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纳滤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7104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纳滤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高压泵,两段筒状的纳滤膜单元,每个纳滤膜单元由一筒状的过滤网、多层缠绕在所述过滤网上的纳滤膜层和设置在所述纳滤膜层外面的外壳组成;每个所述纳滤膜单元一端的中心连接一渗滤液进水管和一浓水排水管,另一端设置一连接所述外壳的清水出水管,在所述浓水排水管上设置有一调节阀门;第一段所述纳滤膜单元的所述渗滤液进水管连接所述高压泵,所述清水出水管连接一清水管路,所述浓水排放管连接第二段所述纳滤膜单元的渗滤液进水管,第二段所述纳滤膜单元的清水出水管并联至所述清水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可以广泛用于垃圾渗滤液后期处理工艺过程中。(*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device for treating garbage percolat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for 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rising a high pressure pump,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unit two section cylinder, each unit is composed of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filter, a multilayer cylindrical winding in the filtering net is arranged on the nanofiltration film and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outside casing; each of th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unit at one end of the center connecting a leachate water inlet pipe and a concentrated water drainage pipe,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in the concentrated water drainag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regulating valve; the first segment of th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unit the leachate water in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high-pressure pump, the water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pipe, water inlet pipe of the leachate concentrated water discharge pipe connecting the second sections of th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unit, the second stag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unit cleaning The water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in parallel to the clean water pip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connection,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post-treatment process of landfill leach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 纳滤膜装置。
技术介绍
纳滤膜属于反渗透范畴的半透膜,这种膜的孔径介于超滤膜和反渗透膜之间,其孔径在纳米级范围(1 2纳米),因此称之为纳滤膜。它的截留分子量一般为 200 2000。纳滤膜是一种复合膜,其带有一定的电荷,它对水中二价的离子截留 率高,而对一价离子的截留率较差。纳滤膜处理技术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主要 用于海水淡化、饮用水的净化或是微污染水等的净水处理。由于垃圾渗滤液属于成分特别复杂的高浓度有机污水,其中不仅含有大量的 可生化的污染物,还含有难以生化的污染物。因此,在这种含高浓度有机污染的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中, 一般不采用纳滤膜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纳滤膜 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 的纳滤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高压泵,两段筒状的纳滤膜单元,每个纳 滤膜单元由一筒状的过滤网、多层缠绕在所述过滤网上的纳滤膜层和设置在所述 纳滤膜层外面的外壳组成;每个所述纳滤膜单元一端的中心连接一渗滤液进水管 和一浓水排水管,另一端设置一连接所述外壳的清水出水管,在所述浓水排水管 上设置有一调节阀门;第一段所述纳滤膜单元的所述渗滤液进水管连接所述高压 泵,所述清水出水管连接一清水管路,所述浓水排放管连接第二段所述纳滤膜单 元的渗滤液进水管,第二段所述纳滤膜单元的清水出水管并联至所述清水管路。所述纳滤膜单元为三段,所述第二段纳滤膜单元的浓水排放管连接第三段所 述纳滤膜单元的渗滤液进水管,第三段所述纳滤膜单元的清水出水管并联至所述 清水管路。所述各级纳滤膜单元中的纳滤膜是孔径为1 2nm的半透膜。 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在整个垃圾渗滤液处理流程中的作用是截留那些超滤膜不能截留的,颗粒更小的难以 生化的污染物。由于垃圾渗滤液浓度高,污染物成分复杂,而且成分和浓度随时 可能有所变化,无规律可循,因此采用本技术可以在整个垃圾渗滤液处理流 程中起到把关作用。