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和甲鱼的生态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52782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和甲鱼的生态养殖方法,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其具体步骤包括稻田选择、稻田分区、水源设置、水稻种植、甲鱼投放、选择水源充足、饵料投放和池水更换。稻田内设置沟渠,沟渠与沟渠之间为垄,稻田内还设置饲养池和发酵池,沟渠与发酵池连通,饲养池内设有高台,高台上为甲鱼的陆上活动区,稻田的周围设置防逃网;饲养池内设有水源,饲养池内的水经过发酵池后可以通过沟渠向外流出;3~4天开放水源一次,对饲养池内的水进行补充,可保证饲养池清洁,同时可将废水排入沟渠中,产生生物肥,形成水稻所需营养物质。通过该方法可减少化肥的应用,且甲鱼养殖水可在用于灌溉水稻,从而可节约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水稻和甲鱼的生态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甲鱼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动物胶、角蛋白及多种维生素,是不可多得的滋补品,是水产品之珍品。我国是世界上甲鱼养殖规模最大的国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对甲鱼的消费量日益增多,我国加入WTO,甲鱼等优质水产品慢慢走出国门,出口东南亚、日本等地区,极大促进了甲鱼养殖业的发展,年均增长率达26%。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兴起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甲鱼。高密度甲鱼养殖方式因其效益高、鳖体成长快、养殖条件易控制等特点,已成为我国甲鱼养殖业的主流模式。高密度养殖的养殖密度达25-30只/m2。由于甲鱼主要喂食以高蛋白鱼粉为主体的饵料,且由于甲鱼养殖密度高,甲鱼吃食过程中,饲料直接浪费10-20%,食入鳖体的80-90%饲料,经过鳖体转化后又有60-65%氮磷排入污水,两者总计70-85%饲料中的氮磷将排入养殖废水中。若将该养殖废水直接排入到稻田中用于种植水稻,由于废水中的氮磷过剩,且部分饲料残渣还未经发酵,因此极易出现烧苗现象,及导致饲料残渣在土壤中腐烂,使土壤发热,造成水稻烂根现象。若将养殖废水直接河流中,会浪费大量的营养物质,且容易造成河流富营养化。另外为了使养殖环境清洁,需经常更换养殖水,从而也将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甲鱼养殖废水进行再利用的水稻和甲鱼的生态养殖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方案的步骤如下:(1)稻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环境安静的稻田为养殖稻田;(2)稻田分区:稻田内设置沟渠,沟渠与沟渠之间为垄,稻田内还设置饲养池,饲养池的外周设有发酵池,发酵池的上方用盖板封闭,并设有U型管道将饲养池和发酵池的底部连通,发酵池的侧面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沟渠对应,饲养池内设有高台,高台上为甲鱼的陆上活动区,稻田的周围设置防逃网;(3)水源设置:饲养池内设有水源,饲养池内的水可以通过沟渠向外流出;(4)水稻种植:打开水源,使水面漫过垄的最高处2~5cm,然后将水稻种植于稻田中的垄上;(4)甲鱼投放:对甲鱼幼苗进行杀菌处理,并将甲鱼幼苗投放入饲养池中;(5)饵料投放:向饲养池中投放饵料,在投放前期12天内,饲料的投放量为甲鱼体重的50%,在大于12天后,饵料投放量为甲鱼体重20-25%,20~25天杀菌一次,直至捕获;(6)池水更换:3~4开放水源一次,对饲养池内的水进行补充,使水面达到水稻种植步骤中所给定的高度。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一)将稻田分区,使稻田内形成种植区和养殖区,即种植区为垄,而养殖区为饲养池;种植区内种植水稻,而养殖区内饲养甲鱼。在饲养池内设置有高台,高台上表面露出水面,从而可供甲鱼两栖生活,同时也结合甲鱼喜阳的特性,在高台上甲鱼可以进行晒背。稻田周围设置防逃网可防止甲鱼逃出。发酵池与饲养池底部通过U型管道连通,可使饲养池中的养殖废水连通,养殖废水在发酵池中初步发酵然后再排入沟渠,可避免出现烧苗现象;养殖废水从发酵池底部进入发酵池,可以延长养殖废水在发酵池中的发酵时间。另外采用U型管连通发酵池可以减弱发酵池与饲养池之间水体的流动性。(二)水源设置在饲养池,通过向饲养池中注水时,可以促进饲养池中的养殖废水向发酵池流动,而停止注水,发酵池与饲养池中水的流动性减弱,可以一定程度的避免发酵池中的水返回饲养池,污染饲养池中的水体,从而便于保持饲养池内的水清洁。养殖污水在发酵池中初步发酵后,通过沟渠向外流动,可将饲养池内的污水向外排出;由于饲养池内的污水主要为甲鱼进食时未吃尽的饵料和甲鱼的排泄物所污染,因此污水在发酵池内发酵后将形成有机肥,从而被沟渠两侧的水稻吸收,有利于水稻生长;而沟渠可对污水进行沉淀,防止部分未被发酵的残余饲料直接覆盖在垄上,并进一步的进行发酵。(三)水稻种植在垄上,有利于使水稻吸收污水发酵形成的有机肥,从而充分利用饲养甲鱼所产生的废弃物,达到生态养殖的目的。甲鱼在投放前对其进行杀菌处理,可以提高甲鱼幼苗的存活率。(四)在甲鱼幼苗投放初期的1~12天,甲鱼的生长速度最快,因此应保证饵料充分,使甲鱼能快速成长;而在甲鱼幼苗投放12天后,甲鱼的生长速度变缓,且此时甲鱼的体重与成年甲鱼的体重相差较小,因此饵料投放量控制在甲鱼体重20-25%最为适宜,同时可以节约饵料,防止饵料浪费。由于甲鱼喜洁净,因此应20~25天杀菌一次,可保证饲养池清洁。(五)由于稻田中的水会被水稻吸收,也会蒸发,因此稻田中的水会逐渐减少,而饲养池中的水通过沟渠向外流出,即饲养池中的水也会逐渐减少,因此应3~4天定期开放水源一次,以使稻田中的水充足,保证水稻的生长。