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子与草鱼的循环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30357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5 0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水产养殖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稻子与草鱼的循环养殖方法,在田埂斜面上种植芦苇根苗,且种植在水面以下,便于芦苇根苗快速生长,在长出嫩叶时,垂下的嫩叶落入到水中,就能供草鱼食用,方便快捷;稻田内设置鱼沟,鱼沟设置为“井”字形,还具有相应的宽度、深度和面积,给草鱼鱼苗更多的活动空间;芦苇靠近水生长,且是多年生植物,可不断长出新叶,草鱼可不断食用芦苇的新叶;控制草鱼鱼苗与水稻的数量比,是让草鱼鱼苗与水稻的数量达到一个合适的比例,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利共生。本方案通过芦苇根苗这种多年生植物的种植,草鱼在养殖过程中无需单独的投喂青饲料,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养殖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稻子与草鱼的循环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子与草鱼的循环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现目前大部分的草鱼养殖都是通过人工池塘或者在养殖网、箱中养殖,经过长期的养殖后,池塘或养殖网、箱中必然会有草鱼的排泄物或未吃完的饲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清理,特别是水非流动状态的池塘,池塘内的水容易被排泄物或者饲料污染,如果不及时清理,容易影响草鱼的生长。现目前的稻田养鱼主要还是采用传统是方式,让鱼沟面积占据稻田的10%,然后直接将鱼放入到稻田的中,然后时常人工割取青饲料供鱼食用。此种方式,一亩稻谷增产100-150斤,一亩稻田内放600-800尾鱼,收获300-400斤鱼,产生净收益在1500-1800元之间。总体来说收益很低,主要是由于未经常投喂青饲料在稻田当中,使得鱼的生长速度较慢。若要实现鱼的快速生长,就需要经常投喂青饲料,常规方式是单独种植青饲料,然后利用人工进行收割投喂,整个过程增加了人力成本和种植成本。在人工投喂青饲料时,容易导致投喂过量或者投喂不足,投喂不足直接导致鱼的生长变慢,投喂过量时,青饲料堆积在稻田内容易腐烂,让稻田水质变坏,使鱼容易病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稻子与草鱼的循环养殖方法,多年生的青饲料生长过程中直接被草鱼食用,以促进草鱼的快速生长,降低种植和养殖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稻子与草鱼的循环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稻田、草鱼鱼苗、饲料、稻种、有机肥、芦苇根苗、生石灰;步骤2:将步骤1中的稻田翻土,除去稻田中的腐坏杂草;将稻田的四周夯实成田埂,田埂的内侧面为斜面,田埂到稻田底部的垂直距离为100-150cm;在稻田内挖鱼沟,挖取鱼沟内的淤泥,将淤泥覆盖在稻田上或者田埂的斜面上;将鱼沟设置成“井”字形,鱼沟的宽度为30-45cm,鱼沟上表面到稻田底部的距离为50-80cm,鱼沟所占的面积达到稻田总面积的10%-20%;步骤3:在步骤2中的鱼沟内均匀的分布步骤1中的生石灰,静置5-10天;然后向步骤2中的稻田中灌水,水到鱼沟底部的距离为55-85cm;然后在步骤2中的田埂斜面上种植步骤1中的芦苇根苗,芦苇根苗种植在水面以下10-15cm处;步骤4:在步骤2中的稻田中洒下稻种,让水稻萌发至幼苗期;然后在稻田上施加有机肥,水稻生长至成苗期;将成苗期的水稻进行移栽,均匀分布移栽到整个稻田中,各株水稻之间的间距为25-45cm;步骤5:在步骤3的鱼沟中放入草鱼鱼苗,单位平方米稻田内草鱼鱼苗数量为3-6尾;步骤6:在步骤5中的草鱼鱼苗的大小成长到5-8cm之前,每日定时、定量投喂步骤1中的饲料,投喂量为鱼塘养殖投喂量的50%-70%;步骤7:待步骤3中的芦苇根苗成长至种子成熟期时,剪切芦苇穗,收集芦苇种子;步骤8:待步骤4中的水稻成熟后,收割水稻后,将稻谷与稻草分离,收集稻草;然后将稻草放入到鱼沟中,向步骤4中的稻田中加水,水到鱼沟底部的距离为90-120cm;步骤9:然后待步骤6中的草鱼鱼苗成长至收获期后,进行打捞收获。