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爱军专利>正文

风动水面浮油吸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7842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风动水面浮油吸收机,它包括机壳(7),机壳(7)的底部有贮油罐(8),贮油罐(8)下方有输油管口(9),其特征是:机壳(7)中有风马达(2),它与传动机构联接,传动机构与滚筒(5)联接;滚筒(5)与机壳(7)之间安装有刮油板(4)。(*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Pneumatic surface oil absorption machine

A pneumatic oil absorption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housing (7), (7) a storage tank at the bottom of the storage tank (8), (8) below the oil nozzle (9),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hell (7) in a wind motor (2),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connected drive mechanism and the roller (5) connected; (5) and a cylinder (7)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il scraping plate (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污的收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风动水面浮油的吸收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动水面浮油吸收机,它包括机壳,机壳的底部有贮油罐,贮油罐下方有输油管口,其特征是机壳中有风马达,它与传动机构联接,传动机构与滚筒联接;滚筒与机壳之间安装有刮油板。所述机壳为倒置的切角正四棱锥体,其顶部有透明防尘罩。所述的传动机构为主变速箱,它安装在风马达的下方,主变速箱的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节联接传动轴,传动轴另一端再分别与各自的减速器联接,主变速箱的下方为换向阀。所述主变速箱内有主动摩擦轮,它与风马达主轴联接;主动摩擦轮两侧的对称位置分别有与之配合的被动摩擦轮,被动摩擦轮分别与各自的蜗杆联接,两蜗杆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的减速器安装在机壳的对角位置,它有蜗杆及与之配合的蜗轮;蜗杆与传动轴联接;蜗轮上对称地装有蜗轮轴,蜗轮轴与涡轮轴万向节联接。所述的风马达、主变速箱及输油管口的中心与机壳的中垂线重合。所述的滚筒有四个,它们对称地安装在机壳的四个边的外侧,在其相应的位置有滚筒支架,滚筒两端有滚筒轴,其一端的滚筒轴置于滚筒支架上,另一端与涡轮轴万向节联接;滚筒为空心结构,其外部有亲油脂的胶套,全部滚筒均是有外向内旋转。所述刮油板有四个,均是一边固定在机壳上,另一边与滚筒压合,并向机壳的内部倾斜。本技术采用了倒置的切角正四棱锥形的机壳,在其四边上对称地安装滚筒,采用风马达作为动力源,通过主变速箱的摩擦轮及减速器的蜗轮、蜗杆组成的机械传动结构将风马达的动力转变为滚筒的转动,由于滚筒外层为亲油脂的特种橡胶材料,可高效地将油脂从水中分离,并由刮油板收集到机壳中排出。该风动水面浮油吸收机的结构简单,效率高,成本低,使用方便,可广用于各种水面浮油的收集场合。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的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传动结构示意图,风马达主轴14与主变速箱3中的主动摩擦轮15联接,主动摩擦轮15两侧的对称位置有与之配合的被动摩擦轮13,被动摩擦轮13分别与各自的蜗轮传动轴16联接,蜗轮传动轴16则与万向节12联接。减速器10中有相互配合的蜗杆24和蜗轮25,其中蜗杆24与传动轴11联接,蜗轮25两侧的对称位置有蜗轮轴22,蜗轮轴22分别与涡轮轴万向节头23联接,滚筒5一端的滚筒轴18与涡轮轴万向节头23联接,另一端的滚筒轴18置于与机壳7相应位置的滚筒支架26上。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风管1将4kg-6kg/cm2压缩空气送入风马达2,风马达主轴14在风力作用下转动,主变速箱3中主动摩擦轮15和被动摩擦轮13将风马达主轴14的旋转运动转变为传动轴11的旋转运动,其一侧为顺时针转动,另一侧为逆时针转动。传动轴11将旋转运动分别传至两减速器10,减速器10中的相互配合的蜗轮25、蜗杆24随之运动,通过蜗轮轴22的转动,使与之联接的两滚筒5均由外向内旋转,在刮油板4的作用下,滚筒5上粘附的油脂被收集到机壳7中,最后油脂从输油管口9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风动水面浮油吸收机,它包括机壳(7),机壳(7)的底部有贮油罐(8),贮油罐(8)下方有输油管口(9),其特征是机壳(7)中有风马达(2),它与传动机构联接,传动机构与滚筒(5)联接;滚筒(5)与机壳(7)之间安装有刮油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动水面浮油吸收机,其特征是所述机壳(7)为倒置的切角正四棱锥体,其顶部有透明防尘罩(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动水面浮油吸收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机构有主变速箱(3),它安装在风马达(2)的下方,主变速箱(3)的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节(12)联接传动轴(11),传动轴(11)另一端再分别与各自的减速器(10)联接,主变速箱(3)的下方为换向阀(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动水面浮油吸收机,其特征是所述主变速箱(3)内有主动摩擦轮(15),它与风马达主轴(14)联接;主动摩擦轮(15)两侧的对称位置分别有与之配合的被动摩擦轮(13),被动摩擦轮(13)分别与各自的蜗杆(16)联接,两蜗杆(16)的转动方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动水面浮油吸收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减速器(10)安装在机壳(7)的对角位置,它有蜗杆(24)及与之配合的蜗轮(25);蜗杆(24)与传动轴(11)联接;蜗轮(25)上对称地装有蜗轮轴(22),蜗轮轴(22)与涡轮轴万向节(23)联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动水面浮油吸收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风马达(2)、主变速箱(3)及输油管口(9)的中心与机壳(7)的中垂线重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动水面浮油吸收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滚筒(5)有四个,它们对称地安装在机壳(7)的四个边的外侧,在其相应的位置有滚筒支架(26),滚筒(5)两端分别有滚筒轴(18),一端的滚筒轴(18)置于滚筒支架(26)上,另一端则与涡轮轴万向节(23)联接;滚筒(5)为空心结构,其外部有亲油脂的胶套(20),全部滚筒均是有外向内旋转。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动水面浮油吸收机,其特征是所述刮油板(4)有四个,均是一边固定在机壳(7)上,另一边与滚筒(5)压合,并向机壳(7)的内部倾斜。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动水面浮油吸收机。它解决了目前水面浮油难以收集,现有设备价格昂贵,维护费用贵,设备的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收集效率高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各种水面浮油的处理场合。其结构为一种风动水面浮油吸收机,它包括机壳,以及安装在其上的滚筒,机壳的底部有贮油罐,贮油罐下方有输油管口,其特征是机壳中有风马达,它与传动机构联接,传动机构与滚筒联接;滚筒与机壳之间安装有刮油板。文档编号C02F1/40GK2594254SQ0225611公开日2003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8日专利技术者张爱军 申请人:张爱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爱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