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制造典型的复合零件依靠连续分层复合材料的多个层片,其中每个层片包含,例如,单向增强纤维或无规定向的短纤维。以此方式制造的零件必然具有层状构造,其非期望地增加成品零件的重量,因为不是所有增强纤维都沿着施加至零件的力(一种或多种)的方向(一个或多个)定向。此外,制造复合材料的层状技术的固有限制不利于实施许多类型的先进的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意欲解决至少上述问题的设备和方法将发现实用性。下列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主题的实例的非穷尽列举,其可以或可以不要求保护。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例涉及用于增材制造复合零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递送部件、进给机构、和固化能量的来源。递送部件包括相对于表面可移动并且配置为沿着印刷路径沉积至少一段连续的软线的递送导向器。该印刷路径相对于表面是固定的。递送部件进一步包括第一入口,其配置为接收非树脂组件,和第二入口,其配置为接收感光聚合物树脂。递送部件配置为施加感光聚合物树脂至非树脂组件。进给机构配置为推动连续的软线离开递送导向器。连续的软线包括非树脂组件并且进一步包括感光聚合物树脂组件,该感光聚合物树脂组件包括至少一些通过递送部件施加至非树脂组件的感光聚合物树脂。固化能量的来源配置为在该段连续的软线离开递送导向器之后,至少递送固化能量至一部分该段连续的软线。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实例涉及增材制造复合零件的方法。方法包括沿着印刷路径沉积一段连续的软线。连续的软线包括非树脂组件并且进一步包括未固化的感光聚合物树脂组件。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朝向印刷路径推动连续的软线时并且在该段连续的软线沿着印刷路径沉积之后,以控制的速率将预定的或主动确 ...
【技术保护点】
用于增材制造复合零件(102)的系统(100),所述系统(100)包括:递送部件(266),其中:所述递送部件(266)包括递送导向器(112),其相对于表面(114)可移动并且配置为沿着印刷路径(122)沉积至少连续的软线(106)的段(120),其中所述印刷路径(122)相对于所述表面(114)是固定的,所述递送部件(266)进一步包括第一入口(170),其配置为接收非树脂组件(108),和第二入口(250),其配置为接收感光聚合物树脂(252),并且所述递送部件(266)配置为施加所述感光聚合物树脂(252)至所述非树脂组件(108);进给机构(104),其配置为推动所述连续的软线(106)离开所述递送导向器(112),所述连续的软线(106)包括所述非树脂组件(108)并且进一步包括感光聚合物树脂组件(110),所述感光聚合物树脂组件(110)包含通过所述递送部件(266)施加至所述非树脂组件(108)的至少一些所述感光聚合物树脂(252);和固化能量(118)的来源(116),其中所述来源(116)配置为在所述连续的软线(106)的所述段(120)离开所述递送导向器(112) ...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7.31 US 62/199,665;2015.08.31 US 14/841,4701.用于增材制造复合零件(102)的系统(100),所述系统(100)包括:递送部件(266),其中:所述递送部件(266)包括递送导向器(112),其相对于表面(114)可移动并且配置为沿着印刷路径(122)沉积至少连续的软线(106)的段(120),其中所述印刷路径(122)相对于所述表面(114)是固定的,所述递送部件(266)进一步包括第一入口(170),其配置为接收非树脂组件(108),和第二入口(250),其配置为接收感光聚合物树脂(252),并且所述递送部件(266)配置为施加所述感光聚合物树脂(252)至所述非树脂组件(108);进给机构(104),其配置为推动所述连续的软线(106)离开所述递送导向器(112),所述连续的软线(106)包括所述非树脂组件(108)并且进一步包括感光聚合物树脂组件(110),所述感光聚合物树脂组件(110)包含通过所述递送部件(266)施加至所述非树脂组件(108)的至少一些所述感光聚合物树脂(252);和固化能量(118)的来源(116),其中所述来源(116)配置为在所述连续的软线(106)的所述段(120)离开所述递送导向器(112)之后递送所述固化能量(118)至少至所述连续的软线(106)的所述段(120)的部分(1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100),其中:所述递送部件(266)进一步包括相对于所述进给机构(104)与所述递送导向器(112)相对的上游部分(268),所述进给机构(104)配置为推动所述连续的软线(106)通过所述递送导向器(112)并且拉动所述连续的软线(106)通过所述上游部分(268),所述上游部分(268)包括所述第二入口(250)、通过其所述连续的软线(106)离开所述上游部分(268)的上游出口(270)、和从所述第一入口(170)延伸至所述上游出口(270)的上游线通道(272),并且所述上游部分(268)的所述第二入口(250)与所述上游线通道(272)流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100),进一步包括溢流储罐(274),其被定位以收集从所述上游部分(268)的所述第二入口(250)流动通过所述上游线通道(272)并且离开所述第一入口(170)的所述感光聚合物树脂(252)。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0),进一步包括树脂计量系统(256),其配置为主动控制所述感光聚合物树脂(252)至所述上游部分(268)的所述第二入口(250)的流动,其中所述树脂计量系统(256)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254),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254)配置为检测所述上游线通道(272)中所述感光聚合物树脂(252)的水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10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254)包括位于所述上游部分(268)的所述第二入口(250)上游的高水平传感器(258),其配置为检测所述感光聚合物树脂(252)的所述水平何时处于或高于所述上游线通道(272)中的上阈水平;所述树脂计量系统(256)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感光聚合物树脂(252)处于或高于所述上游线通道(272)中的所述上阈水平减少所述感光聚合物树脂(252)的所述流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10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254)包括低水平传感器(260),其配置为检测所述感光聚合物树脂(252)的所述水平何时处于或高于所述上游线通道(272)中的下阈水平;并且所述树脂计量系统(256)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感光聚合物树脂(252)处于或低于所述上游线通道(272)中的所述下阈水平增加所述感光聚合物树脂(252)的所述流动。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10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254)包括饱和传感器(276),其被定位以在所述感光聚合物树脂(252)离开所述递送导向器(112)之前检测所述非树脂组件(108)中所述感光聚合物树脂(252)的饱和水平。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100),其中所述树脂计量系统(256)进一步包括泵(264),其配置为响应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254)的输入选择性地增加和减少所述感光聚合物树脂(252)的所述流动。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0),其中:所述递送导向器(112)进一步包括导向器入口(284)、所述第二入口(250)、通过其所述连续的软线(106)离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S·埃文斯,F·托雷斯,R·G·齐格勒,S·F·哈里森,C·J·格里哈尔瓦三世,H·S·奥斯本,
申请(专利权)人:波音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