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烟气余热与双外供热源复合的污泥干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7039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余热与双外供热源复合的污泥干化系统。该系统由供热系统、污泥预处理系统、进料系统、污泥干化和成粒系统、除尘除气系统等子系统构成,污水处理厂污泥通过该系统,经过两段式干化过程,含水率大幅度降低,体积减少至原来的三分之一以下,并形成粒径为0.5-8毫米质地坚硬的污泥团粒,该污泥团粒可以作为燃煤的辅助燃料,也可以烧制轻质节能砖和生产水泥压制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烟道气余热资源干化污泥,降低污泥干化的处理成本,具有日处理污泥(含水率75~85%)100~200吨的能力,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开辟了一条以废治废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新途径,能够产生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三重效益。(*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Sludge drying system combined with flue gas waste heat and double external heating sour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ludge drying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waste heat of the flue gas and the double external heating source. The system consists of heating system, sludge pretreatment system, feeding system, sludge drying and granulating system, a gas dust removal system, sewage treatment plant sludge through the system, after the two stage drying process, the moisture content is greatly reduced, the volume is reduced to 1/3 of the original, and the formation of grain diameter of 0.5 mm to 8 mm hard granular sludge, the sludge pellets can be used as auxiliary fuel coal, also can burn light energy saving brick and cement production pressure products.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full use of waste heat of flue gas to dry sludge, reduce sludge treatment cost of dry, with daily processing sludge (water content 75 ~ 85%) from 100 to 200 tons, for the city sewage treatment plant sludge harmless, reduction and recycling treatment provides a bywaste and a new way of waste recycling, can produce significant social,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re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余热与双外供热源复合的污泥干化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达到国家污水排放 标准后才能排放,这已成为一种强制性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城市污水处理厂 的职能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净化污水,使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 达标排放;二是安全地处置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防止污泥引起二次 环境污染。近几十年来,通过不断地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使我国的水处 理技术日趋成熟,各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 一般都能达到排放标准。但是, 如何安全科学地处置和处理数量巨大,且含水率高,并富集高浓度污染物和重 金属的污泥,成为水处理行业共同面临的世界性难题。发达国家比我们面临这 个难题要早20年,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尽管他们在财力上和人力上做出了巨大 的努力,基本建立了污泥卫生填埋、土地利用、焚烧和投海等处置处理方法, 但是,今天看来这些处理方法不仅技术本身存在较大的缺陷,而且实施起来会 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特别是在我国,污泥的生产量非常大,据初步估计,我 国现有污泥年生产量已超过1亿吨,每年还在以百分之十五的速度增长,如果 采用污泥卫生填埋方法,且不谈污泥运输和填埋费用很高,城市周围根本没有 适合污泥填埋的空间;如果采用污泥土地利用,即将污泥开发成肥料在农业上 应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多采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合并处理的方法,因此污 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毒有害物质,即使有些污泥来自生活污水, 虽然重金属含量较低,但污泥中所含的病原体和污水处理过程中添加的各种药 剂,都会给环境带来危害,用污泥生产肥料,在农业上使用会产生严重的负面 效应,污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和重金属会在土壤中富集,并通过作物的吸收进 入食物链,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就是用于园林绿化,也会因积累效应影响生态 环境;焚烧虽然可以使污泥明显减量,但是由于焚烧设备投资大、能源消耗量 大,因此使得每吨污泥处理的成本至少在400元以上,而且焚烧后的残渣还需 再次处理,根据我国的国情,这在经济上是难以承受的,不仅如此,污泥焚烧 所引起的大气污染控制要求很高,特别是污泥焚烧过程中难以避免产生二噁英, 这在技术上也较难达到要求;污泥投海处置也被环境保护部门严令禁止。