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拉丝机的机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192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特大机头拉丝机,是对现有光学纤维拉丝机的一项重大改革,属于光纤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由直流调速电机带动前、后机头滚筒同步旋转,并通过电磁离合器的作用将前、后机头滚筒吸合或脱开,机头滚筒直径为1000~2000mm,可一次获得长度为3~7米的制作传光束的光纤原丝。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当前机头滚筒绕满下丝时,将正在拉制的原丝拨至后机头滚筒上继续工作,可不用停机连续生产,减小光纤损耗,提高光纤产、质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具有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Head of optical fiber draw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arge head drawing machine, which is a major reform of the existing optical fiber drawing machine, and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optical fiber mechanical manufacture. The invention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s driven by a DC motor before and after the head drum to rotate synchronously, and before and after the head drum is closed or disengaged by the electromagnetic clutch, the head drum diameter is 1000 ~ 2000mm, can have a length of 3 to 7 meters of making optical fiber bundle of raw silk.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the head drum wound with silk, raw silk which is drawn after head drum dial to continue to work, can not stop the continuous production, reducing the loss of the optical fiber, improve fiber yield and qualit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with greater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大机头拉丝机,是对现有光学纤维拉丝机的一项重大改革,属于光纤机械制造
目前在制造光导纤维的技术中,双坩埚法是一种效率高、成本低的先进工艺,其主要设备之一的拉丝机机头滚筒的直径一般为175mm,筒宽为120mm,由调速电机带动滚筒高速旋转,将坩埚中的液态玻璃流股拉制成直径为10~50μ的光学纤维,其卷装量仅为0.2kg左右,用单孔双坩埚拉丝时,每个滚筒可卷绕60分钟,而用四孔或八孔双坩埚拉丝时,卷绕时间则分别30分钟和20分钟,目前本院已研制出了具有先进水平的20孔双坩埚,其产量大为增加,不到10分钟就需更换滚筒,由于卷装量小,换筒频繁,使得工人劳动强度增大;由于光纤卷绕在小滚筒上,其弯曲半径也小,易使光纤内部产生微裂纹,使得光纤损耗增加;因此小卷装量的拉丝机已不能适应高产的20孔双坩埚的需要。另一个缺点是小直径滚筒所拉制的光纤不能直接获得所需长度的传光束,以往的做法是将小滚筒上的光纤,先绕到大直径的绕丝架上,然后根据其所需长度,将其剪断,以获得所需制造传光束的光纤原丝。很显然,上述方法不仅多出一道工序,而且在重绕过程中,又会增加光纤损耗,并且还要损失掉10%左右的光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设计一种能适应高产量的多孔双坩埚拉制光导纤维的新型特大机头拉丝机,该机能在一道工序内获得长度为3~7米左右的光纤束,由于机头滚筒直径比原有的大5~10倍,因此绕丝滚筒的曲率半径大大增加,光纤的损耗也大为降低,提高了光纤的产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如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①直流调速电机②减速器③制动器④主机架⑤后机头滚筒⑥前机头滚筒⑦同步齿形带⑧制动轮⑨电磁离合器⑩皮带轮(11)主轴(12)套轴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由直流调速电机①带动前机头滚筒⑥和后机头滚筒⑤同步旋转,前机头滚筒⑥套在主轴(11)上,后机头滚筒⑤套在套轴(12)上,前机头滚筒⑥和后机头滚筒⑤通过电磁离合器⑨吸合或脱开,前、后机头滚筒直径φ为1000~2000mm,前机头滚筒宽度a和后机头滚筒宽度b分别为100~200mm,其厚度δ为1~3mm,其滚筒主要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也可采用工程塑料,或不锈钢制作,滚筒表面要求光洁,无毛刺;为增加滚筒刚性,不使其变形,自滚筒中心到周边方向装有n根輻条,n为10~20根。(见附图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卷装量大,成品率高,由于光纤损耗小,因此光纤质量好,减少制作传光束工序,减轻劳动强度,能达到优质高产的要求,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施例按附图1说明前机头滚筒直径φ为1550mm,筒宽a为170mm,后机头滚筒直径φ为1556mm,筒宽b为100mm,采用2mm厚的铝合金制作,自滚筒中心向周边方向采用n为16根25×25mm的铝型材,启动直流调速电机①,通过同步齿形带⑦带动减速器②,再由同步齿形带⑦带动主机皮带轮⑩,再带动套轴(12)旋转,此时后机头滚筒⑤和套轴(12)同步旋转,再吸合电磁离合器⑨,使得主轴(11)和套轴(12)同步旋转等,因此套在主轴(11)上的前机头滚筒⑥和后机头滚筒⑤同步旋转,转速为40转/分左右,前机头滚筒开始绕丝,约120分钟以后,前机头滚筒⑥绕满,将从坩埚连续不断流出的光纤丝拨至后机头滚筒⑤上,使电磁离合器⑨脱开,通过制动器③制动轮⑧迫使前机头滚筒⑥停止旋转,此时下丝,后机头滚筒⑤仍继续作业,不影响生产,当前机头滚筒⑥下完丝以后,再将原丝拨至前机头滚筒⑥上,吸合电磁离合器⑨,此时前、后机头滚筒又同步旋转。权利要求1.特大机头拉丝机,由直流调速电机①,减速器②,制动器③,主机④,滚筒⑤等组成,其特征在于(A)前机头滚筒⑥套在主轴(11)上,后机头滚筒⑤套在套轴(12)上,由直流调速电机①带动前机头滚筒⑥和后机头滚筒⑤同步旋转。(B)前机头滚筒⑥和后机头滚筒⑤两者通过电磁离合器⑨吸合或脱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机,其特征在于前机头滚筒⑥和后机头滚筒⑤的直径为1000~20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机,其特征在于前、后机头滚筒自中心到周边装有n根辐条,n为10~20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机,其特征在于前机头滚筒⑥的筒宽a为100~200mm;后机头滚筒⑤的筒宽b为100~2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机,其特征在于前、后机头滚筒的材料为如下所述中的一种①铝合金②工程塑料③不锈钢。全文摘要特大机头拉丝机,是对现有光学纤维拉丝机的一项重大改革,属于光纤机械制造
文档编号C03B37/03GK1039785SQ89102440公开日1990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张耀明, 张荫谷, 郝思俊, 尹建一, 朱元宏, 宋存明 申请人: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特大机头拉丝机,由直流调速电机1,减速器2,制动器3,主机4,滚筒5等组成,其特征在于:(A)前机头滚筒6套在主轴11上,后机头滚筒5套在套轴12上,由直流调速电机1带动前机头滚筒6和后机头滚筒5同步旋转。(B)前机头滚筒6和后机头 滚筒5两者通过电磁离合器9吸合或脱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明张荫谷郝思俊尹建一朱元宏宋存明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