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6255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胶装置,包括传送装置、第一上胶装置和第二上胶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用于传送料棒的传送带,沿所述传送带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二上胶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胶装置的前方;所述传送带能够带动所述料棒依次经过并接触所述第一上胶装置和所述第二上胶装置;所述第一上胶装置,用于给所述料棒进行第一次上胶;所述第二上胶装置,用于给所述料棒进行第二次上胶。该上胶装置能够使棉棒与棉条达到很好地粘合,防止棉签使用时出现棉头脱落的情况,提高了产品质量,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胶水供应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上胶装置。
技术介绍
棉棒一般是由料棒和棉条组成的,棉条通过胶水粘在料棒的两端,料棒可选用竹棒或胶棒。料棒的上胶过程是通过棉棒上胶装置实现的。现有的上胶装置一般只给料棒进行一次上胶,此上胶装置一般设置于料棒的出料口,当料棒从出料口滚动出来的时候,棉棒上胶装置为其两头上胶。料棒的两头黏上胶水后,会随传输带继续向前滚动,当到达棉条下料口时,棉条被粘在料棒的两端,形成棉棒。在这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料棒供应装置、上胶装置或棉条供应装置等设备出现故障,需要停机进行处理的情况。但此时,上胶装置至棉条下料口之间的料棒已经进行了上胶,如果停机时间过长,料棒上的胶水会出现变干的现象。当机器恢复运转时,料棒继续往前输送,料棒会出现与棉条粘连不牢固的现象,从而产生了次品棉棒。如果次品棉棒没有被发现,就会直接流入下道工序,最后被打包销售,最终导致消费者在使用棉棒时,出现棉头脱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胶装置,该上胶装置能够对料棒进行至少一次上胶操作,避免了料棒上的胶水在与棉条粘合前出现变干的现象,使得料棒与棉条能够达到很好地粘合,防止棉签在使用时出现棉头脱落的情况,提高了产品质量,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上胶装置,包括传送装置、第一上胶装置和第二上胶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用于传送料棒的传送带,沿所述传送带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二上胶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胶装置的前方;所述传送带能够带动所述料棒依次经过并接触所述第一上胶装置和所述第二上胶装置;所述第一上胶装置,用于给所述料棒进行第一次上胶;所述第二上胶装置,用于给所述料棒进行第二次上胶。优选的,所述第一上胶装置包括第一胶水盒、电机、第一上胶轮和第二上胶轮;所述第一上胶轮和所述第二上胶轮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胶水盒内的左右两侧,且均向上伸出所述第一胶水盒的顶部;所述第一上胶轮和所述第二上胶轮均由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胶水盒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下方,当所述传送带带动所述料棒经过所述第一胶水盒时,所述料棒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上胶轮和所述第二上胶轮的顶端接触。优选的,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胶轮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上胶轮连接;所述连接轴由所述电机驱动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第一上胶轮和所述第二上胶轮旋转。优选的,所述第二上胶装置包括计量泵、第二胶水盒和出胶器;所述计量泵的进胶口与所述第二胶水盒连接,其出胶口与所述出胶器连接;所述出胶器包括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传送带左右两侧的左出胶部和右出胶部,所述左出胶部和所述右出胶部的顶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出胶孔和第二出胶孔;当所述传送带带动所述料棒经过所述出胶器时,所述料棒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出胶孔和所述第二出胶孔接触。优选的,所述左出胶部通过第一出胶管与所述计量泵连接,所述右出胶部通过第二出胶管与所述计量泵连接。优选的,还包括料棒承载座;所述料棒承载座安装在所述传送带上,能够随所述传送带向前运动;所述料棒承载座上依次并排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料棒一一横向放置于所述卡槽上。优选的,所述料棒承载座包括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顶部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一凹口,所述右侧板的顶部边缘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凹口一一对应的第二凹口;所述卡槽由一个所述第一凹口和与其相对的一个所述第二凹口组成。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所提供的上胶装置,针对只有一个上胶装置,而设备因故障停机后,料棒上的胶水变干不能与棉条粘合的缺陷,设置了第二上胶装置,第二上胶装置能够给料棒进行第二次上胶,使料棒与棉条很好的粘合,防止使用棉签时出现棉头脱落的情况,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第二上胶装置可以设置在棉条供应设备的下料口处,充分避免料棒上的胶水与棉条粘合前就出现变干的现象。但是,如果传送带较长,还可以在第一上胶装置和第二上胶装置之间设置第三上胶装置甚至第四上胶装置。(2)本技术所提供的上胶装置,料棒只需经过第一胶水盒,旋转的第一上胶轮和第二上胶轮即可给料棒的两端进行第一次上胶,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连续性好。当设备出现故障需要停机时,使用者根据停机时间的长短,判断是否需要为料棒进行第二次上胶,若需要进行第二次上胶,即启动计量泵,第二胶水盒的胶水到达出胶器后,通过第一出胶孔和第二出胶孔冒出,当料棒经过出胶器时,即可完成第二次上胶,有效避免了棉条粘贴不稳的现象。