如上所述,国际上通常采用的这些污泥处理方法,在我国至今还没有一种被认为是 有效的污泥处理技术可以借鉴,也正因为如此,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 主要采取临时堆埋的处置方法,这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特别是污泥中的 污水下渗,给地下水资源带来的危害更是无法估计,而事实上城市周围不可能有 适合堆放这类污泥的空间和场地,污泥临时堆埋而产生的环境二次污染问题日 趋尖锐,有些地区一方面因污泥量不断增加的压力,需要尽快找到污泥临时堆埋的场地;另一方面污泥临时堆埋场地周边的居民一旦了解到污泥对生存环境 的破坏性影响,拒绝污泥堆埋,对已有的污泥堆埋场,纷纷向地方政府或企业 提出高额的经济赔偿,由此产生的矛盾,以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污水的数量在不断 地增加,与此同时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 水的处理率也将不断提高,这意味着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数量将与日倶增,因此, 开辟一条有效的污泥处理途径己刻不容缓。当前,国内外把无害化、减量化和 资源化作为对城市污泥进行彻底处理的最终目标,实践也证明只有在对污泥进 行减量化的基础上,进而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才能最终达到污泥彻底处 理的目标;实践同时表明,从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通过机械脱水,含水率 一般在75%—85%之间,因此只有首先即安全又经济地实现污泥干化,使污泥 减量后,才能顺利地对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然而,通过 干化过程,如果将污泥的含水率降到30%以下,可以使污泥的体积减少到含水 率为80%的污泥体积的三分之一以下,但是,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使得污 泥干化的成本较高,从而限制了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实施。为 了大幅度降低污泥干化处理成本,使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得以实现,我们 曾经提出了利用热电厂烟气余热干化污泥的专利技术专利技术,通过建立串联式污 泥干化系统,不仅使污泥的含水率降低至30%以下,污泥体积减少至原体积的三 分之一以下,干化后的污泥自然形成质地坚硬不溶于水的团粒,同时保存了污 泥原有热值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成为污泥综合利用的中间产品,而且使污泥干 化的成本降低到最低的水平,从而克服了传统的污泥干化成本高,而难以实施污 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瓶颈问题,开辟了一条废物循环利用,以废 治废的有效途径。该项技术在江苏江阴具体实施后的综合评估表明,既实现了 污泥干化的零处理成本,又因节约污泥填埋费和污泥资源综合利用产生了明显 的经济效益,从而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三重效益。根据我们的深入了解,许多地方拥有更多的规模较小的烟气余热资源,这些烟气余热资源有的来自较小功率的热电厂烟道气,有的来自各种锅炉排放的 烟道气,由于分散且量小,不能满足干化一定数量的污泥所需要的能量要求, 因此较难被利用。为了使这部分烟气余热资源也能够用于污泥干化,我们提出 了干化污泥时,在将能够利用的烟气余热资源完全得到利用的基础上,对于要 干化较大数量的污泥而不足的能源,采用外加双供热源的方法进行弥补,从而 实现即能使可利用的烟气余热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又能满足干化较大数量污 泥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余热与双外供热源复合的污泥干化系统。它具有相连接的第一送料机、第一输送带、第一进料口、第一回转烘干窑、 第一封闭式冷输送带、第一切刻式粉碎机、第一斗带式提升机、第二进料口、 第二回转烘干窑、筛分设备,相连接的第二送料机、第二输送带、第三进料口、 第三回转烘干窑、第二封闭式冷输送带、第二切刻式粉碎机、第二斗带式提升 机、第二进料口、第二回转烘干窑,第一沸腾炉经第一通风管道、第一风门与 第一回转烘干窑的进气口相接,第一沸腾炉与第一风门之间设有温度调节器, 第一通风管道与第二回转烘干窑之间设有第二风门,第二沸腾炉经第二通风管 道、第三风门与第三回转烘干窑的进气口相接,第二沸腾炉与第三风门之间设有温度调节器,第二通风管道与第二回转烘干窑之间设有第四风门,第一引风 机经烟道、第五风门与第二回转烘干窑的进气口相接,第一回转烘干窑和第二 回转烘干窑的出气口经第三通风管道与第一水膜除尘器、第二引风机、烟尘相 接,第三回转烘干窑、第一封闭式冷输送带和第二封闭式冷输送带的出气口经 第四通风管道与第二水膜除尘器、第三引风机、烟尘相接。第一送料机和第二 送料机连接设有翻混机的污泥堆放场。第一和第二回转烘干窑直径为1.8 2.4m,长为20 30m;第三个回转烘干 窑直径为1.6 2.4m,长为18 30m。 本技术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1) 不仅能使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在较低的 运行成本下进行,而且使烟气余热在干化污泥得到利用的过程中,温度降低, 经过水膜除尘器,烟尘得到更有效的控制,最终使烟气的排放达到国家大气排放标准;2) 利用烟气余热和双外供热复合能源干化污泥,即使有回转烘干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气余热与双外供热源复合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具有相连接的第一送料机(1)、第一输送带(2)、第一进料口(3)、第一回转烘干窑(4)、第一封闭式冷输送带(5)、第一切刻式粉碎机(6)、第一斗带式提升机(7)、第二进料口(8)、第二回转烘干窑(9)、筛分设备(37),相连接的第二送料机(10)、第二输送带(11)、第三进料口(12)、第三回转烘干窑(13)、第二封闭式冷输送带(14)、第二切刻式粉碎机(15)、第二斗带式提升机(16)、第二进料口(8)、第二回转烘干窑(9),第一沸腾炉(17)经第一通风管道(19)、第一风门(20)与第一回转烘干窑(4)的进气口相接,第一沸腾炉(19)与第一风门(20)之间设有温度调节器(18),第一通风管道(19)与第二回转烘干窑(9)之间设有第二风门(21),第二沸腾炉(22)经第二通风管道(25)、第三风门(26)与第三回转烘干窑(13)的进气口相接,第二沸腾炉(22)与第三风门(26)之间设有温度调节器(23),第二通风管道(25)与第二回转烘干窑(9)之间设有第四风门(24),第一引风机(27)经烟道(28)、第五风门(29)与第二回转烘干窑(9)的进气口相接,第一回转烘干窑(4)和第二回转烘干窑(9)的出气口经第三通风管道(30)与第一水膜除尘器(32)、第二引风机(34)、烟尘(36)相接,第三回转烘干窑(13)、第一封闭式冷输送带(5)和第二封闭式冷输送带(14)的出气口经第四通风管道(31)与第二水膜除尘器(33)、第三引风机(35)、烟尘(36)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焕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