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压力钢管在滚焊台车上移动的安全装置,包括设置在滚焊台车左侧的第一安全机构和设置在滚焊台车右侧的第二安全机构,滚焊台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滚焊台车之间支撑有压力钢管,第一安全机构和第二安全机构的一端均与位于前侧的滚焊台车连接,第一安全机构和第二安全机构的另一端均与位于后侧的滚焊台车连接,第一安全机构和第二安全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调整连接件,调整连接件的两端均设有固定锁紧机构,调整连接件与固定锁紧机构的内端通过定位件定位连接,固定锁紧机构的外端与滚焊台车的机架通过锁紧件锁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压力钢管施工时,能有效防止压力钢管的轴线串动及压力钢管坠落,确保滚焊台车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压力钢管在滚焊台车上移动的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电站压力钢管在拼装焊接、探伤检查以及防腐施工时,普遍采用滚焊台车,将压力钢管安装在两个滚焊台车之间,由滚焊台车带动压力钢管旋转,从而完成压力钢管的拼装、焊接、探伤以及防腐等多道工序施工。然而,由于压力钢管在卷制时存在误差,造成压力钢管拼装后圆度存在一定误差,在滚焊台车上旋转时,会不同程度造成跑偏现象,特别是带有加劲环的压力钢管,受加劲环尺寸限制,滚焊台车支撑位置受到一定限制,在压力钢管滚动中一旦跑偏,会造成滚焊台车与加劲环的摩擦,严重时会导致压力钢管坠落,造成人员和设备损伤,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由于滚焊台车是定型产品,出厂用量大,现场采购量大,如果对其进行大的改动,成本巨大。因此,如何确保在不改变滚焊台车结构形式的情况下,设计一种简单实用且能防止压力钢管在滚焊台车上移动的安全装置是十分必要的,其可以确保滚焊台车安全使用,防止压力钢管的轴线串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压力钢管在滚焊台车上移动的安全装置,该装置在压力钢管施工时,能有效防止压力钢管的轴线串动及压力钢管坠落,确保滚焊台车安全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压力钢管在滚焊台车上移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滚焊台车左侧的第一安全机构和设置在滚焊台车右侧的第二安全机构,所述滚焊台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滚焊台车前后设置,两个所述滚焊台车之间支撑有压力钢管,所述滚焊台车能够沿着设于其底部的轨道行走,所述第一安全机构和第二安全机构的一端均与位于前侧的所述滚焊台车连接,所述第一安全机构和第二安全机构的另一端均与位于后侧的所述滚焊台车连接,所述第一安全机构和第二安全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调整连接件,所述调整连接件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锁紧机构,所述调整连接件与固定锁紧机构的内端通过定位件定位连接,所述固定锁紧机构的外端与滚焊台车的机架通过锁紧件锁紧连接。上述的一种防止压力钢管在滚焊台车上移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锁紧机构包括基础板和上底板,所述上底板固定在基础板的顶部,所述上底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立板,所述立板上开有定位孔,所述立板和调整连接件经穿过定位孔的定位件定位连接,所述基础板上开有锁紧孔,所述基础板和所述机架经穿过锁紧孔的锁紧件锁紧连接。上述的一种防止压力钢管在滚焊台车上移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加强筋板。上述的一种防止压力钢管在滚焊台车上移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板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加强筋板。上述的一种防止压力钢管在滚焊台车上移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销孔,所述定位件为销轴。上述的一种防止压力钢管在滚焊台车上移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孔为螺纹孔,所述锁紧件为螺栓。上述的一种防止压力钢管在滚焊台车上移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连接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沿长度方向均开有多个卡槽,所述定位件穿过定位孔和卡槽。上述的一种防止压力钢管在滚焊台车上移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上端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卡槽的下端为开口结构。上述的一种防止压力钢管在滚焊台车上移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卡槽均匀设置。上述的一种防止压力钢管在滚焊台车上移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机构和第二安全机构左右对称设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使用安全可靠。2、本技术可以实现压力钢管滚动时防位移以及防轴线串动的目的,确保滚焊台车安全使用。3、本技术可以通过锁紧件实现随时拆装,不改变滚焊台车的主要结构以及其它用途,成本小。4、本技术通过在调整连接件上设置多个卡槽,可以满足不同压力钢管长度以及加劲环位置的需要。