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1664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0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装置,用于提升发动机上部以更换船舶的曲轴,包括至少四根立柱、至少四根上纵梁、至少两个提升机构、至少两根下纵梁和至少两根下横梁,立柱分成两列分别设置在发动机的两侧,上纵梁分成两组分别连接在两列立柱的顶部,提升机构分成两组分别连接在两组上纵梁上,提升机构下端固定连接下纵梁;下横梁横向插入发动机上部的内部,下纵梁分成两组分别连接在下横梁的两端的端部下方以托起下横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综合考虑合适的受力点且保证受力均匀和船在漂浮状态有动态加速度等因素,提出一种提升装置,可以在轮船上将发动机上部提升一定距离从而可以在轮船上实现更换船舶曲轴,省时省力且节约大量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超大型船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升发动机上部以更换船舶的曲轴的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超大型轮船的发动机通常是整体购买或运输,而轮船的桨都是通过发动机内部的曲轴来驱动,所以曲轴的利用率很高,当轮船使用时间较长后,曲轴可能出现裂纹或其他缺陷。在曲轴出现裂纹或其他缺陷后,现有的方法只能是将整个发动机重新更换,先将发动机整个主机从轮船中取出运回生产厂家,在厂家更换曲轴或者重新购置新发动机再重新运回并安装在轮船上,这个过程费时费力且浪费大量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综合考虑合适的受力点且保证受力均匀和船在漂浮状态有动态加速度等因素,提出一种提升装置,可以在轮船上将发动机上部提升一定距离从而可以在轮船上实现更换船舶的曲轴,省时省力且节约大量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装置,用于提升发动机上部以更换船舶的曲轴,包括至少四根立柱、至少两根上纵梁、至少两个提升机构、至少两根下纵梁和至少两根下横梁,所述立柱分成两列分别设置在发动机的两侧,所述上纵梁分成两组分别连接在两列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提升机构分成两组分别连接在两组所述上纵梁上,所述提升机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纵梁;所述下横梁横向插入所述发动机上部的内部,所述下纵梁分成两组分别连接在所述下横梁的两端的端部下方以托起所述下横梁。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技术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所述立柱采用钢管,所述上纵梁、所述下纵梁和所述下横梁均采用箱型梁。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液压式千斤顶和基座,所述基座连接在所述上纵梁上,所述液压式千斤顶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液压式千斤顶的液压回路上设置有液控单向阀和平衡阀。所述液压式千斤顶通过钢绞线和承重锚与所述下纵梁连接,所述钢绞线从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液压式千斤顶、所述上纵梁、所述下纵梁和所述承重锚,所述承重锚固定连接在所述钢绞线的下端。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所述下横梁的数量的M倍,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发动机上部的内部且与所述下横梁相互垂直,每M根所述支撑杆对应设置在一根所述下横梁上,其中M≥1。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八根立柱、四根上纵梁、四个提升机构、四根下纵梁和四根下横梁,所述立柱均匀分成两列分别设置在发动机的两侧,在每列所述立柱上设置两根所述上纵梁,在每列所述立柱上的两根所述上纵梁上设置两个提升机构,每个提升机构对应固定连接一根所述下纵梁,每根所述下纵梁纵跨连接在两根相邻的所述下横梁的端部下方。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八根立柱、四根上纵梁、六个提升机构、六根下纵梁和六根下横梁,所述立柱均匀分成两列分别设置在发动机的两侧,在每列所述立柱上设置两根所述上纵梁,在每列所述立柱上的两根所述上纵梁上设置三个提升机构,每个提升机构对应固定连接一根所述下纵梁,每根所述下纵梁纵跨连接在两根相邻的所述下横梁的端部下方。所述提升装置包括2(N+1)根立柱、2P根上纵梁、2N个提升机构、2N根下纵梁和2N根下横梁,每N+1根所述立柱分为一列设置在发动机的一侧,每P根上纵梁设置在一列所述立柱上,在每两根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设置一个所述提升机构,每个所述提升机构对应固定连接一根所述下纵梁,每根所述下纵梁纵跨连接在两根相邻的所述下横梁的端部下方,其中N≥1,P≥1。在所述立柱的外侧还设有防倾管,所述防倾管与所述立柱垂直设置,所述防倾管与所述船舶相互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提升装置设置下横梁横穿发动机上部的内部,使得发动机上部的重量均匀承受在下横梁上;并在发动机两侧设置两列立柱,两列立柱上分别设置两组上纵梁,在每组上纵梁上设置至少一个提升机构,提升机构的下端通过下纵梁与下横梁连接,在提升机构提升过程中,发动机上部的重量从下横梁传递至下纵梁、从下纵梁传递至提升机构、从提升机构传递至上纵梁、从上纵梁均匀传递至立柱上,通过该结构设计保证了提升装置的受力均匀,且不受船在漂浮状态有动态加速度的影响,能够很稳定地将发动机上部提升一定距离以提供更换船舶曲轴的空间,从而不再需要将整个发动机运回生产厂家,省时省力而且节约了大量成本。