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菱鲆苗种开口饲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640649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5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菱鲆苗种开口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白鱼粉、鸡肉粉、啤酒酵母、豆粕、面粉和矿物元素混合物混合、粉碎、调制、100‑130℃膨化制粒、50‑100℃温度下烘干;b、将鸡蛋粉、湿卤虫、虾肉混合,经胶体磨匀浆,然后加入甜菜碱、鱼油、磷脂和维生素混合物进行乳化匀浆;c、真空下,将步骤b得到的乳化液真空喷涂到步骤a得到的半成品烘干颗粒表面,再经过干燥、冷却、破碎、筛分、称量包装而成。能有效保持饲料配方中鲜活饲料原料及不稳定营养元素的生物活性成分,提高饲料的诱食性能和利用效率,提高大菱鲆苗种存活率和生长性能,减少饲料中的病原体,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菱鲆苗种开口饲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Linnaeus)原产北大西洋及其咸淡水交界地区,是名贵的食用鱼,1990年代中期引进我国养殖。目前在我国的年养殖产量已近5万吨,产值近10亿左右,并已形成了苗种培育、成鱼养殖和加工出口的完整产业链。鉴于大菱鲆养殖已成为我国北方主要海水鱼的养殖品种之一,其规模也不断扩大,大菱鲆苗种培育也成为行业的发展的关键问题。安全健康、规格整齐、生长熟速度快的优质鱼苗是行业发展的必要保证。大菱鲆苗种发育阶段经历了一个变态发育过程,死亡主要集中在此阶段,其原因是因为营养不足或者营养不全面,而导致变态发育未遂,或则变态后体质过弱以致死亡,所以饵料营养是制约大菱鲆苗种成活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大菱鲆苗种培育主要依赖于小球藻、轮虫和卤虫等天然饵料,其价格昂贵,操作繁琐、并易于污染水质,同时可能引入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其质量的不稳定也给大菱鲆苗种开口的培育带来了不便,不适于大菱鲆苗种的规模化生产培育。现有技术制造的饲料,不仅原料选择没有根据大菱鲆苗种的生长和生理消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菱鲆苗种开口饲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饲料原料由下列组分组成:白鱼粉20‑35%;鸡肉粉10‑20%;鸡蛋粉3‑6%;啤酒酵母3‑6%;湿卤虫10‑20%;虾肉5‑10%;面粉15‑20%;豆粕1‑5%;甜菜碱1‑3%;鱼油1‑5%;磷脂1‑3%;维生素混合物1‑2%;矿物元素混合物2‑4%;所述维生素混合物,含量按克/每公斤计,其组分和含量为:维生素A 20‑40;维生素D3 1‑3;维生素E 50‑70;维生素K3 3‑6;维生素B1 20‑40;维生素B2 1‑3;维生素B6 50‑70;维生素B123‑6;烟酸10‑30;泛酸钙10‑30;生物素0.1‑0.2;肌醇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菱鲆苗种开口饲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饲料原料由下列组分组成:白鱼粉20-35%;鸡肉粉10-20%;鸡蛋粉3-6%;啤酒酵母3-6%;湿卤虫10-20%;虾肉5-10%;面粉15-20%;豆粕1-5%;甜菜碱1-3%;鱼油1-5%;磷脂1-3%;维生素混合物1-2%;矿物元素混合物2-4%;所述维生素混合物,含量按克/每公斤计,其组分和含量为:维生素A20-40;维生素D31-3;维生素E50-70;维生素K33-6;维生素B120-40;维生素B21-3;维生素B650-70;维生素B123-6;烟酸10-30;泛酸钙10-30;生物素0.1-0.2;肌醇100-300;叶酸2-6;维生素C150-400;所述矿物元素混合物,含量按克/每公斤计,其组分和含量为:硫酸铜10-30;硫酸亚铁50-150;硫酸锌20-50;硫酸锰2-20;氯化钴0.1-1;亚硒酸钠0.1-1;磷酸二氢钾10-30;磷酸二氢钠10-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菱鲆苗种开口饲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饲料原料由下列组分组成:白鱼粉22-33%;鸡肉粉15-20%;鸡蛋粉4-6%;啤酒酵母4-6%;湿卤虫12-18%;虾肉6-8%;面粉15-18%;豆粕1-3%;甜菜碱1-2%;鱼油2-4%;磷脂1-2%;维生素混合物1.1-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越群洪宇聪洪宇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越群海洋生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