2、本技术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过滤效果非常好,操作运行简单,流程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基本是无人值守。3、本技术定期进行清洗,使纳滤膜的使用寿命延长,运行成本低,大约是一般同类设备运行费的80%。本专利技术可以广泛用于垃圾渗滤液后期处理工艺过程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级二段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一级三段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如图1所示,本申请人在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56984. X,名称为"一种垃圾 渗滤液处理工艺"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提出了一种通过纳滤膜对垃圾渗滤液进行 把关处理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为实施这种纳滤膜过滤工艺,提出了一种用于 垃圾渗滤液的纳滤膜装置。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一高压泵1,两段筒状的纳滤膜单元2,每个 纳滤膜单元2由一筒状的过滤网、多层缠绕在过滤网上的纳滤膜层和设置在纳滤 膜层外面的外壳组成。每个纳滤膜单元2 —端的中心连接一渗滤液进水管3和一 浓水排水管4,另一端设置一连接外壳的清水出水管5,在浓水排水管4上设置 有调节阔门7。将第一段纳滤膜单元2的渗滤液进水管3连接高压泵1;将第一 段纳滤膜单元2的清水出水管5连接清水管路6;将第一段纳滤膜单元2的浓水 排放管4连接第二段纳滤膜单元2的渗滤液进水管3;再将第二段纳滤膜单元2 的清水出水管5并联至清水管路6;第二段纳滤膜单元2的浓水排放管4回流进 入渗滤液处理流程最前端的调节池,或连接本工序前面工序的过滤设备。本实施例操作时,高压泵1启动,通过渗滤液进水管3向第一段纳滤膜单元 2中心,泵入经过本工序之前经保安过滤器过滤后的渗滤液,渗滤液在高压作用 下,透过纳滤膜层流出,从清水出水管5流出的清水进入清水管路6;而不能透 过纳滤膜的浓水会从第一段纳滤膜单元2的浓水排放管4,进入第二段纳滤膜单 元2的渗滤液进水管3,经过第二段过滤后,清水从第二段纳滤膜单元2的清水 出水管5进入清水管路6,而不能透过纳滤膜的浓水会从第二段级纳滤膜单元2 的浓水排放管4排出,回流进入垃圾渗滤液处理流程的最前端的调节池或进入本工序前面工序的过滤设备中。本技术中不能透过纳滤膜的浓水能够自动从浓水排放管4排放,是依靠调节连接在纳滤膜单元2上的浓水排放管4上的调节阀门7。当高压泵1将渗滤 液泵入纳滤膜单元2的中心时,清水会自动透过纳滤膜流向压力较低的纳滤膜层 外圆周流动,而不能穿透纳滤膜的污物将会堆积在纳滤膜单元2的中心,当调节 阀门7被打开到一定程度时,高压渗滤液便会将这些污物自动带出浓水排放管4, 因此,通过调节阀门7开度的大小,可以控制纳滤膜单元的过滤过程。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是 包括三段纳滤膜单元2,即将经过第二段纳滤膜单元2过滤的浓水继续经过第三 段纳滤膜单元2过滤后再排出本技术的过滤设备之外。由于增加了第三段纳 滤膜单元2,产清水率可以比上述实施例有所提高。当高压泵1泵出的水压为 0. 5 1.6MPa,采用孔径为1 2nm的半透膜纳时,产水率可达75 85%。下面是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的检测情况(如表l所示)。表1: 纳滤膜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果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由表1可以看出,经本技术纳滤膜单元处理垃圾渗滤液后,其主要排放指标基本达到一级标准(请参见"生活垃圾渗滤(沥)液排放限值GB16889 — 1997"), 完全达到二级标准的要求。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系统在统运行一段时间以后,本技术的纳滤膜单元 2会被污染而使膜的阻力提高,出水量下降,这时可以定期采用药剂进行反清洗, 以保证本技术达到设计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纳滤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高压泵,两段筒状的纳滤膜单元,每个纳滤膜单元由一筒状的过滤网、多层缠绕在所述过滤网上的纳滤膜层和设置在所述纳滤膜层外面的外壳组成;每个所述纳滤膜单元一端的中心连接一渗滤液进水管和一浓水排水管,另一端设置一连接所述外壳的清水出水管,在所述浓水排水管上设置有一调节阀门;第一段所述纳滤膜单元的所述渗滤液进水管连接所述高压泵,所述清水出水管连接一清水管路,所述浓水排放管连接第二段所述纳滤膜单元的渗滤液进水管,第二段所述纳滤膜单元的清水出水管并联至所述清水管路。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纳滤膜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纳滤膜单元为三段,所述第二段纳滤膜单元的浓水排放管连接第三段所 述纳滤膜单元的渗滤液进水管,第三段所述纳滤膜单元的清水出水管并联至所述清水管路。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纳滤膜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各级纳滤膜单元中的纳滤膜是孔径为1 2nm的半透膜。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纳滤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高压泵,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纳滤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高压泵,两段筒状的纳滤膜单元,每个纳滤膜单元由一筒状的过滤网、多层缠绕在所述过滤网上的纳滤膜层和设置在所述纳滤膜层外面的外壳组成;每个所述纳滤膜单元一端的中心连接一渗滤液进水管和一浓水排水管,另一端设置一连接所述外壳的清水出水管,在所述浓水排水管上设置有一调节阀门;第一段所述纳滤膜单元的所述渗滤液进水管连接所述高压泵,所述清水出水管连接一清水管路,所述浓水排放管连接第二段所述纳滤膜单元的渗滤液进水管,第二段所述纳滤膜单元的清水出水管并联至所述清水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凤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洁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