另外开放水源,可使饲养池中水加速向外流出,从而保证饲养池清洁;而饲养池中的水加速向外流出的同时,可以将饲养池中残余的饵料冲出,使饵料在沟渠中发酵形成生物肥。综上所述,该水稻和甲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可将甲鱼养殖所产生的废水用于灌溉水稻,废水中所产生的生物肥可被水稻吸收,从而可减少化肥的应用。另外甲鱼养殖水可在用于灌溉水稻,从而可节约水资源。此外设置发酵池和沟渠,可避免残余饲料直接覆盖在水稻种植区上进行发酵,造成烧苗现象。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稻田分区步骤中所述饲养池在稻田中设置有多处,每个饲养池中饲养的甲鱼量相同;在稻田中设置多个饲养池,可使饲养甲鱼产生的废气物能均与分布到稻田中,从而可是水稻可以均匀的获得养分。优选方案二:作为对基础方案和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稻田分区步骤中所述的沟渠内设置生物填料,发酵池的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将发酵池中的水引入沟渠底部,并从沟渠上部漫出。发酵池中的水从沟渠的下部流入,并从沟渠的上部漫出,从而废弃物将会被生物填料阻挡在下部;由于甲鱼为肉食性动物,因此废弃饵料分解成甲鱼可吸收的生物肥时间长,而生物填料将废弃物阻挡在其下方可以进一步促进废弃饵料分解,从而可保证废弃物充分发酵;另外污水从生物填料上方漫出,经过生物填料过滤后,可减弱饵料腐烂散发的臭味。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发酵池底部设有爆气管,在饵料投放步骤中,饵料投放后3~4小时,爆气管爆气1~2小时。设置爆气管定期向发酵池内爆气,可以增强发酵池内的含氧量,加速废弃饵料的腐烂,而在投放饵料3~4小时后,甲鱼进食完毕,此时部分残余饵料进入发酵池内,因此此时爆气管爆气可以有利于残余饵料腐烂。优选方案四:作为对基础方案和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在所述稻田分区步骤中,所述饲养池的面积控制在6~8m2,可将甲鱼分区饲养,从而有助于管理。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四的进一步优化,在所述稻田分区步骤中,将所述饲养池均匀分布在稻田中,所述稻田内每40~50m2的面积内设有一个饲养池;从而可充分利用饲养甲鱼残留的养分。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水稻和甲鱼的生态养殖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稻田选择:选择阳光充足、利于浇灌、远离公路、面积为400m2的稻田,且稻田周围不应有蛇等会以甲鱼为食的动物出现;以保证甲鱼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不会出现缺水现象,同时又满足了甲鱼喜阳、喜静的生活特性。(2)稻田分区:稻田内设置沟渠,沟渠与沟渠之间为垄;沟渠的宽度为40cm,沟渠的深度为50cm,垄的宽度为80cm。稻田内还设置饲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和甲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稻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环境安静的稻田为养殖稻田;(2)稻田分区:稻田内设置沟渠,沟渠与沟渠之间为垄,稻田内还设置饲养池,饲养池的外周设有发酵池,发酵池的上方用盖板封闭,并设有U型管道将饲养池和发酵池的底部连通,发酵池的侧面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沟渠对应,饲养池内设有高台,高台上为甲鱼的陆上活动区,稻田的周围设置防逃网;(3)水源设置:饲养池内设有水源,饲养池内的水可以通过沟渠向外流出;(4)水稻种植:打开水源,使水面漫过垄的最高处2~5cm,然后将水稻种植于稻田中的垄上;(4)甲鱼投放:对甲鱼幼苗进行杀菌处理,并将甲鱼幼苗投放入饲养池中;(5)饵料投放:向饲养池中投放饵料,在投放前期12天内,饲料的投放量为甲鱼体重的50%,在大于12天后,饵料投放量为甲鱼体重20‑25%,20~25天杀菌一次,直至捕获;(6)池水更换:3~4天开放水源一次,对饲养池内的水进行补充,使水面达到水稻种植步骤中所给定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和甲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稻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环境安静的稻田为养殖稻田;(2)稻田分区:稻田内设置沟渠,沟渠与沟渠之间为垄,稻田内还设置饲养池,饲养池的外周设有发酵池,发酵池的上方用盖板封闭,并设有U型管道将饲养池和发酵池的底部连通,发酵池的侧面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沟渠对应,饲养池内设有高台,高台上为甲鱼的陆上活动区,稻田的周围设置防逃网;(3)水源设置:饲养池内设有水源,饲养池内的水可以通过沟渠向外流出;(4)水稻种植:打开水源,使水面漫过垄的最高处2~5cm,然后将水稻种植于稻田中的垄上;(4)甲鱼投放:对甲鱼幼苗进行杀菌处理,并将甲鱼幼苗投放入饲养池中;(5)饵料投放:向饲养池中投放饵料,在投放前期12天内,饲料的投放量为甲鱼体重的50%,在大于12天后,饵料投放量为甲鱼体重20-25%,20~25天杀菌一次,直至捕获;(6)池水更换:3~4天开放水源一次,对饲养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尚品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