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回风巷综合防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2960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3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作面回风巷综合防尘装置,属于采矿防尘领域,其包括沿风向依次布置的防尘活动框、防尘纳米海绵和防尘固定框;防尘活动框和防尘固定框内各安装两扇捕尘网架,捕尘网架内安装捕尘网;防尘活动框滑动连接在工作面回风巷道内,防尘活动框的前方连接推进气缸,防尘活动框在推进气缸作用下滑动挤压防尘纳米海绵;防尘固定框与工作面回风巷道侧壁固定连接,防尘固定框的边角与防尘纳米海绵之间粘接,防尘活动框的前方设有喷嘴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风流的作用下,利用水的张力这一特点,形成一道“雾膜”, 构成一级防尘,由防尘纳米海绵构成二级防尘,防尘纳米海绵上截留的粉尘经水流冲洗,防尘活动框挤压后除去,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采矿防尘
,具体地说是一种工作面回风巷综合防尘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矿物的细微颗粒,叫矿尘。矿尘又称为粉尘,一般分为煤尘和岩尘两种。煤尘是从它的爆炸角度来定义的,凡粒径小于1mm的煤炭颗粒叫煤尘,煤尘含有较多的以固定碳为主的可燃物质;岩尘是从其卫生角度来定义的,凡粒径小于5μm的岩石颗粒叫岩尘,岩尘能够进入人体肺部引起尘肺病。当岩尘中游离二氧化硅浓度超过10%时,称为硅尘。矿尘的分类方法很多:按产生来源可分为原生矿尘和次生矿尘;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浮游矿尘和沉积矿尘;按其岩性可分为煤尘和岩尘;按尘粒的可见程度,又可分为可见矿尘(粒径大于10um)、显微矿尘(粒径0.1—10um)和超显微矿尘;还可分为爆炸性矿尘和非爆炸性矿尘、呼吸性和非呼吸性矿尘等。根据不同目的和需要,可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原生矿尘是由于煤(岩)层受地质构造或采场支承压力的作用被破裂而产生的。它们存在于煤(岩)体的层、节理和裂隙之中,后随煤(岩)体的采落和破碎而进入矿内空间。次生矿尘是由于开采生产造成煤(岩)体的破碎而产生的。例如打眼、爆破、装载、支护、运输、提升等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次生矿尘。在现代矿井里,次生矿尘是矿尘的主要来源。就煤尘而言,一般每昼夜所产生的煤尘量约等于产煤量的0.25—1.0%,甚至高达3%。在煤矿生产中,以采掘工作面产生的矿尘量为最多,约占全部矿尘的80%;其次,运输系统的各转载点,煤(岩)遭到进一步破坏,也产生有相当数量的矿尘。因此,对于矿尘的控制是煤矿工作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作面回风巷综合防尘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工作面回风巷综合防尘装置,包括设在工作面回风巷道内、沿风向依次布置的防尘活动框、防尘纳米海绵和防尘固定框,在回风巷道迎风面处设有粉尘检测仪;所述防尘活动框和防尘固定框内各安装两扇捕尘网架,两扇捕尘网架分别与防尘固定框铰接连接组成开门式布置,两扇捕尘网架之间通过闭门件可拆卸连接,捕尘网架内安装用于覆盖回风巷道断面的捕尘网;所述防尘活动框滑动连接在工作面回风巷道内,防尘活动框的前方连接推进气缸,防尘活动框在推进气缸作用下滑动挤压防尘纳米海绵,所述防尘固定框与工作面回风巷道侧壁固定连接,防尘固定框的边角与防尘纳米海绵之间粘接连接,防尘活动框的前方设有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包括与工作面回风巷道侧壁固接的滑轨支架、及滑动式雾化喷嘴,滑动式雾化喷嘴通过连接管道与分别与空压机和储水槽相连,空压机连接管道上设有加水阀,储水槽连接管道上设有加气阀优选上述工作面回风巷综合防尘装置,还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输入端与粉尘检测仪相连,PLC控制器输出端分别与推进气缸、加水阀和加气阀相连。优选所述防尘固定框侧壁由内加热夹层及外隔热夹层构成双夹层的结构形式。本技术的工作面回风巷综合防尘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喷嘴本体开启时,在风流的作用下,利用水的张力这一特点,使水附着在捕尘网上,形成一道“雾膜”,粉尘在“雾膜”作用下沾附在网上,构成一级防尘,部分“雾膜”破裂后,粉尘极易通过捕尘网,这部分粉尘由防尘纳米海绵捕捉,构成二级防尘结构,在本技术中所采用的纳米海绵又称密胺海绵,其开孔率可达99%,风阻小,目前广泛用于餐具清洁领域,由于其风阻小,故不会阻挡巷道回风,同时截留在防尘纳米海绵上的粉尘,经喷嘴本体冲洗,并由推进气缸滑动挤压吸水防尘纳米海绵后,即可将吸水防尘纳米海绵上截留的粉尘去除,最后,挤压后的防尘纳米海绵在风流及防尘固定框侧壁内加热夹层作用下烘干,从而降低风阻。