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8021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余热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池和输送网带,输送网带的右段位于淬火池内,左段伸出淬火池,所述输送网带右段的下方装有一根喷管,所述喷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水泵连通,所述喷管的管壁上设有三排从右向左轴向排列的小孔,其中位于正中间一排小孔的数量和排列长度均大于位于侧边的两排小孔的数量和排列长度,并且位于正中间一排小孔的排列间距为靠右的间距小,靠左的间距大。当水泵运转时,高压水由喷管上的小孔喷出,冲刷锻件表面,淬火效果更好,能得到硬度一致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余热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余热淬火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淬火池5、输送网带3,锻件由滑道1进入淬火池5内的淬火液液面下方,落在输送网带3上,输送网带3上方装有叶片搅拌器7,输送网带3装在轨道4内,变频电机6带动输送网带3运转,锻件跟随输送网带3在淬火液中运动而冷却,并输送出来。在上述装置中,叶片搅拌器7靠近锻件入水口处,这个地方的水温高,因此叶片搅拌器7的作用是加速锻件周围水的对流,尽量让淬火池内水温保持一致,提高淬火液的冷却效果。但叶片搅拌器7距锻件必须有一定距离,入水的高温锻件周围水温高,叶片搅拌器7搅动时不能及时带走锻件表面的高温淬火液,造成淬火液效果差,出现锻件淬火硬度淬不起,或不稳定,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淬火效果更好的余热淬火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余热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池和输送网带,输送网带的右段位于淬火池内,左段伸出淬火池,所述输送网带右段的下方装有一根喷管,所述喷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水泵连通,所述喷管的管壁上设有三排从右向左轴向排列的小孔,其中位于正中间一排小孔的数量和排列长度均大于位于侧边的两排小孔的数量和排列长度,并且位于正中间一排小孔的排列间距为靠右的间距小,靠左的间距大。根据热处理淬火要求:高温阶段(>400°C)锻件在液体内要快冷,淬火液的淬火强度要好,搅拌要剧烈;低温阶段(<400°C),锻件要慢冷,淬火液流速低,搅拌要平缓。当水泵运转时,高压水由喷管上的小孔喷出,冲刷锻件表面。由于喷管右段上小孔的数量较多,间距较密,高压水在冲刷锻件表面的同时还能加速锻件周边高温淬火液与其它地方淬火液的对流,起到搅拌作用。锻件随着输送网带向左运动时,由于喷管左段上小孔的数量减少,间距增大,喷出来的高压水对淬火液的搅拌相对平缓,从而保证锻件从高温区转变到低温处都能得到合理的冷却。因此采用上述装置的淬火效果更好,能得到硬度一致的产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管沿长度中点分为右段和左段,正中间一排小孔位于喷管右段的排列间距均相同,正中间一排小孔位于喷管左段的小孔排列间距均相同,左段小孔排列间距大于右段小孔排列间距。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正中间一排小孔的排列间距从右向左逐渐增大。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侧边的两排小孔的数量、排列长度、排列间距均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侧边的两排小孔的排列间距与正中间一排小孔的排列间距不同。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余热淬火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余热淬火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喷管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滑道2——喷管3——输送网带4——轨道5——淬火池6——电频电机7——叶片搅拌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2、3所示的一种余热淬火装置,包括滑道1、轨道4、变频电机6、淬火池5和输送网带3,输送网带3的右段位于淬火池5内,左段伸出淬火池5,输送网带3装在轨道4中,变频电机6带动输送网带3运转,锻件由滑道1进入淬火池5内淬火液液面下方,落在输送网带3上,锻件跟随输送网带3在淬火液中运动而冷却,并输送出来。所述输送网带3右段的下方装有一根喷管2,所述喷管2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水泵连通,所述喷管2的管壁上设有三排从右向左轴向排列的小孔,其中位于正中间一排小孔的数量和排列长度均大于位于侧边的两排小孔的数量和排列长度,并且位于正中间一排小孔的排列间距为靠右的间距小,靠左的间距大。根据热处理淬火要求:高温阶段(>400°C)锻件在液体内要快冷,淬火液的淬火强度要好,搅拌要剧烈;低温阶段(<400°C),锻件要慢冷,淬火液流速低,搅拌要平缓。当水泵运转时,高压水由喷管2上的小孔喷出,冲刷锻件表面。由于喷管2右段上小孔的数量较多,间距较密,高压水在冲刷锻件表面的同时还能加速锻件周边高温淬火液与其它地方淬火液的对流,起到搅拌作用。锻件随着输送网带3向左运动时,由于喷管2左段上小孔的数量减少,间距增大,喷出来的高压水对淬火液的搅拌相对平缓,从而保证锻件从高温区转变到低温处都能得到合理的冷却。因此采用上述装置的淬火效果更好,能得到硬度一致的产品。如图3所示,所述喷管2沿长度中点分为右段和左段,正中间一排小孔位于喷管2右段的排列间距均相同,正中间一排小孔位于喷管2左段的小孔排列间距均相同,左段小孔排列间距大于右段小孔排列间距。基于同样的专利技术构思,也可以将位于正中间一排小孔的排列间距设置为从右向左逐渐增大。如图3所示,位于侧边的两排小孔的数量、排列长度、排列间距均相同;位于侧边的两排小孔的排列间距与正中间一排小孔的排列间距不同。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热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池和输送网带,输送网带的右段位于淬火池内,左段伸出淬火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网带(3)右段的下方装有一根喷管(2),所述喷管沿输送网带(3)运动方向布置,所述喷管(2)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水泵连通,所述喷管的管壁上设有三排从右向左轴向排列的小孔,其中位于正中间一排小孔的数量和排列长度均大于位于侧边的两排小孔的数量和排列长度,并且位于正中间一排小孔的排列间距为靠右的间距小,靠左的间距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池和输送网带,输送网带的右段位于淬火池内,左段伸出淬火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网带(3)右段的下方装有一根喷管(2),所述喷管沿输送网带(3)运动方向布置,所述喷管(2)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水泵连通,所述喷管的管壁上设有三排从右向左轴向排列的小孔,其中位于正中间一排小孔的数量和排列长度均大于位于侧边的两排小孔的数量和排列长度,并且位于正中间一排小孔的排列间距为靠右的间距小,靠左的间距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沿长度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钧沈运海沈祁阳蒲焕章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大成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