(3)本技术所提供的上胶装置,传送带上安装有料棒承载座,且料棒承载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料棒的卡槽,这样的设置使得料棒在传送过程中保持整齐的秩序,避免堆叠在一起,上胶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胶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胶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料棒;2、第一胶水盒;3、第一上胶轮;4、第二上胶轮;5、电机;6、第二胶水盒;7、计量泵;8、出胶器;9、第一出胶管;10、第二出胶管;11、左出胶部;12、第二出胶孔;13、第一出胶孔;14、右出胶部;15、料棒承载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上胶装置,包括传送装置、第一上胶装置和第二上胶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用于传送料棒1的传送带(图中未视出),沿所述传送带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二上胶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胶装置的前方;所述传送带能够带动料棒1依次经过并接触所述第一上胶装置和所述第二上胶装置;所述第一上胶装置,用于给料棒1进行第一次上胶;所述第二上胶装置,用于给料棒1进行第二次上胶。下面,对该第一上胶装置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上胶装置包括第一胶水盒2、电机5、第一上胶轮3和第二上胶轮4;第一上胶轮3和第二上胶轮4对称设置在第一胶水盒2内的左右两侧,且均向上伸出第一胶水盒2的顶部;第一上胶轮3和第二上胶轮4均由电机5驱动;第一胶水盒2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下方,当所述传送带带动料棒1经过第一胶水盒2时,料棒1的两端能够分别与第一上胶轮3和第二上胶轮4的顶端接触。另外,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第一上胶轮3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上胶轮4连接;所述连接轴由电机5驱动旋转,从而带动第一上胶轮3和第二上胶轮4旋转。当料棒1经过第一胶水盒2,旋转的第一上胶轮3和第二上胶轮4即可给料棒1的两端进行第一次上胶,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连续性好。下面,对该第二上胶装置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上胶装置包括计量泵7、第二胶水盒6和出胶器8;计量泵7的进胶口与第二胶水盒6连接,其出胶口与出胶器8连接。如图2所示,出胶器8包括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传送带左右两侧的左出胶部11和右出胶部14,左出胶部11和右出胶部14的顶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出胶孔13和第二出胶孔12;当所述传送带带动料棒1经过出胶器8时,料棒1的两端能够分别与第一出胶孔13和第二出胶孔12接触。更具体地,左出胶部11通过第一出胶管9与计量泵7连接,右出胶部14通过第二出胶管10与计量泵7连接。当设备出现故障需要停机时,使用者根据停机时间的长短,判断是否需要为料棒1进行第二次上胶,若需要进行第二次上胶,即启动计量泵7,第二胶水盒6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装置、第一上胶装置和第二上胶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用于传送料棒的传送带,沿所述传送带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二上胶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胶装置的前方;所述传送带能够带动所述料棒依次经过并接触所述第一上胶装置和所述第二上胶装置;所述第一上胶装置,用于给所述料棒进行第一次上胶;所述第二上胶装置,用于给所述料棒进行第二次上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装置、第一上胶装置和第二上胶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用于传送料棒的传送带,沿所述传送带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二上胶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胶装置的前方;所述传送带能够带动所述料棒依次经过并接触所述第一上胶装置和所述第二上胶装置;所述第一上胶装置,用于给所述料棒进行第一次上胶;所述第二上胶装置,用于给所述料棒进行第二次上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胶装置包括第一胶水盒、电机、第一上胶轮和第二上胶轮;所述第一上胶轮和所述第二上胶轮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胶水盒内的左右两侧,且均向上伸出所述第一胶水盒的顶部;所述第一上胶轮和所述第二上胶轮均由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胶水盒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下方,当所述传送带带动所述料棒经过所述第一胶水盒时,所述料棒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上胶轮和所述第二上胶轮的顶端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胶轮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上胶轮连接;所述连接轴由所述电机驱动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第一上胶轮和所述第二上胶轮旋转。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志青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市康美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