基础方案的原理及其优点:1、步骤2中,田埂与稻田底部形成斜面,让田埂形成梯形状,使得田埂更加稳固,不会有变得松软后土掉落到稻田底部,且便于在步骤3中,在田埂斜面上种植芦苇根苗;田埂的高度较高,是为了能让鱼沟的具有足够的深度,避免下雨涨水时草鱼从稻田内逃脱;鱼沟选择为“井”字形,还具有相应的宽度、深度和面积,目的在于给草鱼合理的活动空间;2、步骤3中,在鱼沟内撒上生石灰,为鱼沟消毒,让草鱼鱼苗拥有一个优良的环境;在田埂斜面上种植芦苇根苗,且位于水面以下,便于芦苇根苗快速生长,在长出芦苇叶时,芦苇叶浸在水中,草鱼可直接食用,就不会存在青饲料投喂不足会投喂过量的问题,实现草鱼的快速生长,也会促进水稻的生长;而芦苇靠近水生长,在水下生长更快,且是多年生的植物,可一直不断生长出叶子,不断被草鱼食用,实现草鱼鱼苗的循环养殖,进而降低人工成本;3、步骤4中,控制各株水稻之间的间距,是为了让水稻能够充分的生长,合理的分配空间和吸收营养,保证产出率;4、步骤5中,控制草鱼鱼苗与水稻的数量比,是让草鱼鱼苗与水稻的数量达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比例,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利共生;5、步骤7中,剪切种子成熟期的芦苇穗,是为了避免芦苇的种子被风吹散,然后随意生长,不便于管理;6、步骤8中,将水的深度提升到90-120cm,是由于收获稻谷后,稻田处于闲置状态,加水能让草鱼有一个更大的活动空间,降低草鱼的密度,促进草鱼的快速生长。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步骤1中的草鱼鱼苗为6cm以上的草鱼鱼苗。通过上述设置,由于小于6cm的草鱼鱼苗需要食用饲料来养殖,若选择6cm以上的草鱼鱼苗,草鱼鱼苗就可以直接食用芦苇根苗长出的嫩叶,就可以不用再投喂饲料或者少投喂饲料,草鱼鱼苗的生长和芦苇根苗的生长同步,有效减少饲料的使用,让草鱼更加原生态,降低养殖成本。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在步骤1中准备氧气泵和管道,氧气泵连接管道,在管道上设直径为2-4cm的孔;在完成步骤2后,将管道安装在距离稻田底部10-20cm的田埂斜面上。通过上述设置,在草鱼鱼苗在不断长大的过程中,草鱼氧气的消耗量会越来越大,稻田内含水量相对鱼塘较少,更需要安装相应的加氧设备;管道安装在田埂斜面上,一方面让管道上的孔不易被沉淀的淤泥堵塞,另一方面让空气中的氧气更多的融入到水中,有利于草鱼鱼苗的生长。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步骤2中,鱼沟的宽度为40cm,鱼沟的深度为70cm,鱼沟所占的面积达到稻田总面积的15%。通过上述设置,让鱼沟的宽度、深度和面积占比均处于最佳的数值,实现稻田的空间的合理分配,让草鱼鱼苗和水稻都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让草鱼鱼苗和水稻的产出量均靠近最大值,带来的效益最高。优选方案四: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步骤6中,草鱼鱼苗的大小成长到6cm之前,投喂量为鱼塘养殖投喂量的60%。通过上述设置,为了保证草鱼鱼苗的存活率,在草鱼鱼苗成长至6cm以前都需要配合饲料喂养,投喂量为鱼塘养殖的60%而不是100%,是为了让草鱼鱼苗慢慢适应食用芦苇根苗的嫩叶,方便后期慢慢对草鱼鱼苗停止投喂饲料。优选方案五: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步骤3中,芦苇根苗种植在水面以下12cm处。