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裴秀琴专利>正文

一种电气工程用阻燃ABS和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65329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6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用阻燃ABS和PC合金材料,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50‑65份、聚碳酸酯20‑32份、玻璃纤维15‑21份、氮化硅粉末10‑15份、阻燃剂5‑9份、二氧化钛粉末0.2‑0.8份、相容剂3‑7份、抗氧剂0.2‑0.6份、抗滴落剂0.1‑0.8份和有机硅1‑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布了该阻燃ABS/PC合金材料的制备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阻燃ABS/PC合金材料,原料来源广泛,制作工艺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制备的阻燃ABS/PC合金材料不仅可达到安全环保要求,还综合了ABS和PC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使得综合性价比更好,是地铁工程与电力机车、移动基站用蓄电池外壳材料的最佳选择,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气工程用阻燃ABS和PC合金材料。
技术介绍
电力机车和地铁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交通工具,其元器件的安全与技术性能必须达到国际环保阻燃的技术标准要求,如电力机车专用的蓄电池外壳要求符合美国UL94V-0级阻燃性要求,同时符合德国铁路交通防火测试标准DIN5510-2中的要求,可燃烧性能等级符合DIN5510中规定的S2级,发烟等级符合DIN5510-2中规定的SR2级,熔滴性能等级符合DIN5510-2中规定的ST2级。内应力性能方面要求材料制成外壳后经冰醋酸浸润后无裂纹、变形和表面脱皮现象产生,表面不能有析出物质。移动基站用蓄电池外壳要求符合JB/T3076-1999《铅酸蓄电池槽》技术规范要求,阻燃性能符合GB/T2408-1996中第8.3.2FH-1和9.3.2FV-0的技术要求,内应力性能方面要求材料制成外壳后经四氯化碳浸润后无裂纹、变形和表面脱皮现象产生,表面不能有析出物质。上述两种电气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外壳均要求有较高的抗冲击性能,目前常见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外壳材料通常为不阻燃的ABS或卤素/锑阻燃ABS,它们要么不阻燃,要么因含卤素/锑阻燃剂不环保,达不到地铁工程用蓄电池对环保阻燃的技术要求,且力学性能较低,在制备工艺上,目前常见的ABS/PC合金材料通常采用两步法制备,即第一步制备阻燃ABS母料,第二步制备阻燃ABS/PC合金母粒,两步法生产工艺因电耗和人工费用高,故产品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工程用阻燃ABS和PC合金材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工程用阻燃ABS和PC合金材料,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50-65份、聚碳酸酯20-32份、玻璃纤维15-21份、氮化硅粉末10-15份、阻燃剂5-9份、二氧化钛粉末0.2-0.8份、相容剂3-7份、抗氧剂0.2-0.6份、抗滴落剂0.1-0.8份和有机硅1-4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氮化硅粉末和二氧化钛粉末的粒度为100-200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阻燃剂采用无卤阻燃剂。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玻璃纤维的直径为6-23微米。所述电气工程用阻燃ABS和PC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一次混炼: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玻璃纤维、阻燃剂和抗氧剂加入密炼机中混合,密炼机在温度为100-115摄氏度下密炼3-8分钟,得到一次混合料;步骤二,二次混炼:将一次混合料、氮化硅粉末、二氧化钛粉末、相容剂、抗滴落剂和有机硅投入密炼机中,密炼温度为90-105摄氏度,密炼50-120秒,得到二次混合料;步骤三,挤出造粒:将二次混合料投入双—单螺杆双阶式挤出机中熔融混合挤出,然后对挤出物进行冷拉条和切粒,即可得到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阻燃ABS/PC合金材料,原料来源广泛,制作工艺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制备的阻燃ABS/PC合金材料不仅可达到安全环保要求,还综合了ABS和PC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使得综合性价比更好,是地铁工程与电力机车、移动基站用蓄电池外壳材料的最佳选择,应用前景广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电气工程用阻燃ABS和PC合金材料,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50份、聚碳酸酯20份、玻璃纤维15份、氮化硅粉末10份、阻燃剂5份、二氧化钛粉末0.2份、相容剂3份、抗氧剂0.2份、抗滴落剂0.1份和有机硅1份。