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解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53772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9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解絮机,包括筒体、电机、导流器及检修孔;筒体内贯穿一垂直设置的转轴,转轴上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轴连接,下端贯穿筒体后伸入导流器的内腔,并悬空设置;导流器呈薄壁柱状,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置一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在导流器下端;检修孔上设置有一堵头;叶片是由前面、后面、上面、底面、内边缘和外边缘构成的实心结构;叶片的外边缘设置为平面或弧面,且平面与叶片底面呈20°‑160°倾角,而弧面的弦与叶片底面呈20°‑160°倾角。优选为,叶片外边缘的形状与所对应的导流器内腔的弧面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叶片与导流器的内腔拟合度,产生高效搅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解絮机。
技术介绍
在常规的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向待处理水中投加高分子助凝剂/絮凝剂,经充分混合、反应后,水中的胶体微粒、细微悬浮物等脱稳并聚集为可分离、沉淀的絮凝体,简称絮体,俗称矾花。在上述混凝沉淀反应中增加投加密度在2~6g/cm3的重介质絮凝微粒(简称重介质粉),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絮体更迅速地生成,还能通过桥架作用在同样的时间内形成更大的絮体。同时,由于重介质粉的密度较大,形成的重介质絮体密度也较常规的絮体密度更高,使得重介质絮体的沉淀时间仅为常规絮体沉淀时间的1/5~1/10,从而可以实现大幅度地缩短水处理的过程与时间。这就是目前正在兴起的新一代水处理重介质混凝沉淀技术,如专利号为201420046746.1、201420045912.6等专利中所涉及的重介质混凝沉淀技术。新一代水处理重介质混凝沉淀技术中的难点之一,就是将投入到工艺过程的重介质粉进行高效回收并循环利用,用于对絮体进行解絮、并使重介质从絮体中分离的解絮机,便是其中的关键设备。传统解絮机存在以下缺点:(1)转轴底端固定,由于絮体的核----重介质粉粒径较小、密度较高、质地较硬,转轴底端容易被卡死、破坏,出现松动,电机高速旋转时影响设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设备的加工制作过程也比较繁杂;(2)对于异侧设置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装置,在出水管一端安装的限流板与出水管内壁密封连接,结构设置不合理,容易造成絮凝体在设备内堆积;(3)进水口和出水口在同侧上下设置,搅拌不充分。(4)叶片外边缘设置为垂直于叶片底边的平面,叶片与导流器的内腔拟合度不高,影响搅拌效率。因此急需研制一种结构稳定且合理、搅拌充分的新型的高效解絮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合理、搅拌充分的高效解絮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解絮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筒体、利用法兰固定在筒体上端的电机、固定安装电机下端的导流器及固定设置在导流器下端的检修孔;所述筒体内贯穿一垂直设置的转轴,转轴上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轴连接,转轴下端贯穿筒体后伸入导流器的内腔,并悬空设置;筒体中部设置一供转轴安装的轴承,轴承设置在轴承座上;筒体下端与导流器上端连接处设置一机械密封件,并与转轴插接配合;所述导流器呈薄壁柱状,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置一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端部各设置一安装法兰;所述检修孔上设置有一堵头;所述转轴下端侧壁上沿长轴方向间隔设置有1-6层叶片,所述每层叶片的片数设置为2-8片,并与转轴呈0-45º倾角;所述叶片是由前面、后面、上面、底面、内边缘和外边缘构成的实心结构;所述叶片的内边缘固定在转轴上;所述叶片的前面和叶片的后面之间的厚度设置为3-10mm;所述叶片的外边缘设置为平面或弧面,且平面与叶片底面呈20°-160°倾角,而弧面的弦与叶片底面呈20°-160°倾角。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外边缘的形状与所对应的导流器内腔的弧面一致。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设置在进水管相对侧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在导流器下端的同一轴线上,呈倒置的T型;所述出水管端部内侧底部设置一限流板A。进一步的,所述限流板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150º。进一步的,所述限流板A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疏水槽,所述疏水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90º。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采用电机、筒体、导流器和检修孔依次设置,结构合理,制作简便,检修方便;同时转轴底端悬空设置,不但维护方便,而且还防止絮体对结构造成破坏;同时在检修孔上设置有一堵头,将检修口暂时堵起来,起封闭作用。(2)本技术设置有1-6层叶片,所述每层叶片的片数设置为2-8片,并与转轴方向呈0-45º倾角,结构简单且搅拌更充分,解絮效果更佳。(3)本技术通过将叶片的外边缘设置为平面或弧面,且平面与叶片底面呈20°-160°倾角,而弧面的弦与叶片底面呈20°-160°倾角,提高了叶片与导流器的内腔拟合度,产生高效搅拌的效果。