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池万清专利>正文

高效絮凝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8084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给水或污水处理工程中使用的高效絮凝分离装置,它是由许多相同尺寸且弯折成∧形的丝条按同一方向整齐排列而成,其顶部的内侧和外侧各有一条∧形且顶角一致的固定板将丝条夹住并固定。丝条一般采用塑料制成。使用时,只要将若干个上述装置用中心绳串联成一组,固定于絮凝池或者澄清池中。本装置的产品成本低,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反应凝率大幅度提高,同时安装维修十分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High efficiency flocculation separating device

The use of a highly efficient flocculation water supply and sewage treatment projects in the separation device, which is composed of many of the same size and is bent into a shape of the filament in the same direction and neatly arrang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top of the fixed plate and a V-shaped angle consistent with the strips are clamped and fixed. Silk is usually made of plastic. When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a plurality of said devices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with a central rope into a set, and are fixed in a flocculation tank or a clarification tank. The product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firm structure, long service life, large improvement in the reaction condensation rat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and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给水和污水处理工程中使用的分离装置,特别是絮凝分离装置。在城镇给水和污水处理常规净化工艺中,絮凝池、澄清池的作用是将投加混凝剂絮凝后或未充分絮凝的源水,采用一种装置,使之改变水流规律至紊湍流态,使絮凝剂与源水充分混合反应,促使源水中的胶体杂质形成的微絮粒与具有活性并呈悬浮状的成熟絮粒发生接触吸附作用,形成均匀的絮凝粒,以使在后续的澄清过程中达到固液分离水质澄清的目的。为了加强源水微絮粒与成熟絮料的接触碰撞几率,常在悬浮泥渣层设置强化接触絮凝装置。常用的絮凝装置有折板和斜管两种。但是,它们存在着结构复杂、安装维修不便、容易发生堵塞等问题。为此,许多人提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技术方案。如中国专利96231204.5提供的多环板旋流絮凝分离器,它是在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同心环形板和溢水管,溢水管下端伸出壳体,同心环形板上侧设有溢水槽,通过多个同心环形板,经絮凝反应的颗粒在水力旋流离心力的作用下径向移动速度快且径向移动距离短,从而使絮凝分离时间大为缩短。该装置处理效果较好,但是成本非常高,仅适合于小型的澄清池中使用。另外,中国专利98120099.0提供的框架式波形板絮凝器和中国专利9824296.5提供的框架式平折板絮凝器分别采用多张波形板和平折板的结构,尽管也有一定的絮凝效果,但用料较多,实际使用时生产效率不高。本专利技术人曾提出一种接触速絮矾花絮凝器(专利号为98244244.0),它首次采用填料的结构,较好地解决了造价高、反应效率低的问题,但也存在着使用周期短、安装不便等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颖结构的高效絮凝分离装置使它具有反应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安装维修方便、产品成本低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高效絮凝分离装置是由许多相同尺寸且弯折成∧形的丝条按同一方向整齐排列而成,其顶部的内侧和外侧各有一条∧形且顶角一致的固定板将丝条夹住并固定。丝条一般采用塑料制成。上述的丝条也可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形。上述的固定板上可设置若干个空心的间距管,间距管与固定板固连在一起。使用时,只要将若干个上述装置用中心绳串联成一组,固定于絮凝池或者澄清池中。一般每个池根据其大小放置数组。本装置可应用于城镇供水和污水处理常规净化工艺中的絮凝和沉淀,达到产生和拦截絮凝体的功能,使固液快速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装置是利用截留沉淀的原理,将传统高成本的斜管、斜板材料改为低成本的丝条,产品成本大大下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各丝条通过固定板固定或者注塑成形,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3、由于水流可以从各丝条的间隙中流过,与折板或斜板的絮凝装置相比,反应凝率大幅度提高。4、因为各单个装置之间可用中心绳串接在一起,所以安装维修均十分方便。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高效絮凝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高效絮凝分离装置的横向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高效絮凝分离装置串联在一起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高效絮凝分离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图5是絮凝池或者澄清池中使用本高效絮凝分离装置的立面示意图。图中,1、丝条;2、固定板;20、内固定板;21、外固定板;3、间距管;4、中心绳;5、框架。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高效絮凝分离装置主要是由丝条1和固定板2所组成。丝条1一般以塑料为材料。本实施例中,丝条1采用尼龙制成。许多相同尺寸的丝条1弯折成∧形后有序排列起来,然后用固定板2固定。本技术中丝条1的制造工艺既可以用手工,也可以用机械注塑模具一次性成形。为了提高比表面积,增强本装置的吸附能力,丝条1的表面可设计成带有毛刺。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中固定板2可用各种耐腐蚀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使用塑料夹板。内固定板20和外固定板21的顶角一致。当内外固定板2夹住丝条1后,用螺栓固连在一起即可。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板2上还设置若干个空心的间距管3。中心绳4穿过间距管3,将各个装置串联起来。间距管3使相邻两装置之间保持相同的距离。如图4所示,本装置串联起来后可以固定在框架5上,然后安装在池内,十分方便。当然,也可根据需要直接安装在水池的固定件上。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的絮凝池、平流沉淀池、机械加速沉淀池,以及取代斜管、斜板沉淀池中的斜管和斜板,解决加速絮凝池絮凝和平流池矾花上浮问题,同时可用于污水净化的初沉池、二沉池以及尾矿缩池等。图5是本技术用于澄清池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流经过多重吸附分离后,才能出水。当浑浊的带絮凝体的源水通过时,由于许多絮凝体拦截将水中的悬浮物吸附并分离,快速达到澄清的目的。带有毛刺的丝条1除了具有截留悬浮物的作用,同时当悬浮物截留到一定量时兼有滑泥的作用。V形的池底用于排泥。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絮凝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许多相同尺寸且弯折成∧形的丝条(1)按同一方向整齐排列而成,其顶部的内侧和外侧各有一条∧形且顶角一致的固定板(2)将丝条(1)夹住并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絮凝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条(1)一般采用塑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絮凝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条(1)也可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形。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效絮凝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2)上可设置若干个空心的间距管(3),间距管(3)与固定板(2)固连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效絮凝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条(1)的表面带有毛刺。专利摘要一种给水或污水处理工程中使用的高效絮凝分离装置,它是由许多相同尺寸且弯折成∧形的丝条按同一方向整齐排列而成,其顶部的内侧和外侧各有一条∧形且顶角一致的固定板将丝条夹住并固定。丝条一般采用塑料制成。使用时,只要将若干个上述装置用中心绳串联成一组,固定于絮凝池或者澄清池中。本装置的产品成本低,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反应凝率大幅度提高,同时安装维修十分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档编号B01D21/01GK2464418SQ01210399公开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1日专利技术者池万清, 陈熙, 邹一平, 颜帮青 申请人:池万清, 陈熙, 邹一平, 颜帮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絮凝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许多相同尺寸且弯折成∧形的丝条(1)按同一方向整齐排列而成,其顶部的内侧和外侧各有一条∧形且顶角一致的固定板(2)将丝条(1)夹住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万清陈熙邹一平颜帮青
申请(专利权)人:池万清陈熙邹一平颜帮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