所述电气工程用阻燃ABS和PC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一次混炼: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玻璃纤维、阻燃剂和抗氧剂加入密炼机中混合,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3微米,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密炼机在温度为100摄氏度下密炼3分钟,得到一次混合料;步骤二,二次混炼:将一次混合料、氮化硅粉末、二氧化钛粉末、相容剂、抗滴落剂和有机硅投入密炼机中,密炼温度为90摄氏度,密炼50秒,得到二次混合料;步骤三,挤出造粒:将二次混合料投入双—单螺杆双阶式挤出机中熔融混合挤出,然后对挤出物进行冷拉条和切粒,即可得到成品。实施例2一种电气工程用阻燃ABS和PC合金材料,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55份、聚碳酸酯28份、玻璃纤维19份、氮化硅粉末13份、无卤阻燃剂7份、二氧化钛粉末0.5份、相容剂6份、抗氧剂0.5份、抗滴落剂0.6份和有机硅3份。所述电气工程用阻燃ABS和PC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一次混炼: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玻璃纤维、无卤阻燃剂和抗氧剂加入密炼机中混合,密炼机在温度为108摄氏度下密炼5分钟,得到一次混合料;步骤二,二次混炼:将一次混合料、氮化硅粉末、二氧化钛粉末、相容剂、抗滴落剂和有机硅投入密炼机中,氮化硅粉末和二氧化钛粉末的粒度为120目,密炼温度为97摄氏度,密炼80秒,得到二次混合料;步骤三,挤出造粒:将二次混合料投入双—单螺杆双阶式挤出机中熔融混合挤出,然后对挤出物进行冷拉条和切粒,即可得到成品。实施例3一种电气工程用阻燃ABS和PC合金材料,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65份、聚碳酸酯32份、玻璃纤维21份、氮化硅粉末15份、阻燃剂9份、二氧化钛粉末0.8份、相容剂7份、抗氧剂0.6份、抗滴落剂0.8份和有机硅4份。所述电气工程用阻燃ABS和PC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一次混炼: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玻璃纤维、阻燃剂和抗氧剂加入密炼机中混合,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9微米,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密炼机在温度为115摄氏度下密炼8分钟,得到一次混合料;步骤二,二次混炼:将一次混合料、氮化硅粉末、二氧化钛粉末、相容剂、抗滴落剂和有机硅投入密炼机中,氮化硅粉末和二氧化钛粉末的粒度为160目,密炼温度为105摄氏度,密炼100秒,得到二次混合料;步骤三,挤出造粒:将二次混合料投入双—单螺杆双阶式挤出机中熔融混合挤出,然后对挤出物进行冷拉条和切粒,即可得到成品。对比例1除不含有玻璃纤维,其余组分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对比例2除不含有氮化硅粉末和二氧化钛粉末,其余组分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对比例3一种电气工程用阻燃ABS和PC合金材料,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45份、聚碳酸酯20份、玻璃纤维12份、氮化硅粉末8份、阻燃剂5份、二氧化钛粉末0.1份、相容剂3份、抗氧剂0.2份、抗滴落剂0.1份和有机硅0.8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产品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垂直燃烧性能明显优于对比例1-3,实施例1-3的可燃性等级和发烟等级与对比例1-3相同。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气工程用阻燃ABS和PC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50‑65份、聚碳酸酯20‑32份、玻璃纤维15‑21份、氮化硅粉末10‑15份、阻燃剂5‑9份、二氧化钛粉末0.2‑0.8份、相容剂3‑7份、抗氧剂0.2‑0.6份、抗滴落剂0.1‑0.8份和有机硅1‑4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工程用阻燃ABS和PC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50-65份、聚碳酸酯20-32份、玻璃纤维15-21份、氮化硅粉末10-15份、阻燃剂5-9份、二氧化钛粉末0.2-0.8份、相容剂3-7份、抗氧剂0.2-0.6份、抗滴落剂0.1-0.8份和有机硅1-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工程用阻燃ABS和PC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工程用阻燃ABS和PC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粉末和二氧化钛粉末的粒度为100-200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工程用阻燃ABS和PC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秀琴
申请(专利权)人:裴秀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