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7156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6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化输送领域,是一种新型翻转装置。该装置包括摆动系统和旋转系统,所述的摆动系统包括电机、齿形链、主、被动齿轮、翻转轴和摆动大臂;电机与主动齿轮连接;主动齿轮通过齿形链与被动齿轮连接;翻转轴的一端与被动齿轮连接,另一端与输送机的固定框架连接;摆动大臂固定在翻转轴上;旋转系统包括旋转电机、旋转轴、一、二级齿轮、齿轮轴、四连杆机构、连接轴和翻转体;旋转电机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与一级齿轮连接;旋转轴的中部固定有一、二级齿轮;二级齿轮四连杆机构连接;连接轴和翻转体旋转;二级齿轮固定在摆动大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工件任意角度翻转入槽和出槽、槽内任意角度翻转的新型翻转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化输送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涂装车间前处理及电泳输送的新型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规模的汽车涂装线的前处理、电泳生产线采用的机械化输送设备,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自行小车、积放式悬挂输送机、摆杆输送机等主要设备,他们具有投资小、制造简单、维护容易等特点,但是这些输送设备具有许多局限性:工件在槽内翻转的最大角度仅能达到45度,导致车身表面前处理及电泳的不均匀,满足不了车身愈来愈苛刻的质量要求;传统的输送设备由于角度的限制,为了满足工艺要求,导致设备室体长度的增加,从而增加设备的投资,由于设备室体长度的增加,相应的前处理电泳介质及后续的能源投入增加,造成能源的浪费,不利于节能环保;同时传统的输送设备由于缺少智能性,无法满足由于汽车产量逐步提升而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工艺要求。迫切需要一种设备,可以实现工件以任意角度翻转入槽和翻转出槽的运动,同时又能实现工件在槽内的任意角度翻转,以满足汽车车身产品越来越高的工艺要求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生产柔性化、智能化;可实现工件任意角度翻转入槽和出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摆动系统和旋转系统,所述的摆动系统包括电机(21)、齿形链(22)、主动齿轮(23)、被动齿轮(24)、翻转轴(25)和摆动大臂(26);其中所述的电机(21)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23)连接;所述的主动齿轮(23)通过齿形链(22)与被动齿轮(24)连接;所述的翻转轴(25)的一端通过胀套与被动齿轮(24)连接,另一端与输送机的固定框架连接;所述的摆动大臂(26)通过法兰固定在翻转轴(25)上;所述的旋转系统包括旋转电机(31)、旋转轴(32)、一级齿轮(33)、二级齿轮(34)、齿轮轴(35)、四连杆机构(37)、连接轴(38)和翻转体(39);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摆动系统和旋转系统,所述的摆动系统包括电机(21)、齿形链(22)、主动齿轮(23)、被动齿轮(24)、翻转轴(25)和摆动大臂(26);其中所述的电机(21)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23)连接;所述的主动齿轮(23)通过齿形链(22)与被动齿轮(24)连接;所述的翻转轴(25)的一端通过胀套与被动齿轮(24)连接,另一端与输送机的固定框架连接;所述的摆动大臂(26)通过法兰固定在翻转轴(25)上;所述的旋转系统包括旋转电机(31)、旋转轴(32)、一级齿轮(33)、二级齿轮(34)、齿轮轴(35)、四连杆机构(37)、连接轴(38)和翻转体(39);所述的旋转电机(31)输出端与旋转轴(32)的一端连接,旋转轴(32)的另一端与一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波曹辉于广利艾巍赵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