通过上述设置,让芦苇根苗处于最佳的水位,一方面芦苇根苗能够紧固田埂的泥土,另一方面能够让芦苇根苗快速生长,方便草鱼鱼苗直接食用芦苇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下面将本方法以不同参数进行实施,具体如表1。表1二、制备方法:下面将以实施例1的各项参数为例进行操作。一种稻子与草鱼的循环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稻田、草鱼鱼苗、饲料、稻种、有机肥、芦苇根苗、生石灰、水泵、氧气泵、管道;草鱼鱼苗的平均长度为6cm,管道上设有3cm的孔;步骤2:将步骤1中的稻田翻土,除去稻田中的腐坏杂草;将稻田的四周夯实成田埂,让田埂与稻田底部形成斜面,田埂到稻田底部的距离120cm;在稻田内挖鱼沟,挖取鱼沟内的淤泥,将淤泥覆盖在到天上或者田埂的斜面上;鱼沟设置成“井”字形,鱼沟的宽度为40cm,鱼沟上表面到稻田底部的距离为70cm,鱼沟所占的面积达到稻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子与草鱼的循环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稻田、草鱼鱼苗、饲料、稻种、有机肥、芦苇根苗、生石灰;步骤2:将步骤1中的稻田翻土,除去稻田中的腐坏杂草;将稻田的四周夯实成田埂,田埂的内侧面为斜面,田埂到稻田底部的垂直距离为100‑150cm;在稻田内挖鱼沟,挖取鱼沟内的淤泥,将淤泥覆盖在稻田上或者田埂的斜面上;将鱼沟设置成“井”字形,鱼沟的宽度为30‑45cm,鱼沟上表面到稻田底部的距离为50‑80cm,鱼沟所占的面积达到稻田总面积的10%‑20%;步骤3:在步骤2中的鱼沟内均匀的分布步骤1中的生石灰,静置5‑10天;然后向步骤2中的稻田中灌水,水到鱼沟底部的距离为55‑85cm;然后在步骤2中的田埂斜面上种植步骤1中的芦苇根苗,芦苇根苗种植在水面以下10‑15cm处;步骤4:在步骤2中的稻田中洒下稻种,让水稻萌发至幼苗期;然后在稻田上施加有机肥,水稻生长至成苗期;将成苗期的水稻进行移栽,均匀分布移栽到整个稻田中,各株水稻之间的间距为25‑45cm;步骤5:在步骤3的鱼沟中放入草鱼鱼苗,单位平方米稻田内草鱼鱼苗数量为3‑6尾;步骤6:在步骤5中的草鱼鱼苗的大小成长到5‑8cm之前,每日定时、定量投喂步骤1中的饲料,投喂量为鱼塘养殖投喂量的50%‑70%;步骤7:待步骤3中的芦苇根苗成长至种子成熟期时,剪切芦苇穗,收集芦苇种子;步骤8:待步骤4中的水稻成熟后,收割水稻后,将稻谷与稻草分离,收集稻草;然后将稻草放入到鱼沟中,向步骤4中的稻田中加水,水到鱼沟底部的距离为90‑120cm;步骤9:然后待步骤6中的草鱼鱼苗成长至收获期后,进行打捞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子与草鱼的循环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稻田、草鱼鱼苗、饲料、稻种、有机肥、芦苇根苗、生石灰;步骤2:将步骤1中的稻田翻土,除去稻田中的腐坏杂草;将稻田的四周夯实成田埂,田埂的内侧面为斜面,田埂到稻田底部的垂直距离为100-150cm;在稻田内挖鱼沟,挖取鱼沟内的淤泥,将淤泥覆盖在稻田上或者田埂的斜面上;将鱼沟设置成“井”字形,鱼沟的宽度为30-45cm,鱼沟上表面到稻田底部的距离为50-80cm,鱼沟所占的面积达到稻田总面积的10%-20%;步骤3:在步骤2中的鱼沟内均匀的分布步骤1中的生石灰,静置5-10天;然后向步骤2中的稻田中灌水,水到鱼沟底部的距离为55-85cm;然后在步骤2中的田埂斜面上种植步骤1中的芦苇根苗,芦苇根苗种植在水面以下10-15cm处;步骤4:在步骤2中的稻田中洒下稻种,让水稻萌发至幼苗期;然后在稻田上施加有机肥,水稻生长至成苗期;将成苗期的水稻进行移栽,均匀分布移栽到整个稻田中,各株水稻之间的间距为25-45cm;步骤5:在步骤3的鱼沟中放入草鱼鱼苗,单位平方米稻田内草鱼鱼苗数量为3-6尾;步骤6:在步骤5中的草鱼鱼苗的大小成长到5-8cm之前,每日定时、定量投喂步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露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尚品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