背的电动自行车坐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6508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靠背的电动自行车坐垫,包括坐垫本体和靠背,所述坐垫本体设置在电动自行车车架上,所述靠背设置在坐垫本体上;撑起靠背,使所述靠背与坐垫本体夹角设置,平放靠背,使所述靠背与坐垫本体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骑行的时候可以将身体重量分解至靠背,骑行舒适,减轻疲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
,尤其属于带靠背的电动自行车坐垫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交通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在出行时离不开电动自行车,尤其是在短途使用中,电动自行车的便捷性大大高于其他各类交通工具。但目前大部分的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没有靠背,人们在骑行的时候只能将重量全部集中在前半部,由于身体不能后靠,骑行时间长了会比较疲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靠背的电动自行车坐垫,骑行的时候可以将身体重量分解至靠背,骑行舒适,减轻疲劳。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带靠背的电动自行车坐垫,包括坐垫本体和靠背,所述坐垫本体设置在电动自行车车架上,所述靠背设置在坐垫本体上;撑起靠背,使所述靠背与坐垫本体夹角设置,平放靠背,使所述靠背与坐垫本体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进一步的,所述靠背与坐垫本体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调节靠背与坐垫本体之间夹角并保持相对固定。进一步的,所述靠背与坐垫本体之间夹角的调节范围为90°-180°。进一步的,所述靠背为兼坐垫用靠背,所述兼坐垫用靠背的前端与坐垫本体的后端铰接设置;旋转撑起兼坐垫用靠背,调节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之间夹角并保持相对固定,旋转平放兼坐垫用靠背,使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保持相对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可相对滑移设置;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滑移合并时,所述兼坐垫用靠背的前端覆设在所述坐垫本体的上面。进一步的,所述坐垫本体为半圆形或等腰梯形,长度为20-40cm,宽度为15-45cm;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为半圆形或矩形,长度15-40cm,宽度为15-40cm。进一步的,所述靠背包括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背靠支撑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端与背靠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坐垫本体的两侧边铰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可沿坐垫本体的长度方向滑动平移。进一步的,所述靠背支撑部上端内侧或者外侧设置有扶手区。进一步的,所述靠背上设置有转向灯、警示灯和刹车灯。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靠背可满足骑行的时候将身体重量分解至靠背,骑行舒适,减轻疲劳。其中,采用所述靠背为兼坐垫用靠背技术实施时,可以在载多人情况下,将兼坐垫用靠背充当坐垫;在单人骑行时,可以撑起兼坐垫用靠背充当靠背。另外一种靠背技术实施时,靠背可以沿坐垫的长度方向按载人数量进行调节,并且按需撑起或落下靠背。最后,靠背上还设置有转向灯、警示灯和刹车灯,大大增加骑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第一种靠背实施例撑起示意图;附图2为第一种靠背实施例平放示意图;附图3为第二种靠背实施例撑起示意图;附图4为第二种靠背实施例平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带靠背的电动自行车坐垫,包括坐垫本体1和靠背2,所述坐垫本体1设置在电动自行车车架上,所述靠背1设置在坐垫本体1上;撑起靠背1,使所述靠背2与坐垫本体1夹角设置,平放靠背2,使所述靠背2与坐垫本体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靠背2与坐垫本体1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3,调节靠背2与坐垫本体1之间夹角并保持相对固定。所述靠背2与坐垫本体1之间夹角的调节范围为90°-180°。实施例一,如附图1和2所示,所述靠背2为兼坐垫用靠背,所述兼坐垫用靠背的前端与坐垫本体1的后端铰接设置;旋转撑起兼坐垫用靠背,调节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之间夹角并保持相对固定,旋转平放兼坐垫用靠背,使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保持相对固定。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可相对滑移设置;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滑移合并时,所述兼坐垫用靠背的前端覆设在所述坐垫本体1的上面。该实施方案中,所述坐垫本体1为半圆形或等腰梯形,长度为20-40cm,宽度为15-45cm;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为半圆形或矩形,长度15-40cm,宽度为15-40cm。实施例二,如附图3和4所示,所述靠背2包括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和背靠支撑部23,所述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上端与背靠支撑部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的下端与坐垫本体1的两侧边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的下端可沿坐垫本体1的长度方向滑动平移。所述靠背支撑部23上端内侧或者外侧设置有扶手区24,当骑行者需要单独靠背时,撑起靠背并平移贴合骑行者后背,此时乘车者可以手扶靠背上方的扶手区24,增加骑行安全性。实施例三,所述靠背2上设置有转向灯、警示灯和刹车灯,当骑行载多人或新手上路时,可以通过打开警示灯提醒后方车辆避让,提高安全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带靠背的电动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本体(1)和靠背(2),所述坐垫本体(1)设置在电动自行车车架上,所述靠背(2)设置在坐垫本体(1)上;撑起靠背(2),使所述靠背(2)与坐垫本体(1)夹角设置,平放靠背(2),使所述靠背(2)与坐垫本体(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靠背(2)与坐垫本体(1)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3),调节靠背(2)与坐垫本体(1)之间夹角并保持相对固定;所述靠背(2)为兼坐垫用靠背,所述兼坐垫用靠背的前端与坐垫本体(1)的后端铰接设置;旋转撑起兼坐垫用靠背,调节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之间夹角并保持相对固定,旋转平放兼坐垫用靠背,使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保持相对固定;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可相对滑移设置;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滑移合并时,所述兼坐垫用靠背的前端覆设在所述坐垫本体(1)的上面。

【技术特征摘要】
1.带靠背的电动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本体(1)和靠背(2),所述坐垫本体(1)设置在电动自行车车架上,所述靠背(2)设置在坐垫本体(1)上;撑起靠背(2),使所述靠背(2)与坐垫本体(1)夹角设置,平放靠背(2),使所述靠背(2)与坐垫本体(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靠背(2)与坐垫本体(1)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3),调节靠背(2)与坐垫本体(1)之间夹角并保持相对固定;所述靠背(2)为兼坐垫用靠背,所述兼坐垫用靠背的前端与坐垫本体(1)的后端铰接设置;旋转撑起兼坐垫用靠背,调节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之间夹角并保持相对固定,旋转平放兼坐垫用靠背,使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保持相对固定;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可相对滑移设置;所述兼坐垫用靠背与坐垫本体(1)滑移合并时,所述兼坐垫用靠背的前端覆设在所述坐垫本体(1)的上面。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靠背的电动自行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本体(1)为半圆形或等腰梯形,长度为20-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睿杨加根
申请(专利权)人:杨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