2、喷嘴本体包括与工作面回风巷道侧壁固接的滑轨支架、及滑动式雾化喷嘴,滑动式雾化喷嘴设计便于将捕尘网上附着的“雾膜”不断更新,进一步提高捕尘效率。3、防尘活动框和防尘固定框内各安装两扇捕尘网架,两扇捕尘网架分别与防尘固定框铰接连接组成开门式布置,在无人通过时,两块捕尘网覆盖全断面起到捕尘的作用,在有人通过时,工作人员可以将闭门件拆解,打开捕尘网不影响工作,人员通过后,再将捕尘网关闭。4、上述工作面回风巷综合防尘装置,还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输入端与粉尘检测仪相连,PLC控制器输出端分别与推进气缸、加水阀和加气阀相连,这样整个装置就能根据测得的粉尘含量,智能调节水气混合比例,将粉尘含量降低至人体安全范围以内。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中所使用的防尘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压机,2、储水槽,3、加水阀,4、加气阀,5、滑轨支架,6、粉尘检测仪,7、防尘活动框,8、防尘纳米海绵,9、防尘固定框,10、喷嘴本体,11、推进气缸,12、回风巷道,13、外隔热夹层,14、内加热夹层,15、捕尘网,16、闭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的工作面回风巷综合防尘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如附图1、2所示,本技术的工作面回风巷综合防尘装置,其结构包括设在工作面回风巷道12内、沿风向依次布置的防尘活动框7、防尘纳米海绵8和防尘固定框9,在回风巷道12迎风面处设有粉尘检测仪6。所述防尘活动框7和防尘固定框9内各安装两扇捕尘网架,两扇捕尘网架分别与防尘固定框9铰接连接组成开门式布置,两扇捕尘网架之间通过闭门件16可拆卸连接,捕尘网架内安装用于覆盖回风巷道12断面的捕尘网,所述防尘活动框7滑动连接在工作面回风巷道12内,防尘活动框7的前方连接推进气缸11,防尘活动框7在推进气缸11作用下沿工作面回风巷道12侧壁滑动,并挤压防尘纳米海绵8,所述防尘固定框9与工作面回风巷道12侧壁固定连接,防尘固定框9侧壁由内加热夹层14及外隔热夹层13构成双夹层的结构形式,防尘固定框9的边角与防尘纳米海绵8之间粘接连接,防尘活动框7的前方设有喷嘴本体10,喷嘴本体10包括与工作面回风巷道12侧壁固接的滑轨支架5、及滑动式雾化喷嘴,滑动式雾化喷嘴通过连接管道与分别与空压机1和储水槽2相连,空压机1连接管道上设有加水阀3,储水槽2连接管道上设有加气阀4。上述工作面回风巷综合防尘装置,还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输入端与粉尘检测仪6相连,PLC控制器输出端分别与推进气缸11、加水阀3和加气阀4相连。本技术的喷嘴本体10开启时,在风流的作用下,利用水的张力这一特点,使水附着在捕尘网15上,形成一道“雾膜”,粉尘在“雾膜”作用下沾附在网上,构成一级防尘,滑动式雾化喷嘴设计便于将捕尘网15上附着的“雾膜”不断更新,进一步提高捕尘效率;实际使用时,“雾膜”容易破裂,使粉尘极易通过捕尘网15,这部分粉尘由防尘纳米海绵8捕捉,构成二级防尘结构,截留在防尘纳米海绵8上的粉尘,经喷嘴本体10冲洗,并由推进气缸11滑动挤压吸水防尘纳米海绵8后,即可将吸水防尘纳米海绵8上截留的粉尘去除,最后,挤压后的防尘纳米海绵8在风流及防尘固定框9侧壁内加热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工作面回风巷综合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工作面回风巷道内、沿风向依次布置的防尘活动框、防尘纳米海绵和防尘固定框,在回风巷道迎风面处设有粉尘检测仪;所述防尘活动框和防尘固定框内各安装两扇捕尘网架,两扇捕尘网架分别与防尘固定框铰接连接组成开门式布置,两扇捕尘网架之间通过闭门件可拆卸连接,捕尘网架内安装用于覆盖回风巷道断面的捕尘网;所述防尘活动框滑动连接在工作面回风巷道内,防尘活动框的前方连接推进气缸,防尘活动框在推进气缸作用下滑动挤压防尘纳米海绵,所述防尘固定框与工作面回风巷道侧壁固定连接,防尘固定框的边角与防尘纳米海绵之间粘接连接,防尘活动框的前方设有喷嘴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工作面回风巷综合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工作面回风巷道内、沿风向依次布置的防尘活动框、防尘纳米海绵和防尘固定框,在回风巷道迎风面处设有粉尘检测仪;
所述防尘活动框和防尘固定框内各安装两扇捕尘网架,两扇捕尘网架分别与防尘固定框铰接连接组成开门式布置,两扇捕尘网架之间通过闭门件可拆卸连接,捕尘网架内安装用于覆盖回风巷道断面的捕尘网;
所述防尘活动框滑动连接在工作面回风巷道内,防尘活动框的前方连接推进气缸,防尘活动框在推进气缸作用下滑动挤压防尘纳米海绵,所述防尘固定框与工作面回风巷道侧壁固定连接,防尘固定框的边角与防尘纳米海绵之间粘接连接,防尘活动框的前方设有喷嘴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亮李新宇谢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鹿洼煤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