(4)本技术通过在出水管设置一限流板A,使得搅拌更充分或将出水管设置在进水管相对侧的上方,增强高速搅拌的效果,实现高效解絮的效果;(5)本技术通过将限流板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150º,防止液体通过时冲击力过大造成结构不稳固。(6)本技术在限流板A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疏水槽,防止絮凝体堆积,影响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效解絮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效解絮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效解絮机的实施例一的限流板A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高效解絮机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高效解絮机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高效解絮机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高效解絮机,包括筒体2、利用法兰固定在筒体2上端的电机1、固定安装电机1下端的导流器3及固定设置在导流器3下端的检修孔14;筒体2内贯穿一垂直设置的转轴6,转轴6上端通过联轴器5与电机轴4连接,转轴6下端贯穿筒体2后伸入导流器3的内腔,并悬空设置;筒体2中部设置一供转轴6安装的轴承7,轴承7设置在轴承座8上;筒体2下端与导流器3上端连接处设置一机械密封件9,并与转轴6插接配合;导流器3呈薄壁柱状,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置一进水管12和出水管10,进水管12和出水管10端部各设置一安装法兰,检修孔14上设置有一堵头18;转轴6下端侧壁上沿长轴方向间隔设置有1-6层叶片13,每层叶片13的片数设置为2-8片,并与转轴6呈0-45º倾角;叶片13是由前面、后面、上面、底面、内边缘和外边缘构成的实心结构;叶片13的内边缘固定在转轴上;叶片13的前面和叶片的后面之间的厚度设置为3-10mm;叶片13的外边缘设置为平面或弧面,且平面与叶片13底面呈20°-160°倾角,而弧面的弦与叶片13底面呈20°-160°倾角。进水管12和出水管10设置在导流器3下端的同一轴线上,呈倒置的T型;出水管10端部内侧底部设置一限流板A11。限流板A1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150º,防止液体通过时冲击力过大造成结构不稳固。限流板A11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疏水槽15,疏水槽15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90º,防止絮体在限流板A11底部堆积。本技术采用电机1、筒体2、导流器3和检修孔14依次设置,结构合理,制作简便,检修方便;同时转轴6底端悬空设置,不但维护方便,而且还防止絮体对结构造成破坏;同时出水管10设置一限流板A11,使得搅拌更充分,解絮效果更佳;同时在检修孔14上设置有一堵头18,将检修孔14暂时堵起来,起封闭作用。当设备需要检修时,打开堵头18,随时进行设备检修,检修完毕,将堵头18安装在检修孔14上,起封闭作用。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一种高效解絮机,包括筒体2、利用法兰固定在筒体2上端的电机1、固定安装电机1下端的导流器3及固定设置在导流器3下端的检修孔14;筒体2内贯穿一垂直设置的转轴6,转轴6上端通过联轴器5与电机轴4连接,转轴6下端贯穿筒体2后伸入导流器3的内腔,并悬空设置;筒体2中部设置一供转轴安装的轴承7,轴承7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解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利用法兰固定在筒体上端的电机、固定安装电机下端的导流器及固定设置在导流器下端的检修孔;所述筒体内贯穿一垂直设置的转轴,转轴上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轴连接,转轴下端贯穿筒体后伸入导流器的内腔,并悬空设置;筒体中部设置一供转轴安装的轴承,轴承设置在轴承座上;筒体下端与导流器上端连接处设置一机械密封件,并与转轴插接配合;所述导流器呈薄壁柱状,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置一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端部各设置一安装法兰;所述检修孔上设置有一堵头;所述转轴下端侧壁上沿长轴方向间隔设置有1‑6层叶片,所述每层叶片的片数设置为2‑8片,并与转轴呈0‑45°倾角;所述叶片是由前面、后面、上面、底面、内边缘和外边缘构成的实心结构;所述叶片的内边缘固定在转轴上;所述叶片的前面和叶片的后面之间的厚度设置为3‑10mm;所述叶片的外边缘设置为平面或弧面,且平面与叶片底面呈20°‑160°倾角,而弧面的弦与叶片底面呈20°‑160°倾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解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利用法兰固定在筒体上端的电机、固定安装电机下端的导流器及固定设置在导流器下端的检修孔;所述筒体内贯穿一垂直设置的转轴,转轴上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轴连接,转轴下端贯穿筒体后伸入导流器的内腔,并悬空设置;筒体中部设置一供转轴安装的轴承,轴承设置在轴承座上;筒体下端与导流器上端连接处设置一机械密封件,并与转轴插接配合;所述导流器呈薄壁柱状,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置一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端部各设置一安装法兰;所述检修孔上设置有一堵头;所述转轴下端侧壁上沿长轴方向间隔设置有1-6层叶片,所述每层叶片的片数设置为2-8片,并与转轴呈0-45°倾角;所述叶片是由前面、后面、上面、底面、内边缘和外边缘构成的实心结构;所述叶片的内边缘固定在转轴上;所述叶片的前面和叶片的后面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伯林杨志宏王光辉徐前邢岩杨光焦辉平管雁南郭建飞肖卫云王汐殷达瑞顾宇盟
申请(专利权)人:太平洋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