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吉明专利>正文

浅层气浮的旋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4048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利用气浮法分离水中的悬浮物的装置,尤其是指该装置中的一种旋转接头。在一旋转接头座的外缘连接定位圈,在定位圈上连接压板,并在压板、定位圈与旋转接头座间围成一环形空间,定位管位于旋转接头座及压板的中部,在定位管外壁有一圈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板,该环形板伸至上述环形空间,其特征是在环形空间内放置上、下减磨圈,环形板位于上、下减磨圈之间,在围成环形空间的壁上设置可以将润滑油加入环形空间内的注油孔。(*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一种利用气浮法分离水中的悬浮物的装置,尤其是指该装置中的一种旋转接头。各种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中均含有大量的悬浮物,这些悬浮物不仅携带着大量的COD、BOD,排入江、河、湖、海后,还会造成水体浑浊,降低水体的透光率,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大幅度降低水体的复氧能力,堵塞鱼类的腮瓣,导致鱼类死亡;部分较重的颗粒经缓慢沉降造成河床、湖泊淤塞;沉降物还会发生厌氧发酵,使水体发臭。因此,严格控制悬浮物的排放,是环保治理的重要任务。目前常用的治理方法是超效浅层气浮法。这种方法改传统气浮的静态进水、动态出水为动态进水、静态出水,利用零速度原理,使悬浮物在相对静止的环境中垂直上升至水面,缩短了上浮路程,且不受出水流速的影响,上浮速度达到或接近理论最大值。在这种设备中,需要利用一旋转接头将与溶汽水混合后的污水引入作旋转运动的布水系统。在现有的旋转接头中,其旋转面均为钢对钢的摩擦副,用O型橡胶密封圈密封,由于无润滑,O型密封圈很快磨损,运转不到一个月就开始漏水。一般一至两个月就必须停车检修,由于接头自重较大,气浮中心的操作环境又差,因而,检修时的劳动强度很大。虽然接头的旋转速度较低,但因负荷大,又无润滑,摩擦面极易咬毛,使用寿命较低;更换接头时必须气割,在现场重新焊接的新接头又很难保证其位置的准确度。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浅层气浮的旋转接头,以便提高旋转接头的使用寿命,方便操作、更换与制造。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在旋转接头座的外缘连接定位圈,在定位圈上连接压板,并在压板的下平面、定位圈的内表面与旋转接头座的上平面间围成一环形空间,定位管位于旋转接头座及压板的中部,在定位管外壁有一圈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板,该环形板伸至上述环形空间,其特征是在环形空间内放置上、下减磨圈,环形板位于上、下减磨圈之间,在围成环形空间的壁上设置可以将润滑油加入环形空间内的注油孔。注油孔设置于定位圈上,并在定位圈的外壁连接一方便加油的油杯,该油杯与注油孔连通。在上、下减磨圈的表面设置能够贮存润滑油的波纹槽。在上减磨圈与压板之间或下减磨圈与旋转接头座之间设置用于调整上、下减磨圈与环形板间的间隙的调节圈,并利用连接于压板上的调节螺钉锁定。在上减磨圈、调节圈及压板上设置上止动销,在下减磨圈与环形板上设置下止动销,这样可保证减磨圈的磨损面都在带有波纹槽的那一面,利用波纹槽内贮存的润滑油进行润滑。在旋转接头座的下端与定位管的上端分别连接管子,以便于与工作管道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在定位管上的环形板与旋转接头座等部件的连接部位设置了上、下减磨圈,并在定位圈上开设了注油孔,将润滑油注入减磨圈内,起到润滑作用,与原来的相比,避免了环形板与其磨合部件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设置了调节圈后,有助于调整环形板与减磨圈间的间隙,当使用一段时间后,间隙变大时,拧紧调节螺钉即可,从而使磨合部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在环形的旋转接头座1的外缘利用紧固螺钉7连接环形的定位圈5,再在定位圈5的上面利用紧固螺钉7连接环形的压板8,在旋转接头座1的上平面、定位圈5的内表面及压板8的下平面间形成一环形空间,在该环形空间内放置上、下两块减磨圈6、3,定位管11的外壁有一圈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板18,该环形板18位于上、下减磨圈6、3之间,在上减磨圈6与压板8间有调节圈15,在压板8上有调节螺钉10与锁紧螺母9,用于调节减磨圈6、3与环形板18间的间隙,调整完毕,用锁紧螺母9锁定。在上、下减磨圈6、3的下平面设置波纹槽,以便贮存润滑油,在定位圈5的壁上有贯通的注油孔及油杯16,以便将润滑油注入减磨圈6、3与环形板18间,上、下减磨圈6、3分别利用上、下止动销14、4与压板8、调节圈15和环形板18定位连接,在下减磨圈3与定位管11及旋转接头座1间分别设置密封圈17、2,在旋转接头座1的下端与定位管11的上端分别连接管子。其中D~3、d1~d2分别为本接头各个部位的直径。权利要求1.浅层气浮的旋转接头,在旋转接头座(1)的外缘连接定位圈(5),在定位圈(5)上连接压板(8),并在压板(8)的下平面、定位圈(5)的内表面与旋转接头座(1)的上平面间围成一环形空间,定位管(11)位于旋转接头座(1)及压板(8)的中部,在定位管(11)外壁有一圈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板(18),该环形板(18)伸至上述环形空间,其特征是在环形空间内放置上、下减磨圈(6)、(3),环形板(18)位于上、下减磨圈(6)、(3)之间,在围成环形空间的壁上设置可以将润滑油加入环形空间内的注油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接头,其特征是注油孔设置于定位圈(5)上,并在定位圈(5)的外壁连接一油杯(16),该油杯(16)与注油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接头,其特征是在上、下减磨圈(6)、(3)的表面设置能够贮存润滑油的波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接头,其特征是在上减磨圈(6)与压板(8)之间或下减磨圈(3)与旋转接头座(1)之间设置用于调整上、下减磨圈(6)、(3)与环形板(18)间的间隙的调节圈(15),并利用连接于压板(8)上的调节螺钉(10)锁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接头,其特征是在上减磨圈(6)、调节圈(15)及压板(8)上设置上止动销(14),在下减磨圈(3)与环形板(18)上设置下止动销(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接头,其特征是在旋转接头座(1)的下端与定位管(11)的上端分别连接管子。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利用气浮法分离水中的悬浮物的装置,尤其是指该装置中的一种旋转接头。在一旋转接头座的外缘连接定位圈,在定位圈上连接压板,并在压板、定位圈与旋转接头座间围成一环形空间,定位管位于旋转接头座及压板的中部,在定位管外壁有一圈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板,该环形板伸至上述环形空间,其特征是在环形空间内放置上、下减磨圈,环形板位于上、下减磨圈之间,在围成环形空间的壁上设置可以将润滑油加入环形空间内的注油孔。文档编号C02F1/24GK2450210SQ00249518公开日2001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3日专利技术者陆吉明 申请人:陆吉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浅层气浮的旋转接头,在旋转接头座(1)的外缘连接定位圈(5),在定位圈(5)上连接压板(8),并在压板(8)的下平面、定位圈(5)的内表面与旋转接头座(1)的上平面间围成一环形空间,定位管(11)位于旋转接头座(1)及压板(8)的中部,在定位管(11)外壁有一圈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板(18),该环形板(18)伸至上述环形空间,其特征是在环形空间内放置上、下减磨圈(6)、(3),环形板(18)位于上、下减磨圈(6)、(3)之间,在围成环形空间的壁上设置可以将润滑油加入环形空间内的注油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吉明
申请(专利权)人:陆吉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