在部分优选的方案中,提升机构采用液压式千斤顶,且在液压式千斤顶的液压回路上设置有液控单向阀和平衡阀,使得在提升装置工作状态下如果遇到突然停电等突发事件就对油路进行闭锁,从而使提升装置及被提升的发动机上部可以安全地悬挂在发生突发事件前的高度。在部分优选的方案中,可以根据发动机的重量来设置下横梁的根数,再根据下横梁的数量相应设置下纵梁、提升机构以及立柱的数量,以满足提升机构能够将发动机上部提升起来。在另外部分优选的方案中,在立柱的外侧还设有防倾管,且防倾管与船舶相互连接,更进一步保证了提升装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提升装置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提升装置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提升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提升装置的示意图;超大型船舶的发动机包括发动机上部10和发动机下部20,其中曲轴30在发动机下部的内部,发动机位于底座40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提升装置,可以将发动机上部10提升一定距离,从而给更换发动机下部20内设置的曲轴30提供空间。提升装置包括八根立柱1、四根上纵梁2、四个提升机构、四根下纵梁4、四根下横梁5和八根支撑杆6,其中提升机构包括液压式千斤顶31、基座32、钢绞线33和承重锚34。在需要将发动机上部20提升时,主要步骤包括:1)清除提升装置安装区域周围的障碍物,保证提升装置安装底座周围没有阻挡物;2)安装支撑杆6,将八根支撑杆6从发动机上部20侧面的道门放入至发动机上部20的内部,八根支撑杆6每两根对应放置在需要插入下横梁5的道门内并保持竖直方向;3)安装下横梁5,在发动机上部20侧面的6个道门的其中四个道门内横向插入下横梁5,每根下横梁5上对应设置两根支撑杆6,使得发动机上部20的重量能够均匀分散到四根下横梁5上,下横梁5的两端露出在发动机上部20外;4)安装下纵梁4,在每两根相邻的下横梁5的端部下方处连接设置一根下纵梁4以支撑起下横梁5,下纵梁4和下横梁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5)安装立柱1,在发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升装置,用于提升发动机上部以更换船舶的曲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四根立柱、至少两根上纵梁、至少两个提升机构、至少两根下纵梁和至少两根下横梁,所述立柱分成两列分别设置在发动机的两侧,所述上纵梁分成两组分别连接在两列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提升机构分成两组分别连接在两组所述上纵梁上,所述提升机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纵梁;所述下横梁横向插入所述发动机上部的内部,所述下纵梁分成两组分别连接在所述下横梁的两端的端部下方以托起所述下横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装置,用于提升发动机上部以更换船舶的曲轴,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四根立柱、至少两根上纵梁、至少两个提升机构、至少两根下纵梁和至
少两根下横梁,所述立柱分成两列分别设置在发动机的两侧,所述上纵梁分成两
组分别连接在两列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提升机构分成两组分别连接在两组所述
上纵梁上,所述提升机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纵梁;所述下横梁横向插入所述发
动机上部的内部,所述下纵梁分成两组分别连接在所述下横梁的两端的端部下方
以托起所述下横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采用钢管,所
述上纵梁、所述下纵梁和所述下横梁均采用箱型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液压
式千斤顶和基座,所述基座连接在所述上纵梁上,所述液压式千斤顶固定连接在
所述基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式千斤顶的液
压回路上设置有液控单向阀和平衡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式千斤顶通过
钢绞线和承重锚与所述下纵梁连接,所述钢绞线从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液压式千
斤顶、所述上纵梁、所述下纵梁和所述承重锚,所述承重锚固定连接在所述钢绞
线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
撑杆的数量为所述下横梁的数量的M倍,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发动机上部的
内部且与所述下横梁相互垂直,每M根所述支撑杆对应设置在一根所述下横梁
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军陈允中李真许正杰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