5、本技术的实现成本低,简单实用,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安全可靠,使用效果好,成本低廉,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图6为图4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调整连接件的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调整连接件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轨道;2—滚焊台车;3—锁紧件;4—固定锁紧机构;4-1—第一加强筋板;4-2—基础板;4-3—锁紧孔;4-4—第二加强筋板;4-5—上底板;4-6—定位孔;4-7—立板;5—定位件;6—调整连接件;6-1—连接板;6-2—卡槽;7—压力钢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设置在滚焊台车2左侧的第一安全机构和设置在滚焊台车2右侧的第二安全机构,所述滚焊台车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滚焊台车2前后设置,两个所述滚焊台车2之间支撑有压力钢管7,所述滚焊台车2能够沿着设于其底部的轨道1行走,所述第一安全机构和第二安全机构的一端均与位于前侧的所述滚焊台车连接,所述第一安全机构和第二安全机构的另一端均与位于后侧的所述滚焊台车连接,所述第一安全机构和第二安全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调整连接件6,所述调整连接件6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锁紧机构4,所述调整连接件6与固定锁紧机构4的内端通过定位件5定位连接,所述固定锁紧机构4的外端与滚焊台车2的机架通过锁紧件3锁紧连接。该安全装置主要由第一安全机构和第二安全机构组成,使用时,通过在滚焊台车2的左侧布设第一安全机构,在滚焊台车2的右侧布设第二安全机构,可将压力钢管7限制在两个滚焊台车2上,这样压力钢管7在滚焊台车2上滚动过程中,可以防止压力钢管7在焊接、探伤或者防腐施工滚动时,由于跑偏造成压力钢管7坠落事故,确保施工安全。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固定锁紧机构4包括基础板4-2和上底板4-5,所述上底板4-5固定在基础板4-2的顶部,所述上底板4-5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立板4-7,所述立板4-7上开有定位孔4-6,所述立板4-7和调整连接件6经穿过定位孔4-6的定位件5定位连接,所述基础板4-2上开有锁紧孔4-3,所述基础板4-2和所述机架经穿过锁紧孔4-3的锁紧件3锁紧连接。其中,基础板4-2主要起固定在滚焊台车2上的作用,基础板4-2上开设的锁紧孔4-3供锁紧件3安装在其中,立板4-7上开设的定位孔4-6供定位件5安装在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基础板4-2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加强筋板4-1,如图6所示,所述基础板4-2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加强筋板4-4;第一加强筋板4-1和第二加强筋板4-4起到加强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4-6为销孔,所述定位件5为销轴。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孔4-3为螺纹孔,所述锁紧件3为螺栓。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调整连接件6包括连接板6-1,所述连接板6-1的两端沿长度方向均开有多个卡槽6-2,所述定位件5穿过定位孔4-6和卡槽6-2;通过在连接板6-1的两端布置多个卡槽6-2,可以根据压力钢管7长度调整两组台车距离,以满足不同长度压力钢管7的施工需求。如图7所示,所述卡槽6-2的上端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卡槽6-2的下端为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压力钢管在滚焊台车上移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滚焊台车(2)左侧的第一安全机构和设置在滚焊台车(2)右侧的第二安全机构,所述滚焊台车(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滚焊台车(2)前后设置,两个所述滚焊台车(2)之间支撑有压力钢管(7),所述滚焊台车(2)能够沿着设于其底部的轨道(1)行走,所述第一安全机构和第二安全机构的一端均与位于前侧的所述滚焊台车连接,所述第一安全机构和第二安全机构的另一端均与位于后侧的所述滚焊台车连接,所述第一安全机构和第二安全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调整连接件(6),所述调整连接件(6)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锁紧机构(4),所述调整连接件(6)与固定锁紧机构(4)的内端通过定位件(5)定位连接,所述固定锁紧机构(4)的外端与滚焊台车(2)的机架通过锁紧件(3)锁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压力钢管在滚焊台车上移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滚焊台车(2)左侧的第一安全机构和设置在滚焊台车(2)右侧的第二安全机构,所述滚焊台车(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滚焊台车(2)前后设置,两个所述滚焊台车(2)之间支撑有压力钢管(7),所述滚焊台车(2)能够沿着设于其底部的轨道(1)行走,所述第一安全机构和第二安全机构的一端均与位于前侧的所述滚焊台车连接,所述第一安全机构和第二安全机构的另一端均与位于后侧的所述滚焊台车连接,所述第一安全机构和第二安全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调整连接件(6),所述调整连接件(6)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锁紧机构(4),所述调整连接件(6)与固定锁紧机构(4)的内端通过定位件(5)定位连接,所述固定锁紧机构(4)的外端与滚焊台车(2)的机架通过锁紧件(3)锁紧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压力钢管在滚焊台车上移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锁紧机构(4)包括基础板(4-2)和上底板(4-5),所述上底板(4-5)固定在基础板(4-2)的顶部,所述上底板(4-5)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立板(4-7),所述立板(4-7)上开有定位孔(4-6),所述立板(4-7)和调整连接件(6)经穿过定位孔(4-6)的定位件(5)定位连接,所述基础板(4-2)上开有锁紧孔(4-3),所述基础板(4-2)和所述机架经穿过锁紧孔(4-3)的锁紧件(3)锁紧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联东,屈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